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观风问俗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观风问俗

文社火:嵩山闹歌
  作者:记者 袁建龙   摄影/图:袁建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3-03 | 点击数:8985
 

  嵩山闹歌演出节目根据每年属相变化而不同,啥年份演啥节目。传统节目有《闹酒店》《打店》《桃仙洞》《杨家将》《三娘教子》《卷席筒》,很受当地百姓的欢迎,一度传到登封各乡镇、伊川、偃师、郑州等地。

  嵩山闹歌在上世纪50年代一度中断,直到1978年才恢复表演。改革开放以来,嵩山闹歌曾多次参加登封、郑州及省民间社火大赛,在河南第二届艺术节上,曾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以及美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新闻媒体报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代艺人不断逝去,年青一代的艺术审美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嵩山闹歌”出现传承危机。

  一位行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个九路表演的闹歌为例,一般固定在大人身上的铁架子9件,固定小孩的铁架子18件,大人穿着的服装、鞋帽及胡子、扇子等各18套,不同属相用具及小孩剑、马鞭等各18件,护驾小孩用的器具及化装用品等9套,供小孩上下的架杆及彩绸包装的工具18套,伴奏用的各种乐器锣、鼓、镲、彩旗、令旗等百余件。

  虽然演出人员仅用9个大人和9个小孩,但加上抱孩子的、化装的、穿衣服的、护驾的等要动用上百人,演出队伍庞大,演出成本很高,这也是嵩山闹歌发展受限制的主要因素之一。

  热心村民自发挖掘保护古老的文化

  以杨超凡、张保定等十余人为首的嵩山闹歌第十代传承人决心要重振嵩山闹歌。在他们的努力下,闹歌社已由原来的四路发展到九路,服装焕然一新,节目编排更精彩。

  全面、系统、完善地保护闹歌要先从保护传承人开始,杨岭村委会决定对75岁以上的老艺人实行重点保护。村里每年选拔一批热心闹歌社火的青年,由老艺人手把手地传授技艺。把古老的乐器、鼓谱记录下来,把表演时行进的场路画出来,全面挖掘整理闹歌曲目。对参加演出的儿童,可免费入托,入学也给予照顾。村委会还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保护闹歌。

  也许不久的将来,嵩山闹歌会重振昔日辉煌,成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来源:大河网-郑州晚报;记者 袁建龙 文/图)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浪网-郑州晚报 2010-03-02 01:38: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土家族同胞过大年闹元宵
下一条: ·夹金山下藏族同胞欢度“上九节”
   相关链接
·[李美茹]庙会旅游中民间文艺团体的功能研究·[张旭]民俗舞蹈中的身体建构
·[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白玉帅]桃林坪花脸社火的文化传承、艺术特征与功能主义研究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张敏]甘肃泾川武社火仪式过程与功能研究
·[赵德利]血社火中的巫术信仰与血祭原型·[朱恒夫]社火與賽戲的形成、發展及藝術形態
·骂社火:中国春节狂欢节·[马佳]山西襄汾陶寺村公共空间的构建及其文化认同的形成
·[赵德利]血社火中的巫术信仰与血祭原型·[贾利涛]从血社火看刑罚的民俗展示及其象征意涵
·The Shehuo Performance: Ancient tradition captured on film·[李永平]陕西“血社火”的历史文化新探
·[安德明]认同与协商:街子乡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白麟]填补秦陇社火研究的空白之作
·[李倩]晋南长旺村“背冰锣鼓”田野考察·[赵德利]和谐的节庆狂欢
·[田彬华 华明玲]仓山大乐和土门社火锣鼓的音声形态与文化显现·[董晓萍]陕西泾阳社火与民间水管理关系的调查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