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创造了一个论述民族主义的著名术语——“想象的共同体”,但是此处的“想象”显然不能望文生义地认为是完全虚拟的、构想的,而是通过想象进行的一系列实践。安德森提出了官方民族主义和大众民族主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无独有偶,不久前我刚刚看了一个韩裔美国学者写的《韩国的族裔民族主义》,内容无法在这里展开说,不过“族裔民族主义”这个术语倒是在安德森之外别出心裁,非常贴切韩国近代以来的民族主义发展历史。
关于民族主义的这些论述本文无力一一加以辨析,不过近些年来,韩国关于文化遗产“申遗”以及和中国争夺文化发明权乃至文化名人的事件层出不穷,倒不由人不产生关于韩国民族主义的一些联想。
从较早的端午节起源开始,到炎帝等中国神话的源头、熊猫的故乡、“浑天仪”的发明,再到孔子、西施、李时珍变身是韩国人……最近韩国第二大电视台MBC播出节目“中国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的出生之谜”,认为朱元璋是高丽人,并言之凿凿地给出了证据。其后韩国最大报纸之一《中央日报》网站上便转载了一篇题为《明太祖朱元璋是高丽人?中韩历史学家激烈争辩》的文章。环球网报道,韩国民众看到这些报道后,纷纷表示没想到朱元璋原来是韩国人,并提出“看来应该重写历史”。
这个在一般具有常识的中国人看来荒诞不经却一本正经的“论点”,因为其对于历史的极度歪曲,加上之前许多类似的荒诞之论,已经让很多人在厌恶、厌倦之后,逐渐产生了娱乐的心理——如果说在之前端午节“申遗”事件上,还有许多学者煞有介事地进行论争,后来的事情因为指鹿为马的程度太过荒谬,所以也不屑于去辩驳了,而把它当做是一个搞笑的表演。
真正严肃的韩国学者似乎也不至于得出朱元璋是高丽人的结论,至于“激烈争辩”这种说法估计更多是韩国网站自己的想象。不过,这些频繁在韩国大众媒体上出现的声音倒是值得注意,当下的国际关系格局中,它们所折射的族裔民族主义心态,反映了韩国大众的焦虑以及对于焦虑的反击。
我们知道,民族主义话语在打造共同体的时候,总是要给民族寻找一个源头,继而以花果繁盛、瓜瓞连绵的线性时间叙事打造出一个悠久的历史,辅之以博大精深、精妙绝伦的文化遗产,从而起到凝聚、动员原本可能分散的民众的作用,在民族国家的国际体系中也起到与他国对话、交流、争锋的效果。
“历史”在这里成了关键词,它的书写就成了与社会、时代背景无法脱离的权力角逐的场所。比如日本在近代的时候为了获得制海权的合法性,就有久米邦武这样的历史学家从起源上把日本和马来波利尼西亚联系起来,福泽谕吉倡言脱亚入欧,白鸟库吉则又要树立“东洋”与西方的区别之处……这就涉及到学术与政治之间难以剥离的关系,韩国的这些“学术发现”自然也不是什么“自由精神独立思想”的结果,而是泛滥的民族主义泡沫。
在前现代时期,无论是在所谓的“东亚朝贡体系”还是所谓的“儒家文化圈”,大韩民国的祖先高丽王朝、朝鲜王朝都是中国王朝的文化附属。按照一般文化民族主义的观点,中华文化讲究的是正统论,夷夏之间的区分以是否代表文化正统为标准。高丽、朝鲜一度以中国典章制度为典范,在明清之际“华夷变态”之后,认为“礼失而求诸于野”,便以“小中华”自居,即使是清廷的汉官出使朝鲜,也不由要感慨汉家威仪已经流落海外。
不过,随着“天下-王朝”的帝国体系瓦解和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兴起,近现代以来韩国的学者比如申采浩、朴殷植、郑寅普、崔南善、李能和、安廓等人开始从民族主义的立场寻找韩国的独特性以及“韩国精神”。韩朝分裂以后,韩国在依附于美国之后,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民族自信心一度膨胀。1992年中韩建交以后,这种经济优势依然存在。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韩国民众的优越感已经渐渐被威胁感所取代。这从另一方面促成了在大众媒体上过度的民族主义话语的再度兴起。
李舜臣、洪吉童这样的历史人物作为民族英雄在韩国的影视作品中长盛不衰,明万历年间的中日朝露梁海大战,明军是主力,但是在《天军》、《神机箭》中则被描绘成了李舜臣率领一些乌合之众就打败了丰臣秀吉的庞大舰队。《大祚荣》、《渊盖苏文》等热门韩剧中,唐太宗差点命丧韩国将士手中……这些完全无视史实的文化产品不提也罢,但是在学术界也掀起一个个抢夺文化遗产的事件,不能不说是韩国民族主义的畸形心态,希图通过历史的篡改获得文化合法性和自信心。
不过,这样的结果却适得其反,因为文化并不是靠抢夺可以得到的。而通过改写历史并不能改变现实。当历史变成了神话,“想象的共同体”倒真的成了“虚构的共同体”了。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0年4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