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简介(16)
塞托多声部合唱(Seto Leelo, Seto polyphonic singing tradition)
申报国:爱沙尼亚
© 2006 by Merlin Loiv

© 2005 by Merlin Loiv
在爱沙尼亚东南部和俄罗斯联邦的普斯科夫区域生活着塞托族,这里古老的多声部合唱传统(leelo),是当代文化认同的基础。塞托的多声部合唱,包括传统的旋律,以及演唱者的传统服装,其表演特点是:领唱者唱出一行诗句,随后合唱加入到最后的部分,并且重复整个诗行。尽管歌词有时候是从前辈演唱者那里学来的,创作的技术仍是一名优秀的领唱者的标志。大多数合唱队完全由妇女组成,而最优秀的领唱者,作为塞托的‘歌曲之母',将在塞托的节日里加冕。在塞托的农村地区,以前的歌唱几乎伴随所有的日常活动而存在;今天,这种传统的范围尽管日益局限于舞台演出,却依然充满生气地留存在族群活动中,是塞托文化的中心,也是充满活力的、受到高度重视的一个文化构成元素。塞托的多声部合唱深受旅游者喜爱,是塞托人的骄傲,也是他们的群体的核心和民族认同感的体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