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童庆炳]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与开篇
——《左传》叙事艺术论略
  作者:童庆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08 | 点击数:13532
 


  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有多个源头。有人说古代的神话传说是源头,有人以为《诗经》中的叙事诗是源头,有人指出《庄子》、《韩非子》、《列子》里面的寓言是源头,还有人说志怪小说才算得上是源头,更多的人则认为千古叙事文学之源头当推《史记》。看来,中国古代的子书、史书,记录神话的书,再加上口头传说,都可以看作中国叙事文学的源头。中国叙事文学的产生应该是多源头,而不是单源头。但源头与起点不同。《左传》才是中国叙事文学的真正起点与开篇。在《左传》之前的《春秋经》虽记事,但没有“情节”;《诗经》中也有叙事的篇章,但那是在“歌唱”故事,重点在抒情,是抒情文学的一种,不能算叙事文学。寓言则注重背后的理,很难称为叙事文学。真正具有叙事文学要素的是《左传》。

  关于叙事文学的要素,西方的叙事学对此有各种各样的看法。这里我只想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实际情况做点考察。我的考察是这样: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要素有三点:即情节(讲什么)——演进(怎么讲)——视角(谁讲)。第一是情节,情节是叙事文学的内容,即讲什么。诚然,叙事文学就是通过事件的展开来讲故事,但所讲的故事能不能成为叙事文学的一个要素呢?这就要看故事所展开的事件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即故事的情节化。如果讲一些看不出联系的孤立事件,那么这故事还不能构成情节。20世纪英国作家福斯特曾把“故事”和“情节”作了比较,说:“‘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1] (P75)“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了”,这不过是两个偶然事件排列在一起,本身不包含文学意义。但“国王死了,王后因伤心而死”,就把两个事件用因果关系联系起来,就获得了文学意义。因此,对于叙事文学来说,情节比偶然的故事排列更具有文学意义。难怪亚里士多德不但指出悲剧的六要素(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歌曲),而且认为六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2] (P21,23)。就中国文学传统而言,注重整体的观念反映到叙事文学上面,就必然重视故事中事件的联系,这样才能使读者知道“前因后果”,才会获得意义的启迪。第二是演进,情节在文本中如何发展,如何把在某个空间里面发生的事件,放到一定的时间秩序中来叙述,这对叙事文学来说也是一个基本要素。中国文化使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演进带有明显的中华民族特色。第三是视角,即这情节由谁来讲,采用一个怎样的视点来讲,这也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一、《左传》的“故事情节化”

  为什么说《春秋经》不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起点,而说《左传》才是起点?道理就在于《春秋经》只是单纯的事件排列,没有或基本没有揭示事件之间或事件内部的因果关系,即没有情节化。例如按照《春秋经》隐公元年,作者排列了“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3] (P5—8)。这是鲁国的史官对于鲁隐公元年的记事。这里有事件,但无论是事件之间还是事件内部,都没有揭示其因果关系。这样从文学角度说,就是没有意义的。《春秋经》虽然叙事但不是叙事文学,原因是没有情节。但解释《春秋经》的《左传》就不同了。它不但把事件的具体情况加以展开,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事件之间或事件内部的因果关系。如以《春秋经》鲁隐公元年的一个事件“郑伯克段于鄢”为纲,《左传》所写“郑伯克段于鄢”,不但把这个事件具体化,更重要的通过揭示因果关系而情节化。如姜氏生了庄公和共叔段两个儿子,可为什么不喜欢庄公而喜欢共叔段,多次要武公立共叔段?《左传》作者回答说,这是因为“庄公寤生,惊姜氏”之故。共叔段是庄公的亲弟弟,庄公不为他的兄弟着想,一味放纵他,闹到共叔段一再违制,最终要造反,这时候竟然下狠手把他的弟弟收拾了,这是为什么?《左传》写道:“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3] (P14)这种对于《春秋经》“郑伯克段于鄢”写法的解释,从文学上,并不是很高明的,但其用意在于回答上面的问题,使事件内部的因果关系昭示出来,使故事情节化。就是说,哥哥攻打亲兄弟,是因为弟弟太放肆,哥哥又太阴险,终于闹成兄弟骨肉之间自相残杀。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强调“故事情节化”,最早就是从《左传》开始的。可以说《左传》把通过揭示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使故事情节化,不论从大处的宏观的角度,还是从细处的微观的角度,都十分重视因果关系的揭示。

  如晋文公的兴起和称霸的故事,这是《左传》中的重大事件。作者写他在流亡各国中所受到的礼遇和非礼之遇,接着写“晋楚城濮之战”。那么,晋文公重耳为何能获得城濮之战的胜利,成为五霸中势力较强的一霸?《左传》在描写晋楚城濮之战之前,就先讲战事是由楚国围宋、宋求救于晋开始的。这时候作者通过回叙,说晋公子重耳经过19年的流亡,回国获得君位。仅过了两年,就想用兵。子犯晓之以理,提出先要教导民要“知义”、“知信”、“知理”,然后才能获得民心,形成力量,最后才可用兵。晋文公重耳一一照办,终于富国强兵,这才能在晋楚城濮之战中获得胜利,奠定了称霸的基业。这就给整个城濮之战晋国用兵取胜从原因上作出了一个整体的解说。或者说,就是给城濮之战这个关系到战国新局面形成的故事注入了情节的因素。值得指出的是,《左传》为了强调晋文公重耳终成霸业的原因,还两次借对手楚成王之嘴作出解释。第一次是在“重耳出亡始末”中,重耳到了楚国,楚臣子玉要杀重耳。楚成王不同意,说:“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理。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3] (P409)第二次是在城濮之战进行过程中,楚成王在晋文公退避三舍之后,感到了晋国军队的压力,他退入自己管辖之地,又命令申叔离开穀,子玉离开宋,并说:“无从晋师!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3] (P456)楚成王的这两次分析,似乎是在关键时刻,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实际上是作者有意用对手的分析从宏观上说明晋文公兴起和称霸的大背景和根本原因,这里的因果关系是作者着力之笔,不可不察。

  不仅如此,从僖公二十四年、僖公二十七年、僖公二十八年,从“重耳流亡始末”到“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兴起整个过程的描写,又从微观的角度,用许多看似游离故事主干的细节描写,来解释晋文公终成霸业的原因。如描写重耳逃亡进入卫国,卫文公对他无礼,连吃的东西也没给,他向农民讨饭,农民不但不给,还故意扔土块给他,他愤怒了,要鞭打这些农民。但子犯解释说:这是天赐啊,为什么不要?于是行稽首大礼,载着这些土块走了。这种“突转”的描写,以象征性的解释来说明重耳日后的成功。又如,城濮之战开始前不久,郤縠被委以中军将。为什么单单委任他,赵衰有一套说法;不久郤縠去世,由原来任下军佐的原轸越级升为中军将,也解释说,原轸“上德”。事件中人物角色的变化,也一一说明其原因。在城濮之战即将开始的时候,晋文公作了一个梦,梦中与楚王扭打在一起,发现楚王伏在自己身上,吸吮自己的脑子,自己反倒仰面朝天。为此晋文公感到害怕。又是子犯为他解释说:好梦啊,我得天,而楚王则伏其罪,楚国将归顺我们。这些细节,都可以说是“闲笔”,无关宏旨。其实不然。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说明晋文公得到上天的帮助,力图为晋文公的称霸寻找原因。又,重耳返国取得君位之后,和城濮之战后,都有一些看似无用的细节描写,如重耳的小跟班叫头须的求见的故事等,都可以说是“闲笔”,但“闲笔不闲”,说明晋文公知错必改。

  故事情节化,看重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因果关系的描写,可以说是《左传》一大特色,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一大特色。西方小说也注意事件因果关系的描写,但比较之下,除了那些专以情节取胜的通俗小说外,其因果关系的描写并不十分细密,而其追求也主要在艺术情趣方面。《左传》作为中国叙事文学的开篇,与后续中国叙事文学一样,它们注重事件发展中的因果关系的描写,这与中国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中国文学传统之一是重“道”。儒家、道家等都有自己的“道”。“道”是什么?道的本意是道路,后引申为道义、道理、规律、学说等,如《论语·里仁上》:“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4] (P23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4] (P244)《论语·里仁下》:“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4] (P257)《孟子·滕文公上》:“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5] (P319)“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5] (P393)。这是儒家之道。儒家之道以人与人之间的“仁”的关系为核心。道家则把“道”理解为自然万物的源头。《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6] (P174)因此古代的“道”不论儒家重在人伦之道,还是道家重在自然之道,都有原初的整体的道理和根据的意思。叙事文学在中国古代的开篇是“史”,所谓“叙事实出史学”(章学诚)。所以文学叙事也必须讲“道”,即要说明事件发展过程的来龙去脉、因果根由。事件发展过程中的“突转”还是“发现”等,都要有“道理”贯穿其间,都要有因果关系使其联系起来,才能成为一个由主旨贯穿的整体性情节。对于读者来说,也才能很好地理解它,并明白其意思所在。正是由于受“道”的影响,中国叙事文学作者要使一篇作品有一个明确的意思,读者也一定要读出一个明确的意思来,决不能像某些西方的小说那样意义朦胧或含混。兄弟不能自相残杀,要兄友弟恭,这是“郑伯克段于鄢”这一章的意思所在。要经过长期的磨难和曲折,在许多人的帮助下,一个人才能获得成功,这是“重耳流亡始末”这一章的意思所在。要自己和自己属下的人民都“知义”、“知信”、“知礼”,这才是富国强兵之路,这是“晋楚城濮之战”这一章的意思所在。这些意思怎么才能被发现,这就要在事件发展中强化因果关系的描写,因为在因果关系中,意思才会自然呈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左传》为开篇的中国叙事文学,表层是在讲“故事”,可更深层则在讲“意思”。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赵世瑜]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
下一条: ·[宁稼雨]女娲补天神话的文学移位
   相关链接
·第十七届亚细亚民间叙事文学学会“亚洲灰姑娘故事”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函·[阿布都外力·克热木]撒拉族民间叙事文学的母题及口承性特点探微
·[林继富]推进中国民间叙事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设·“东北亚民间叙事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亚细亚民间叙事文学学会年会”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
·东北亚民间叙事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宁稼雨]《先唐叙事文学故事主题类型索引》前言
·中日韩三国学者会聚临安共同探讨民间叙事文学保护·中日韩学者相聚临安 探讨民间叙事文学保护
·[王丽娟]元明民间叙事文本中关羽的另类形象·[刘成荣]瞽史、音乐与《左传》口传说
·[高小康]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深层结构 ·[万建中]禁忌民俗的式微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