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贵州领建中国首个苗绣“数字博物馆”
——非遗保护引进数字化手段
  作者:记者 李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01 | 点击数:12022
 

  苗绣保护迫在眉睫为时未晚

  “现状不算悲观,前景不容乐观”。这是杨晓辉藉数据库建设之缘,对苗绣传承状况进行广泛全面的“近距离”观察后得出的结论。

  所谓现状不算悲观,是相对一些学者提出,苗绣作为一种民族民间文化的载体,已濒临消亡灭绝的说法。作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的杨晓辉对贵州民间工艺的传承与现状有深入的了解,他说:“贵州苗绣包括其他传统手工艺术,尽管受到强大冲击,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苗绣仍然顽强地存在于苗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在他走过的众多苗族村寨,人们固然青睐简便价廉,包括使用各种现代材料的“新苗装”,但在节日、聚会、婚嫁等重大神圣的场合,传统服饰仍然不可缺席,作为苗族服饰中重要的刺绣工艺仍在民间流传和使用。“如果抓紧抢救保护,现在还来得及。”杨晓辉说。

  而“前景不容乐观”,则是杨晓辉在调查中发现,苗绣确实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传统苗绣将有可能完全从苗族的生活中消失。”

  作为中国苗族最大的聚居区,苗族文化保存最完好的省份,贵州苗绣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目前仍在民间流行和使用的苗族服饰就有100多种。除贵州之外,在几个主要的苗族分布省区也有十分丰富的苗绣工艺。

  然而,即使在贵州,苗绣已面临传承乏人、技艺退化、逐步走向衰落的严峻形势。“最精美的苗族刺绣不在苗寨,而在许多民族工艺品市场和个人手中。”杨晓辉说,近30年来,国内外收藏者和生意人已经把贵州苗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收得所剩无几”,苗绣精品在乡间难得一见,游离于原生环境,流失严重。

  同时,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苗绣技艺已是一种普遍现象。“60岁以上的工艺技术比较全面精湛,40岁左右的是传承主体,20岁上下的基本不会。”杨晓辉说,从调查情况看,苗族刺绣工艺已呈简化变异、整体水平下降的趋势。外省区由于苗族人口较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较快,其刺绣工艺濒危、消失的速度更快。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2010-01-26 14:49

上一条: ·我国首个萨满文化教学研究机构成立
下一条: ·摩尼教遗物惊现霞浦 早于晋江草庵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
·[徐才丹]“表演类”非遗的数字化路径与实践反思·[郭静暄 赵永恒 马驰 张有明]人工智能助力下的民族冰雪体育遗产数字化保护策略研究
·[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
·[肖宇强] 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及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探究·探索节庆活动数字化 为传统文化活化带来新方式
·[张建军]记录口头传统:从书面文本到数字技术 · “稻鱼鸭” 生态系统:农耕文明的传统智慧
·毕传龙:连接好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出入口” ·[张建芳]贵州仡佬族传统村落沈家坝调查报告
·[王蔓蔓]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重阳祭水大典田野调查报告·[毕传龙 赵娜]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视野下的非遗传播能力建设
·[专题]百年前的中国音声之美:走近劳弗录音档案·“中国最初录音”,韵起独行之采风,“回归”于声音生长之地
·中国早期音声档案的数字化建档与共享:多学科视野下的劳弗特藏·多学科视野下的劳弗特藏
·聆听百年前的“中国记忆”——“中国早期音声档案的数字化建档与共享”圆桌会议综述·[圆桌会议]中国早期音声档案的数字化建档与共享:多学科视野下的劳弗特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