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周星]马丽华《灵魂像风》序
  作者:周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09 | 点击数:11505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上旬,我因应邀出席’93中国西藏雅着文化节,归途中在拉萨有幸再次见到了才华横溢的女作家马丽华女士。大概是由于我们在长谈中,有了许多共同感受,作家拿出她的新作,也就是读者眼前的这本《灵魂像风》,嘱我为它写篇序文。我一时踌躇,不知身为学者,如何才有资格去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在作家颇为看重来自学者的观点,就像我们很高兴有作家关注学术的领域一样[1]。

  其实,藏民族出身的人类学家格勒博士,在为马丽华女士的另一部作品《西行阿里》所写的序中,对作家其人、其文、其学,已有了热情中肯的介绍。我很同意格勒博士的基本看法:马丽华女士的作品,其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文学,它确实已经延伸到我们所工作的人类学领域里来了。

  我想,马丽华女士在这方面的成功,大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们这位女作家始终是一住不知疲倦、行万里路、写一卷书的观察者、寻觅者和体验者,同时,她还是一位孜孜以求的思考者。

  其次,作家的悟性,使她深切地理解了文学之作为人学和人类学之作为人类文化之学相互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作家通过她自身的不懈努力,已经初步具备了当代人类学家所应该具备的基本修养以及文化相对论的态度,也具备了人类学家从事田野工作时那种独特的洞察力。

  女作家以她那支生花之笔,在这本《灵魂像风》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西藏乡间的生活场景;为我们介绍了一位又一位农民、牧人和宗教职业者的人生经历;并且带领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与她共同领略了西藏那自然、历史与文化的独特魅力。

  由于作家拥有了来自人类学的智慧,这就使她能够在较深的层面上,去发掘和认识她所观察或体验到的那许许多多的重要事实与现象。对查古村古老的农耕礼仪的探寻,对前佛教时代乡土神系统的追索,对克珠活佛戏剧性人生的多重剖析,还有对为大地聚脂的仪式、为人们转移灵魂的仪式,以及对“朝圣部落”的精彩记述,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为我们展现了西藏作为人类学园地的巨大前景、我相信,无论是职业人类学家,还是只具有初步的人类学知识背景的读者,都可以指望从马丽华女士的这部作品中,像我一样获致人类学方面的不少启迪。

  也许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们看来,学者们多少总会有些古板,过于理性而缺少些激情;而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们,通常也较少会想到,他们从文学作品中仍然可能汲取到思想的滋养。我以为,马丽华女士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应该能够成为沟通双方之间联系的一个范例。

  因此,我想建议我们这些容易夸大激情之危险性的同道学者们,不妨先将我们一贯坚持的那些“原则”(有时候,我们信奉不疑的这些原则也可能滋生偏见)暂且搁置一边,没有先入之见地随作家去浏览,与作家一同去享受高原的阳光与空气,与作家一同去探寻雪域的神秘与俗凡,从中感受她作品中激情充溢的震撼。

  据我所知,马丽华女士还是影视人类学的一位热心倡导者和积极的参与者。西藏国际文化影视公司拍摄制作的大型纪录片《西藏文化系列》,就是由马丽华参与策划的,她在其中还参与了编导及撰稿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灵魂像风》也可被看作是马丽华那次影视人类学实践的成果之一。因此,如果有可能的话,请读者将本书与《西藏文化系列》联系起来欣赏,一定会有更加生动和更加形象化的收获。

  《灵魂像风》虽是一部纪实性的以散文笔触串缀而成的游记,可把它当作一部内容丰富的人类学考察记,作者依然不会让我们失望。

  我对西藏和藏民族的文化了解不深,但我对汉藏文化比较倒有一些兴趣,也多少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我欣赏《灵魂像风》,除了它的清新与激越之外,很高兴它还在很大程度上为我的看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如果借用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博士的文化模式理论,在对汉藏文化进行过必要的梳理和比较之后,我倾向于将汉民族的文化模式理解为现世主义的,而将藏民族的文化模式理解为来世主义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周星]赵玉燕著《惧感、旅游与文化再生产》序
下一条: ·[周星]林光江著《国家·独生子女·儿童观》序
   相关链接
·[刘雪瑽]“知识束”与“概念集”:以《山海经》为例论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林继富 周灵颖]西藏民间故事研究70年:理论建构与意义阐释
·[孙九霞]小地方与大世界:一个边缘藏族社区的本土现代性·中国西藏摄影及非遗文创服饰展在蒙古国举行
·白玛措:《牧民的礼物世界》·[邵卉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西藏传统制陶技艺调查
·[白玛措]从经济生活变迁到身份定义转换的研究:以西藏那曲嘉黎县为例·[杨恩洪]西藏格萨尔说唱艺术抢救始末
·[刘冬梅]技艺的“体化”视角:造像量度在西藏唐卡传习中的身体化过程·西藏民间文艺工作座谈会在拉萨召开
·讲座║ 次仁央宗:分析地理环境对藏族饮食文化的影响——以西藏自治区的藏族为例·藏学家、西藏民俗学家和民间文艺家廖东凡先生辞世
·[张虎生]西藏人地关系简论·西藏6项国家级非遗实现数字化观赏
·西藏开展高龄传承人抢救性记录·西藏启动非遗体验园建设项目
·[邵卉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遇和挑战·西藏召开《唐卡分类》地方标准讨论稿内审会
·[薛俊丹]尼西藏式黑陶的制作工艺及其发展研究·[刘冬梅]曼荼罗化的村庄:西藏昌都嘎雪的神圣地景与生态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