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承人与社区

首页民俗与文化传承人与社区

京郊匠人“灯笼张”寻找“传灯人”
  作者:杨晓雪   摄影/图:郝羿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27 | 点击数:9556
 

  ■宫灯做了70年

  手艺来自清宫

  “我家过去住朝阳门城墙根,院里有个董爷爷,平时捡破烂,年节卖灯笼。”张明亮说“这个董爷爷,那时候八九十岁了,是清朝没了以后从宫里出来的,过去是内务府造办处的太监,专门做灯笼、葫芦这样的玩意儿。”张明亮的母亲看着“董爷爷”可怜,经常“接济”,还让六七岁的张明亮跟着董爷爷学手艺,“他们家跟我们家也就隔了三米,快要过节的时候,董爷爷就开始做灯笼,等到年节时候,挑着扁担到繁华地界卖灯笼。”

  7岁那年,张明亮做了这辈子第一个灯笼,一个12面的球形宫灯,“揻、烤、扎、糊、画”,第一个灯笼他做了两天,结果“师傅”拿起来,当场就给踩了,“师傅说,我这个灯笼,扔大街上狗都不叼。”

  球形的12面宫灯,张明亮一共做了三年,“球灯练的是基本功,学的是对灯笼尺寸、形状的把握,把球灯做得规矩了,结实了,才能开始做各式各样的灯笼。你去打听,我的灯笼,扔到地上,蹦三蹦,绝对不散架。”张老爷子说,灯笼首先要结实,才能玩花样,“我们手艺人,就靠这个吃饭,不能含糊。”做了三年球灯,张明亮终于开始“创作”,“做灯的,就要做到看见什么做什么,什么都能做,那就算本事。”

  猴灯、鱼灯、莲花灯,只要别人点得出,十几岁的张明亮就做得出,“14岁我师傅去世,咽气前点了头,说我能靠这个吃饭了。”从此,“灯笼张”的原名张连友被师傅留下的外号“张明亮”取代,“就算有了一号。”

  ■走街串巷的“灯笼扁担”

  到“东安市场”的火爆摊位

  老北京灯笼的风光和热闹景象如今只能留在70岁以上的老北京人脑海里了,“正月十五闹花灯,五月端午挂红灯,六月无风放天灯,七月十五莲花灯,八月十五玉兔灯,九九重阳孔明灯。”提起京城的民俗灯笼,张明亮如数家珍,“什么节气挂什么灯,这是老北京的规矩。”那时候,只要逢年过节,十几岁的张明亮挑着“灯笼扁担”,出现在京城各个繁华地段。朝阳门、东四牌楼、东单、西四、东华门、正阳门五牌楼,十岁开始,张明亮这个“小孩”,每年年节都在街上摆摊,“廊坊头条有几家灯笼铺,做的是昂贵的宫灯,我那时候是个穷小子,靠走街串巷卖纸灯笼。”“一天卖一百个灯笼,挣的那点钱也就够买几斤棒子面。”张明亮当时就靠这点收入帮着养家,但是张明亮的手艺好,做工细,“灯笼越来越有名了,那时候一心想开间铺子。”

  20岁不到,新中国成立不久,张明亮被安排了工作,到一机部做行政工作,“也就是修修补补的活。”可灯笼这手艺没放下,“每年春节不到,我就放假回家闷头做灯笼。”

  每到12月份,张明亮就会“回家好好歇歇”。这就算“节忙”开始,“有人告诉我,要做什么样的灯笼,我就照着做,都是些老款式。”到快过年的时候,“有人就来取灯笼,送走最后的灯笼,也快十五了。”张明亮回忆那些“不知去向”的灯笼说,“其实那时候做的灯笼还是传统的多,金陵十二钗等彩绘的灯笼送得最多。”

  “敢不敢做回老本行?”改革开放不久,张明亮被一些“老朋友”游说,“重新靠手艺挣钱”,从“一机部”出来开起“家庭作坊”。“有人劝我拾起字号的。说在老东安市场,办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新春庙会,让我过去摆了一个摊位,卖灯笼。”

  已经50岁的张连友,又改回了“张明亮”,开起“灯笼张”。买料、制版、做架子、糊绢纱,那个春节前,他的女儿们一下班,就到金融街附近的家里帮忙打下手,“走马灯、小宫灯、鱼灯、猴灯、象灯……”张明亮带着3000个灯笼,不用扁担不用小车,在东安市场有了一个摊位。

  “三天,灯笼全卖了。”张明亮回味着二十多年前的场景,“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好多人有很多年没见过宫灯了,买灯笼的人特别多,当时灯笼有5块的、10块的、20块的,全都卖光了,赶做都来不及,那年灯笼真火了。”“灯笼张”在北京做灯笼的字号里,最早重新拾起了老行当,如今依然在新东安市场里保留着三个摊位,“都是徒弟在经营了。”灯笼张的生意,转眼已是30年。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凤凰网-北京青年报 2009-02-10 11:49:00

上一条: ·[角巴东主]《格萨尔》说唱艺人研究
下一条: ·“葫芦万”万永强:小葫芦孕育大文化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任砚泽]《断魂枪》反映的传统技艺传承困境
·[李丽楠]从隐喻到反身性·[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