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柯杨:守望民俗50年
  作者:记者 王文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21 | 点击数:11553
 

柯杨

  他从1958年开始从事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如今已走过了近50个年头。近50年的辛勤耕耘,注定会有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收获。

  他是一个名人,只要从事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他。他热情开朗,富于激情,谦和谨慎,平易近人。和他在一起真正让人体会到什么是如沐春风。

  他是一个忙人。近几年来,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身兼数职的柯先生大部分时间在采风、讲课、评审、写作。

  这就是柯杨老师给人们的第一印象。

  今年对于他来说可谓是双喜临门。6月,他获得了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11月30日,又获得了“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

  11月26日早上,记者专门采访了柯杨先生,听他讲述了近50年学术生涯中的一些往事。

  因热爱而走入民间

  冬日的兰州天气寒冷。26日早上9点,记者准时赶到了兰州大学家属院。按响门铃后,话筒里传出了爽朗的声音,显然柯杨老师已经等着我们呢?果然,我们一下电梯口就看见他在楼道里站着。

  记者曾多次来到柯杨老师家,每一次来时他都在电梯口,迎接我们,走时他总要看着我们进入了电梯,才向我们挥手再见。这一细节让我们很有感触,他在潜移默化中给我们上了一堂传统文化课。

  柯先生的书房,布置的很有特色,进门左手是“书墙”,一个和墙面差不多大小的书柜,密密麻麻地放满了书,从地板一直排到天花板;右面则是非常时尚的一台电脑,黑色的液晶显示屏端庄凝重,显示屏旁边是扫描仪;书房正中靠近窗户的地方,摆着一个有些落伍了的书桌,书桌上码满了各种资料,让人想起教室里的课桌。

  电脑是柯先生工作生活的一个好帮手!撰写文章,浏览网站,发送电子邮件,同在外地工作的家人聊天……看着柯先生家的液晶电脑,我有些惊奇,没有想到“柯老师又换了新武器了”。

  我们的话题从柯先生小时候讲起。

  柯杨先生的老家在甘肃宁县,但他却从小在兰州长大。小时候,对兰州的太平歌非常痴迷。今天,知道太平歌的人没有几个人了,但是在五六十年代,太平歌是兰州人过年时最为喜欢的节目之一,因此而被人们称之为兰州太平鼓的姊妹花。太平歌是一种植根于兰州方言中的传统民俗活动。元宵佳节前后的夜晚,街头巷尾、村前院落,规模宏大的太平歌歌场到处都是。特别是在市区的南关、东关、隍庙、西关、马坊门、桥门、庙滩子一带更是唱家荟萃,听众好家云集。

  这种民俗活动给柯杨老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他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爱好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培养起来的。

  1954年他从兰州一中毕业后,考入兰州大学中文系,在曹觉民、匡扶等先生门下学习。1958年毕业后留校从事民间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从此,他和民族民间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1979年到北京师范大学跟随钟敬文先生编写了一年多的教材《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概论》。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2007-12-10 9:30: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锡诚]董作宾:乡土研究的先驱
下一条: ·[赵世瑜]三读黄仁宇
   相关链接
·[王德刚]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王德刚:《民俗价值论——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
·[刁统菊]女性民俗学者、田野作业与社会性别制度·张举文 宋俊华编:《亚民俗:中美民俗学者交流的故事(第一辑) 》
·[万建中]都市春节的重构与理想主义学术情结·美国民俗学会开展“Why I'm a Folklorist”记录活动
·中美文化对话,从中美民俗学者交流的故事说起·《鹤鸣九皋:民俗学人的村落故事》讲述民俗学者田野故事
·柯杨:守望西北“花儿”一生·花儿今始为谁红
·社会各界沉痛送别陇上民俗学泰斗柯杨·深切缅怀中国民俗学会顾问柯杨教授
·讣告:柯杨先生千古·沉痛悼念陇上学人柯杨先生
·柯杨:现在的人不但不会生活 尤其不会生存·沉痛悼念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刘志文先生
·[毕雪飞 岩本通弥]日本民俗学者岩本通弥教授访谈录·乌丙安:用双脚走出来的民俗学家
·[张成福]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民俗实践者能被视为公众民俗学者吗?·柯杨从事民间文艺研究工作60年座谈会在兰州举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