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活起来
  作者:记者 王珍 陈湘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01 | 点击数:11760
 

源生坊负责人刘晓津:

“每年30万元,就可以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活起来”


 
后宝云(右一)在学校教烟盒舞

 
佤族艺人岩兵被称为“乐器王” 
 

  刘晓津的设想是少数民族艺人每年在城市演出5个月,再回到家乡从事劳动和技艺传习,既在都市展示本民族文化,又不脱离本民族文化的根,从而保持原生态文化应有的清新气息。乡村与都市的互动,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静态的水运转起来,变成源源不断的活水,充满生命力。但是,这一设想因为缺少资金的支持,已经难以为继。

  “现在我们就像分开的情人,互相思念却不得相见。”在空无一人的源生剧场,刘晓津感慨地说。她曾经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世人展示最纯粹、最本真的少数民族艺术,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剧场在2008年4月关闭。舞台上4架从当地购买的绿春鼓,寂寞地等待它们的主人来敲响。

  “现在源生剧场没法演出,因为没钱。”刘晓津说。她需要的资金并不多,20万元为少数民族艺人5个月演出的衣、食、住和劳务费开支,10万元为在滇南进行民间传习的老艺人补贴,她的源生坊“乌托邦”就可以继续运转下去。

  继续田丰的“乌托邦”梦

  刘晓津是云南电视台的一位编导,至今依然领着云南电视台的工资。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性纪录片独立制片人。1994年,刘晓津借调中央电视台,受《半边天》栏目组的委托,拍摄一个妇女题材的纪录片,恰巧拍摄对象在田丰的传习馆,这让她第一次接触到田丰以及传习馆的学员。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民族民间歌舞,太震撼了。”虽然长在云南,刘晓津对民族民间歌舞的概念却停留在歌舞团那种苍白、单调的表演上。“那些人是真正的山里人,手上、脚上布满了老茧,用叶子、破笛子就能吹奏出天籁之音;看起来笨手笨脚,跳起舞来却灵巧得很。”她完全被打动了,开始跟踪拍摄田丰传习馆。

  然而,田丰的传习馆维持了7年,终因经济原因在2000年关闭,田丰也于次年辞世。2002年,在杨丽萍舞蹈学校找不到出路的艺人回到了老家。但是9年在外的生活,已经让他们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产生了不适应。“无奈之中,他们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在老家很痛苦。我产生了想让他们重新走出山村的想法。”

  机会在2004年来临。刘晓津一位在美国从事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的朋友想要做一个演出,两人一拍即合,于是成立了一个演出公司。刘晓津为其命名为“源生坊”,表明他们所做的是真正原生态的少数民族艺术,而“源”则代表水源、财源,希望这个公司可以避免重蹈田丰先生的覆辙,长久地生存下去。

  一个完美的设想:乡村与都市的互动

  源生坊坐落在昆明西坝路101号创库艺术主题社区。四合院式的布局,阳光倾泻在院子里,光亮而温暖,一些年轻人在院子里喝茶聊天。院子的一角有一个小小的舞台;旁边是一个可容纳100人的源生剧场,偶尔出租给一些学者或者社团举办小型活动,目前已经闲置了3个月。

  “我原本的设想是每年举办一个演出季,少数民族艺人在昆明连续演出5个月左右,再回到家乡从事劳动和技艺传习,这样他们既可以到都市里来展示本民族文化,又不至于因为长年待在城市而想家,耽误家里的农活儿。更重要的是,他们不至于脱离本民族文化的根,沦为‘匠人’,从而保持原生态文化应有的清新气息。回去后,他们在乡村里教学,保证其文化的延续性。”刘晓津说。

  2006年9月,刘晓津盘下了著名画家叶永青的院子,进行了装修,并特意设置了一个小剧场。虽然只有简陋的折叠椅子和几盏灯,但是有了这个场地,少数民族艺人才可以自由自在地排练节目和演出。

  对于演出,刘晓津的要求是“纯粹的原生态”。为此,她甚至不支持源生坊的艺人去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歌手大赛,认为这种电视选秀,总是会让自身的音乐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很难保持纯粹性。

  刘晓津为艺人设计的舞台妆都是深色的,像土地的颜色,“力求还原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穿的衣服都是传统节庆中的服装,拒绝用化纤质地的原料,也不用亮片等装饰元素。她甚至要求上台的艺人不能佩戴非传统的首饰,比如戒指。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0-3-12

上一条: ·[项江涛]展演于圣俗之间的“羌姆”乐舞
下一条: ·[尤文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留住“伊玛堪”
   相关链接
·[李丽楠]从隐喻到反身性·[邓又嘉]民间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参与
·[陈奕青]论“社区”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及其我国立法检视·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 年年会会议手册·“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
·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周福岩]民俗/民间文化的伦理理性: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政治之间·[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
·[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周福岩]非遗传承与社区参与——基于伦理学的视角
·[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 年年会议程·[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能力建设研究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会通知(第2号)·“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