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爱东]:我有一个朋友在网络上替他父亲建了一个主页,他经常会上去,到了清明这一天他一定会上去鲜一些花,这其实是纪念他父亲的一个载体。在隋唐以前,基本上是没有扫墓的,不扫墓人们如何寄托自己的哀思呢?一般人认为祖先的灵魂是在宗庙里面,他会到宗庙里面悼念。 [09:15]
[陈连山]:就是老百姓叫牌位。 [09:15]
[施爱东]:对,他们的灵魂寄托在那个地方。因为祭奠这个就没必要选择清明这个时间了,选择寒食或清明这样一个时间扫墓,本身有一个假日的色彩在里面了。其实整个春节都是可以扫墓的,像我是江西客家人,我们老家是在年初二扫墓。 [09:16]
[陈连山]:南方的春天来的早,北方草长的晚,所以我们就要清明。 [09:16]
[施爱东]:雨季来临之前,要在长草之前,要去把这个草除掉,这样表示这个家族的后人很兴旺、健康。所以,整个春季都是可以扫墓的,但是如果国家不给假期,大家就零零散散,谁有时间谁去扫墓,像一些家族的大幕,需要整个家族的子子孙孙一起来,如果不在一个公共的假期没办法办到,必须是星期六或者星期天才能一起做某一件事情。同样的道理,大家扫墓,本来是可以在所有的时间扫墓的,整个春天都可以扫墓,可是家族的墓必须有一个公共假期的时间,尤其是在政府部门担任一定职务的人,事实上,在乡土社会里面,在政府部门干活的人是很有地位的,尤其家族扫墓,经常是由他们来主持仪式的,主持仪式的人没时间,怎么办呢?所以必须要等到他有时间,他什么时候有时间?他放假才有时间,所以寒食节有了那么长的假期,他就有时间了,所以这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习俗,不是说一定要在这一天扫墓,而是说只有这一天才能集合那么多人才能到那里去扫墓。 [09:16]
[陈连山]:唐朝是给七天,一开始寒食节是只放四天假的,已经包括清明了,后来官员们回家祭祖,他觉得远回不来,逼得政府不得不延长到七天。 [09:21]
[主持人]:那时候交通更不方便,跋山涉水。最后,我们聊两个稍微大一点的话题,现在有很多地方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界,咱们怎么看待这样的一种方式,它对保护民俗文化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09:21]
[陈连山]:对创造GDP可能有好处,对保存传统文化有点促进作用,因为使老百姓会觉得这个民俗还能换钱,有点实际用处。但是对文化意义的保存是很不利的,本来它是一种精神需要,现在把精神需要忽略了,完全是钱了,可能对传统文化的保存,尤其是文化意义的保存是有损害的,所以我对这个事情有保留。 [09:21]
[施爱东]:相对来说,我比连生老师对这个看得更宽一些,因为每一个地方政府官员,都希望借助某一种行为来替我这个地方做过广告。就像前不久,有一个政协委员提议,说恩施的裸体纤夫应该回复,就有很多网友都在骂,但是你不可否认,这个提议不论最终的目的是怎么样,起到了一个作用,作用就是让恩施比过去变得更有名,本质上它是一种广告行为,对当地的经济来说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无论你怎么说它。所以,我觉得借助某一种文化活动来拉动地方经济,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地老百姓自身的一种需求,所以我觉得这也有它的合理之处,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有很多地方动机不纯值得批判,但是从自身的角度来说,他有他的考虑,有它的合理性,所以,有时候学者对于这些东西的看法也可能不完全一致。 [09:21]
[陈连山]:过分地批判它,我觉得也不必要,有它实际的好处,老百姓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好处,特别严厉批判,我觉得是过分了,但是做学者的人全力支持,也是不合适的。 [09:21]
[施爱东]:不是说支持,每个人做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个机构做某一件事情,其实都有自己很现实的考虑,比如谷歌退出中国的这样一个事件,其实是很商业化的,在中国的业务量不多,他通过攻击中国政府,能够在欧美获得很多的支持,这样就加大了那部分的业务量,其实是一种商业操作,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事件,他借助于政治和舆论操作他的商业,有哪个商人那么蠢,为了自己的所谓的理想,把这个市场放弃,你放弃了这个市场,你的理想到哪里实现。所以,有些地方官员做某种东西,一定也有自己的一种考虑,就说有利有弊吧。 [09:22]
[主持人]:还有一个类似的话题,也有媒体报道,我们现在许多民俗工艺品在国外热销,有很多人觉得这里头有很大的商机,甚至出现了把工艺品专门卖向国外的销售链条,能不能把民俗产品进行商业化或者产业化,二位怎么看? [09:22]
[陈连山]:当然是可以的,比如过去端午节是要挂香包的,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个东西被批判,说是迷信,说这个东西就能辟邪呀,邪气是不存在的,后来这个习俗就消失了,我小的时候还挂呢,后来就消失了。但是,这些年通过发展旅游工艺品,甘肃庆阳把这个东西发展了,向全国各地推广、推销,甚至卖到外国去,从某种意义上,他使这个端午节挂香包慢慢复活,而且给还能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一些利益。 [09:22]
[主持人]:那施老师有什么看法? [09:23]
[施爱东]:我基本上同意连山老师的观点。 [09:23]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做客我们的“金台会馆”,二位老师今天和我们分享了这么多清明节的话题和关于民俗文化的一些思考,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马上清明节了,希望我们用一个合理的方式规划好我们的假期,过一个有意思的清明节。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09:23]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2010年03月29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