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简讯: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专题研讨会
  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01 | 点击数:10815
 

  第二节 立法重点

  王自强(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司长):关于民间文学艺术的立法,经历了19年筹备(1990年9月开始),1996年形成较成熟的文本。WIPO进行肯定,之后将重点放在了著作权法修改中。有一些共识,但还有分歧。民间文艺研究者希望保护作者,保护采风者。我认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只有利益,没有道理”。盗版党反对,挪威有20%席位,旗帜是人权,“没有起点没有终点”是民间文学艺术的特点,从来没有受到过保护,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从双边到多边再到WTO规则,民间文学艺术为什么需要保护?这一点至关重要。立法的重点是:第一,以什么方式保护,公法保护加私法保护?保护主体,保护限制,保护手段。第二,客体是民间文学艺术例如新疆民歌。第三,主体的不确定性。第四,为什么给予权利,因为它有使用价值,可以带来财富,包括原态使用,记录和演绎。第五,保护方式,主要包括集体管理、行政管理、法定许可、保护方式。

  胡开忠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我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草案在调整范围上不清楚,版权管理机关规定得不明确,有待进一步完善。

  金武卫(国务院法制办教科文卫司处长):我谈一下我的学习体会。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包括三种:版权特别法特殊版权、特别法保护、间接保护(授权条款)。下面我谈一下我的几点想法:第一,保护对象。民间文艺或民间文艺作品(已经形成作品的民间文艺)以作品形态存在的民间文艺,指向民间文艺作品。第二,保护方式。著作权保护与非遗法联动,保护水平上要稍微突破非遗法。第三,著作权法为什么要保护,可操作性,与其他法的衔接,协调,与国际上的做法。

  丁丽瑛教授(厦门大学):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与作品的契合,行为规范。民间文学艺术立法依据《著作权法》第6条。民间文学艺术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否同一概念,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民间文学艺术衍生作品包括原生态记录和汇编演绎作品,需加以区分。

  第三节 观点与讨论

  主持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助理黄玉烨副教授

  黄玉烨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反对用著作权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希望用特殊保护模式。用著作权保护,只能保护基于民间文学艺术创作出来的作品。民间文学艺术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例外。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条例,暂时用这种回避矛盾的办法,比较可行,建立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别保护体系,从国际层面来看,不太成熟,所以就只有根据著作权法第六条规定,采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概念。关键是要理清二者关系,通过保护作品间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文学艺术受益人的权利,精神权利和利益分享,民间文学艺术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民俗等都是要考虑的问题。第四条,第五条: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演绎,有助于传播和发展,但对其的使用,要标明出处。第六条,惠益分享,主体是谁,主条款,义务主体是谁,需要统一。第九、十、十一条,民间文学艺术及其演绎作品,为个人欣赏目的,在合理范围内使用。第十二条第一款,删除。

  刘波林(原国家版权局副巡视员):1967年伯尔尼公约修订时,纳入了对民间文学的保护,第15条第4款。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帮助突尼斯制定。1982年两个国际组织制定。任何民间文学艺术都不构成作品,假如民间文学艺术不包括作品,著作权法第6条应该删除。著作权法第6条,民间文学艺术是包括作品,无需把民间文学艺术的表演纳入条例。到底是选择著作权法保护还是专门法保护。著作权法保护,获得报酬权,法定许可在我国证实很困难,制定报酬一个是政府,一个是使用人和权利主体,所以在使用时要限制一下。文学艺术和演绎作品,保护水平可高可低。

  王自强(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司长):讨论这个条例,必须在一个逻辑关系领域来考虑问题。首先要统一思想。不是保护乌苏里船歌和大阪城姑娘,而是保护其源头的赫哲民歌和新疆民歌。民间文学艺术是类概念,而不是实概念。版权,商标,专利保护的不是版权,商标,专利,而分别是作品,标示,发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什么。不是一个过去时,遗传资源是过去时,阿凡提的故事,可以发展可以演绎。民族的东西有没有固化为个人的。前提,关系要弄清楚。不能把著作权法已经解决的问题,在民间文学艺术立法中再讲一次。

  高思(国家版权局法规司处长):07年非洲知识产权组织提交给大会关于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在中国必须提供一个确实可行的做法。思路不一样,体系也不一样。

  曹新明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我们横幅的标题就能展现今天的讨论是开放式的。今天的研讨会的意义表现在,我们条例做了20年,都希望有这么一个保护的东西,但是每一次开会都是从头开始,这个会上,至少要提出几个问题,达成几个共识。要符合科学,国际视野。民间艺术表达是一个概念。概念本身是外来的,最开始不一定是科学的,但是从发展过程中看,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目前国际上,文学艺术表达可以接受。讨论稿和草稿表述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表达更宽,直接保护是通过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难点:一是民间文学艺术改为民间艺术表达是否能成立,语言,行动等四个表达形式,剪纸,苏绣,彩画,泥塑。搜集整理注释翻译作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首先要达到一些共识。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 2009-9-13

上一条: ·尊重是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前提
下一条: ·[刘锡诚]我国民间文艺的权益问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