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赵镇琬 编:《虎年的礼物》
  作者:赵镇琬 于平 任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02 | 点击数:12077
 


  编辑推荐
  独一无二的生肖剪纸贺岁图画书——“老虎书”
  可以让孩子读出声的传统虎文化百科绘本
  中国风剪纸绘本,适合一家老少分享的“全龄图画书”
  画家亲自动手为孩子们撰写《导读手册》

  “给孩子带一本‘老虎书’吧!虎年了解虎文化,虎年沾点老虎气,虎虎有生气……”

  我们时常在想:是什么能让小王子的星球,如此长久地萦绕在人们心中呢?是什么让我们如此迷恋和信仰《夏洛的网》,一如书中猪猪威尔伯热爱着夏洛那样?圣埃克苏佩里在开篇时曾说:“我愿意把这本书献给儿童时代的这个大人。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记得这一点。)”;E·B·怀特也曾在故事的结尾说:“这样的人物不是经常能够碰到的:既是忠实朋友,又是写作好手。而夏洛两者都是。”

  于是我们开始做一个梦——做一本图画书献给孩子们,同时献给那些曾经是孩子(其实现在仍然是)的大人们;做一本不离不弃的图画书,既是忠实朋友——和中国每一户人家快乐的生活息息相关,又是写作好手——为你和孩子娓娓道来中国生活的快乐……这梦沉睡在心底好久,直到有一对画家夫妇——于平先生和任凭女士——用他们的灵心巧手,让这梦浮了起来,“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直飞到那悬崖半腰,终于摘下一大把虎耳草”……

  《虎年的礼物》就这样呱呱坠地了。它像一张网,一张处处扣着中国结的香罗帕。从远古的神话传说,到后世的寓言成语谚语;从民间骑虎送财的张天师和赵公明,到文人屈原笔下“既含睇兮又宜笑”的山鬼姑娘;从“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新年祈福,到“毒月毒日”一家平平安安;从喜蛛蛛到虎叫叫……作者用一幅幅画,将中国人的智慧之环,依着老祖母做花鞋垫儿的针脚,环环相扣;用一首首童谣,让这朵糅着泥土香的“夏花”,在你和孩子的朗朗亲子吟诵中化蝶飞舞。飞进你和孩子的眼睛、心灵和血液中,构成你我他生命中最“华夏”的那一部分……

  壁虎断了尾巴,会长出新的;大老虎卡了骨头,有孙思邈救它——作者正因为始终坚信那一种如老虎般健朗的生命力,所以愿从一张张平又白的纸画起,从一头头华丽又威猛的大老虎剪起,从一段段性情文字写起,为孩子们献上一个个全息世界:有知识但没有说教,有文化却平易近人,动人情又有张有弛,有实践且乐在其中。惟愿所有与这本小书有缘的人——无论大树还是小草——在新的寅虎年,都能乘着这片祥云,借着这阵国风,生生猛猛地成长,虎虎有生气。


目录

大老虎的自白
正文

《导读手册》——
“画里画外”——四十个画面,一一为你解说
一、虎的崇拜
二、虎的属性
三、虎的生肖
四、虎的信仰
五、虎的民俗
六、虎的寓言和神话
七、虎的谚语、成语、歇后语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综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汪玢玲:《中国虎文化》
下一条: ·汉声编辑室 曹振峰:《虎文化》(上、下)
   相关链接
·[高佩英]中华虎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传承与发展·迎虎年,将这只“镇宅神虎”请回家
·荐书 | 《十二生肖中国年》:出土文物中的十二生肖·[孙正国 熊浚 刘梦]长阳土家族白虎文化的融合传承论
·汉声:《大过猪年》·丁酉话鸡: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类
·[侯仰军]鸡每日打鸣,原来是为了他们…·[周庆基]十二生肖说的起源和功用
·[谷羽]外国诗人写中国生肖·[刘锡诚]猿之德静以缓,猴之德躁以嚣
·生肖“猴”海外“开枝散叶”·[杨利慧]猴生肖与猴文化
·年轻人都聊星座 中国生肖文化面临冲击? ·[萧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围观中国古文物中的马·马文化由“政治”到“审美”的流变
·[姜晶晶]虎剪纸中的虎文化·[张勃]蛇年话蛇
·[马知遥]中国虎文化探源及民间布老虎生存状况反思·[张勃]驱云驾雾祥龙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