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周山]从黄河文化到长江文化
——关于中国文化重心及其当代转移的思考
  作者:周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3-05 | 点击数:8473
 

  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相互渗透

  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虽属两种各有特点的文化系统,但是这两种文化从其源头开始,便有着相互交流与渗透。早在新石器时期,属于黄河文化主流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向南伸延,与长江文化系统的屈家岭文化向北伸延,相互交错,在淮河上游地区形成了三种古文化并存的局面。龙山文化不仅东延至黄河下游,而且南伸至长江下游地区,与青莲岗文化交错共存。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也南伸至江苏北部,与青莲岗文化在淮河下游汇聚。到了青铜器时期,南、北两大文化系统的交流与渗透更加广泛与深入,尤其是吴越地区,不仅笑纳楚文化的影响,而且大胆接纳、引进黄河文化系统的贤能之士。来自黄河上游的泰伯,自然也带来了黄河文化,在吴地不但受到了欢迎,而且成为吴国的领袖。齐国的著名军事家孙武,受到了吴王的重用,他改革图强的思想,尤其是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建议,也受到了吴王的重视。

  尽管如此,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之间的差异仍然很明显。《庄子》一书中,有两处讲述了同一个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其中,“相濡以沫”形象地体现了黄河文化的代表孔子、孟子所倡导的“仁义”关怀。长江文化的代表则认为,还有比“仁义”关怀更好的存在方式,就是“相忘于江湖”。在一个顺应自然规律,生存状态良好的社会里,人们会忘掉“仁义”。老聃、庄子所憧憬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完全按照自然规律构建、最适合人类生存发展而无需“仁义”关怀的社会。

  “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的争论,一直延伸到西汉中期,汉武帝一锤定音,选择了“相濡以沫”的儒术,使其成为治理天下的主流文化。封建统治者选择黄河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心,与他们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是一致的。

  长江文化成为新的中国文化重心

  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中国文化重心转移的局面终于来临。新文化运动的涌现,五四运动的发生,标志着中国文化的重心开始由黄河文化向长江文化转移。新文化运动承载的是整个中国文化重心的转移,是华夏民族文化观念的一次重大历史性转变,是将整个民族文化从“相濡以沫”的观念转向“相忘于江湖”的观念。这种文化观念的转变,将直接规范、制约中华民族以后的发展历程。

  推动这次文化重心转移的先驱人物,绝大多数是长江文化圈内的知识精英,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继新文化运动之后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而前仆后继的政治家,也大多来自于长江文化圈中。在短短的数十年时间里,观念的转变已经落实到了政治制度、经济方式的转变。华夏民族在文化重心的转移中开始复兴。

  中国文化重心转向长江文化,并不意味黄河文化的消失。过去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明,“相濡以沫”的文化理念在融通人际情感、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文化重心转移,开拓、创新、进取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仍然要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我们主张核心价值二元论,开拓、创新、进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和平、和谐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只是主次易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长江文化居于主导地位之后中国文化与时俱进的必然表达。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2-1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海洋]民间故事类型与《西游记》的情节模式 
下一条: ·[乌丙安]论中国北方各民族的通婚习俗
   相关链接
·[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宗学良 李琦]甘肃永靖傩舞的黄河文化解读
·[梁雅明]黄河文化视野下的河洛“福”文化的当代传播与再造·[柯杨]发现自己 发扬自己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