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周星]姚村:物态象征的民俗世界
  作者:周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07 | 点击数:21817
 

  农耕生计与传统民具

  姚村生计以农为主,耕作制度一年三熟,主要作物有水稻、冬小麦、黄豆、小黑豆及少量蔬菜。旧时三熟为二旱一水,首熟麦、中熟稻、末熟杂粮。1965年前无水稻两熟制,而是玉米和小麦两熟。1965年建成了电灌站、毕家渠、何夏庄渠等水利工程后,三熟便改成二水一旱,可灌溉,可排涝,水稻产量大幅提高,因是在同一块田实行三熟制,不歇田,故需肥料很多。过去农家肥(包括猪栏粪,村民普遍养猪)只能维持两熟,现以化肥为主。水田多分布于村落周围,往往有专称,如“三石畈”、“殿下畈”和“祠堂下畈”,集约利用程度颇高。水田稻作外,还有些旱田耕作、桔园经营及水塘养殖。部分村民靠手艺或技术吃饭,如铁匠、木匠、花雕工等。

  两茬稻作的第一茬在清明前后育秧,清明节后农历三月插秧到大田,多用水塘、小溪或水库水,约七月前后收获。塘水灌田有一定规矩,一般按水路顺序依次进行。水塘周边水田用水平等,水位不够可用水车、水泵,但应为塘主保留足够养鱼的水位。

  第二茬六月育秧,七月收获第一茬水稻时同时插秧,利用从兰江通过水利工程输送的水,约国庆节前后收获。一般十月中旬以前收获完毕,接着便种上小麦,并于来年农历三月左右收获。天旱时从兰江抽水。殿山乡约8000多亩水田均可灌溉。利用水泵还可灌溉上后山的水田。村民用水时,要通过村民小组长向乡里申请,讲明所需数量、日期等,电灌站就会收费放水。

  清明和立秋前后的活动,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个稻作社会的农耕礼仪。俗语说:“清明以前,种子落田”、“清明前后,谷子下田”、“三张草纸三枝香,田鸡蛤蟆来育秧”。前两句说农时,后两句说育秧时的仪式,即用草纸裹3枝线香,再裹红纸条后插于田头,育秧时烧纸点香拜田公、田婆,乞求别烂秧。下种时,盛谷种的器皿里插一枝杨柳,预示谷种出芽率高。现因稻种优良,在清明前一周左右育秧即可。开始插秧时,先拔一捆秧苗(或第一手秧苗)扔于房顶,认为如此可防止毛虫。第一次拔秧叫“开秧门”或“开秧眼”,时亦祭田公、田婆,俗谓“烧田丘”。以秧盒运秧,插完秧在田头拍拍秧盒,表示一年水稻已插完。插秧结束后“关秧门”,吃点好的。插秧活路紧,有互助惯例,一般请人吃顿饭即可。为防稻田虫害或稻瘟,常倒插扫把于田间,据说使之晦气,虫就不来了。

  立秋前后收稻子,俗语“秋前三天无稻割,秋后三天割勿及”,是说农时;“稻桶一响,黄金白鲞”,则是对丰收情景的描述。收稻时,要吃好,有肉有菜。收割时,举行“还田福”仪式,以双刀肉、三杯酒、三双筷子祭拜田公、田婆,并供奉香火。仪式以“三”示多,取“三星高照”的吉利。开镰时拜田公,这天要吃五餐饭。中饭即第二餐,要在将第一担谷子打下挑回家即“出田担”后,才送到田里吃,并给挑谷的4个荷包蛋、1杯酒。

  与农耕生计直接相关,以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礼仪用具为核心的传统民具,至今在姚村仍有较多保留。生产工具包括铁齿锄、犁、铁齿耙、耥耙、拷水桶、龙骨水车、镰刀、稻桶、稻床、谷筛、稻耙、拉板、风车(日语称为“唐箕”,图9)、谷筐、连枷、脱粒机、杵臼、石磨、挑筐、扁担等,种类繁多,但大体可按稻作生产程序进行分类,如种植农具、中耕农具、灌溉农具、收割农具、脱粒农具及加工农具等。这些农具,现在仍可在姚村农户家里找到,但因生产技术进步和生产条件改变,有些已退出使用环节,被搁置在楼上或仓库间里。例如,水库、水渠及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已促使水车、拷水桶等灌溉农具失去了用武之地。小型农业机械如插秧机、收割机、脱粒机、拖拉机等,也使得部分生产环节中传统民具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对那些已不再使用或使用频次明显降低的传统农具,年长者往往倾向于把它们妥善保存起来,以备非常情况时再次投入使用,但年轻一些的人则没有这种意识。尤其当新屋建就、乔迁新家时,不少传统民具就可能面临成为垃圾的命运。

  相比之下,物质文化中生活用具的变动最为显著。“现代化”的都市型生活方式的扩展,也给姚村带来了很多变化,例如,自来水系统不仅使社区传统的水井遭致废弃,也使那些以前用于汲水、挑水和盛水的器皿及用具失去了重要性。在日常餐具中,城市生产的工业品(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等)所占比重越来越高。

  在农家的家具摆设中,出现了诸如座钟、塑料花卉及其他从商店购买的器物或礼品等以前不曾有的内容,但像长几、太师椅、八仙桌、条凳、雕花木床、马桶等家具,还都保持着传统的样式,有些几成古董却依然沿用至今。婚丧礼仪用具,如漆器礼盒、“子孙马桶”、棺桶等,也基本没有变化。育儿用的立桶、小木车仍可见到(图10-11)。但旧时的纺车、织机(图12),却都封存不用了。

  那些传统的匠人们诸如木匠、石匠、泥水匠、木雕花工、竹工篾匠(图13)等,尽管其作业亦因技术方面的若干进步而有一些变革,但其赖以谋生的工具,尚成套得以保留,并依然有效地被使用着。当然,有些环节如解木、钻孔、刨光等工序,已全部或部分地实现了电动化和机械化;榫卯部位也经常为螺丝紧固法所替代。

  姚村现有从事木雕的“花工”十余人。花工工匠的工钱稍高于木匠和泥水匠。相传花工手艺传男不传女,有“女儿不知媳妇知”之说。我曾采访过花工姚贵勤,他17岁开始干这一行,手艺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父亲则是从东阳学来,系本村花工之始。

  姚村的礼仪道具以正月“龙灯会”为典型。木雕的龙头、龙尾及为数众多的仪仗器具,以前存放在祠堂仓库或下龙庙里专用的架子上,现则存放在文化宫里,有专人保管。龙头全村仅1个,它和銮架、仪仗等均属姚村公产,只在一年一度的龙灯会期间才取出来使用。早先的龙头毁于“文革”,现在的龙头是由本村花工姚贵勤于1984年重新雕刻的。龙头、銮架及各种道具均为传统样式,据说连色彩也是祖传的。

  龙灯队前的仪仗主要包括火枪、灯笼、大旗、锣鼓、“肃静”牌、“回避”牌、彩旗、銮架及刀、斧、枪、蛇矛、笔砚锤等兵器仪仗;还有八仙1对(汉钟离与铁拐李像)、皇扇1对等。銮架即龙神“龙亭”,有4人抬起,4人保卫。接着是火把队和仪仗灯队。仪仗灯队计有扁灯2盏、园灯2盏、提灯2盏,上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类字样。最后,“高照”1人,他是紧随其后的村民龙灯队的指挥。

  构成龙灯的各段龙身,由各户出资或制作,各自分别保管,属于私产。同时,各户还备有上题“姚村龙灯会”字样的灯笼(图14)。旧时,也曾有过几户合出一段龙灯,然后轮流参加龙灯会的情形。社区共同的龙头和分别来自各户的龙身,组合成为一条龙灯,其象征寓意的确耐人深思[11]。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邱国珍 赖施虬]民俗文化与女性社会地位
下一条: ·[李大庆]农业文化遗产:谁来坚守 谁来传承?
   相关链接
·[徐梓淇]商业民俗中的物质表现与象征演变:以中式招财猫为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