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施康强]愧对乡邦先贤
  作者:施康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3-01 | 点击数:9451
 

 

对于乡邦文献,后人应怀崇敬之心。
“南京稀见文献丛刊”有个阵容强大的编委会,《白下琐言》本身亦如此。
但不管是学养不足,还是态度不够敬恭,缴出的答卷多少令人失望。
若把话说重一点,只怕愧对乡邦先贤。

 

《白下琐言》

(清)甘熙 撰  邓振明 点校
南京出版社  2007年9月第一版  188页,26.00元

 

  关于南京掌故,周晖的《金陵琐事》、顾起元的《客座赘语》和甘熙的《白下琐言》无疑是三部最重要的著作。前两部都是明朝人写的。《白下琐言》于道光年间问世,距今不远。书名以“白下”呼应“金陵”,复以“琐言”关合“赘语”,足见与前两者有一种自觉的传承关系。朱偰在《金陵古迹图考·凡例》中评曰:“惟研究清代史迹,仅凭方志,尚觉不足,如洪、杨乱前,甘熙《白下琐言》,实为杰作”,并在正文中广泛引用。此书不易得,近有南京出版社排印出版点校本,收入《南京稀见文献丛刊》,嘉惠学林。笔者买到一本,饶有兴味地展卷,但阅读的乐趣常被屡屡出现的标点错误败坏,而且有些地方错得离奇。

  我们今天使用的标点符号是近代从西方引进的。古书无标点。读书人必做的一项功课是断句,即圈点。提到某人有文化,北方民间至今犹有“断文识字” 的说法,足见只识字是不够的。《白下琐言》有几次提到“胡心斋师”,应是作者的业师。“胡心斋师云:‘古书不刻圈点,而古文不传之密全在圈点。’”(点校本卷三,47页)这话说得很到位。据说台湾的高考国文试卷中有一道题是标点古文。点对了,足以说明是读懂了。点错了,就是青蛙跳水,“扑通”(不通)。本文只是选择性地举些实例,质疑《琐言》标点者是否读懂了原书。

  

  按《客座赘语》载:“城之西北有宝船厂。永乐三年三月,命太监郑和等行赏,赐古里满剌诸国宝船共六十三号,适当其地。”(卷一,13页)

  笔者按:如此断句,成了永乐皇帝命令郑和把六十三膄宝船赏赐给古里、满剌诸国。(古里国,其故地约在印度半岛西南部喀拉拉邦一带;满剌为满剌伽的缩写,今马六甲。两者间应有顿号。)但不知宝船一旦移交,郑和等人如何回国?应作“命太监郑和等行赏赐古里、满剌诸国,宝船共六十三号……”

  

  明南漳郡主墓在板桥杏华山下。仪宾、周■合葬,俗呼周府坟。旁为祀田,今尽鬻去。郢靖王楝,太祖第二十四子,永乐六年之藩安陆,十二年薨,无子封除,留内外官校守园。王妃郭氏,武安侯英女。王薨逾月,恸哭曰:“未亡人无子,尚谁恃?”引镜写容,付宫人曰:“俟诸女长,令识母。”遂自经。其三女封光化糓城南漳郡主,宣德四年移居南京,见《明史》。仪宾,字英璧,见《倪文僖公集》。上元周石渠秀才书,仪宾之裔也。(卷二,34-35页)

  如此断句,似乎有两个人与郡主合葬,一名仪宾,另一位乃顿号后面那位姓周的。于理于礼,此种安排绝对讲不通。仪宾是明代对宗室亲王、郡王等的女婿的统称,是头衔。下面说得更清楚:周仪宾字英璧,上元名书字石渠的周秀才是他的后裔。

  

  铁汉和尚,居牛首东峰下,独坐数十年,尝蓄二猿。子自随,有所须,猿则解意。与龙眠方坦庵学士拱乾善,特构一轩,方来即居之。和尚化去,二猿悲鸣不食,死葬于塔侧。(卷三,47页)

  莫非这位高僧除了蓄养两头猿猴,还有个儿子追随他?“猿子”其实是“小猿”的意思,如同“猴子”便是小猴。

  

  姚惜抱先生主讲钟山书院,先后二十余年,历时最久,教泽及人为最深。祺仁伯兄从游学诗,先生诱掖奖借,谓五律似钱,刘将来必成家数。(卷三,53页)

  此处大谬。“五律似钱”,如果单指一位钱姓诗人,后面的“刘”与“祺仁伯兄”又是什么关系?古人行文若单独标举某人,一般不能只称其姓,应连名带姓,或称其表字、官职、籍贯、郡望、别号等。如称李白为“太白”或“翰林”,称杜甫为“子美”或“工部”。只在对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时,才仅称其姓,如“王杨卢骆”,如“李杜”、“韩柳”、“苏辛”。实际上,此处钱刘并称,应指中唐诗人钱起和刘长卿。“大历十才子”的多种版本中,有一种包括钱刘两人。钱起的《湘灵鼓瑟诗》结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传颂千古。刘长卿则以“五言长城”自诩。姚鼐夸奖作者同族的“祺仁伯兄”,预言他“将来必成家数”,从哪里又杀出来另一个姓刘的人?

  

  乙酉仲冬,祺仁伯兄摄宝应学篆,过扬州,于市上得晋残砖一块。其文曰“永和右军”,四字在篆隶之间。时仪征阮公总督云贵同里汪梧山刺史,选授鹤庆州篆。家大人以拓本从汪刺史寄呈于公为跋一则,由滇寄还。跋曰:“余固疑世传王右军书帖为唐人改钩、伪托,即《兰亭》亦未可委心何,况其余曾以晋砖为证,人多不以为然。贵耳贱目,良可浩叹!”(卷三,54页)

  不如断为“时仪征阮公总督云贵,同里汪梧山刺史选授鹤庆州篆。家大人以拓本从汪刺史寄呈于公,为跋一则”。这个问题不大。奇怪在后面,把“何况其余”拆开了。应作“即《兰亭》亦未可委心,何况其余”。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2010-2-28 2:50:2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谢海涛]汉学史中国人写得了吗?
下一条: ·[陈引驰]难以置信的“创见”
   相关链接
·[沈卫荣]美国藏学主流的学术传承和学术批评·[陈泳超]写传说──以“接姑姑迎娘娘”为例
·[刘一皋]社会调查及学术研究的态度·[陆扬]学术语境的“当时性”与近代中国的书评传统
·[施爱东]不宜过度提倡学术创新·[陈岗龙]《英雄史诗的起源》中文译本的翻译错误
·[陈金文]树立学术批评的科学意识·[施爱东]学科界限与学术取向
·[施爱东]牛郎织女研究批评·[施爱东]牛郎织女研究简史
·[巴莫曲布嫫]“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下)·[巴莫曲布嫫]“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