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弗里]口头诗人说了什么(用他们自己的“词”)
  作者:[美]约翰·迈尔斯·弗里 (John Miles Foley)   译者:朱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3-07 | 点击数:6572
 


  《怎样阅读一首口头诗歌》一书的核心要义,是向读者受众揭示诗歌创作和“阅读”的不同方式。我们将通过以下三方面的努力以成为更好的受众(audience):1.尽可能地开阔视野;2.认识到口头艺术种类的多元性;3.重新思考关于诗性交流最为基本的假设。这种反思所涉及的对象绝不亚于我们认知分类的一次重组,而这一过程,可能既令人振奋、又使人不安。对此,我们熟知的“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现象可大致作为类比:当我们进入或再次进入一个异国社会时,一开始会被其深深吸引,也会感到焦虑和不安,同时还会试着应对体系迥异的规则和要求。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正如不同文化间发生的冲击,我们的口头诗歌研究将与某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信条发生正面的碰撞。与此同时,我们也有可能反对这种新的研究角度,因为其破坏了原有的(未经审视的,unexamined)规则。但《怎样阅读一首口头诗歌》既不鼓励对口头艺术任何已提出的或“新的”特定理论进行殊死拥护,也不同意将其完全摒弃。它提倡口头诗歌研究方法上一种健全的多元主义,那意味着真正的开放意识。除此以外,我们也必须要使用文学研究和文本研究的方法。研究那些无文字(nonliterary)、非文本(nontexual)的艺术形式的可靠成果,固然能够从方法上充实我们的武器库,扩大阐释力范围,但文学研究和文本研究的方法也不可或缺。

  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开始我们的研究。第一步,我们先来打开口头诗学的四个窗景:亚洲、北美、非洲、欧洲。来自四大洲的景色尽收眼底,时间跨度从公元前年至今。从这些传统所承载的研究角度来看,口头诗歌乃是一种国际性的媒介,它过去是、并将继续成为从远古世界到二十一世纪一项主要的文化活动。同时,四大洲口头诗歌所构筑的美景,与那种铁板一块(monolithic)的诗歌模型相比,更彰显出自身的多样性,也警示我们必须要采取不同的眼光。这种非凡的普遍性与彻底的多元性之相互契合,正是口头诗歌的本质所在。

(本文刊于《民俗研究》2009年第1期)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附件↓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约翰·伯格]讲故事的人
下一条: ·[安托宁]劳里·航柯论民俗研究中的范式札记[1]
   相关链接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
·5月21日: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巴莫曲布嫫]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国际文化政策之演进:事件史循证研究
·古道尔、阿祖莱:“对自然的侵害正在加剧健康危机”·[叶舒宪]创世神话的思想功能与文化多样性
·[胡玉福]非遗保护标准与文化多样性的矛盾与调谐·[巴莫曲布嫫]“丝绸之路”作为方法
·[劳拉简·史密斯]反思与重构:遗产、博物馆再审视·[施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内在矛盾
·奥德蕾·阿祖莱:在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国际日的致辞·[董晓萍]女性的社会发展及其文化多样性
·法国民间艺术节:推动文化多样性 促进族群间交流·七个创意经济项目获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国际基金(IFCD)支持
·[彭栓红]云冈石窟造像的鲜卑特色与文化多样性·法国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多重举措
·专题║ 《西北民族研究》:“一带一路”与文化交流·[朝戈金]“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化进程与文化多样性” 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巫达]舞蹈、象征与族群身份表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