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刘锡诚]董作宾:乡土研究的先驱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20 | 点击数:21549
 

  家乡歌谣学应时而生

  北大歌谣征集处于1918年初成立后,自5月20日起由刘半农编订《歌谣选》在《北大日刊》上逐日发表,前后共发表了147首。其时就已经遇到了文字和注解出现歧义的问题。举例来说,民国七年(1918)《北大日刊》第256号上发表了常惠和刘半农、罗家伦和刘半农的通信,就歌谣中涉及的北京旗人的风俗习惯、特别是惯用名词的问题进行讨论:

  半农先生:

  歌谣选(61)说有六件事,是北京高等旗人家中之所必具。与惠所知,微有不合。即如第一项的“凉棚”,北京人都叫它“天棚”,决没有叫作“凉棚”的。这个名目上的差异,虽然无关宏旨,然而它已经成了一处地方的习惯名,在普通文字中,或可随便改得,在于歌谣之中,就断断改不得的。要是改了,就失了研究歌谣的本旨了。

  第二项的“水缸”。北京谁家没有盛水的缸,何必要单说高等旗人家中才有呢。其实是摆在院子中间,养金鱼的缸。北京人都叫它“鱼缸”。

  第四项的“先生”。北京在前清的时候,“先生”二字不很常有。因为是在皇上脚底下的地方,有钱的,人人都可称“老爷”。即使没有老“字”,也要称“爷”。再拿“先生”说吧,若是教书的“先生”,就称他“老师”或“师老爷”。若是管帐的“先生”,就称他“帐房先生”或“师爷”。决没有单叫“先生”的。

  那六件事,好像是五件——“天棚、鱼缸、石榴树、肥狗、胖丫头”。这是北京富厚人家所惯有的,决不是高等旗人家中所独有的。再说北京的旗人,也没有高等下等的,只有穷富就是了。或讲差使红不红、或讲支派近不近。要说有钱的旗人,没有受过教育的,很多很多。他们家中,何尝没有那五样东西,那么,也可叫他高等旗人吗。

  常 惠

  维钧兄:

  来书言习惯名之不可擅改,极是极是。但罗君来稿,当是传闻或记忆之误,未必有意代改也。至“高等旗人”四字,来稿本作“亲贵”。复以凉棚等物,较为富厚之人即可有之,不必亲贵,故用“高等”二字,以别于不富厚者。今见来书所言,亦自悔用此二字之不当也。

  刘 复[13]

  半农先生:

  我今天在日刊上看见常维钧先生论第61章歌谣的信,同先生的回信。常先生事事求真的热心,我十分佩服。但是关于这些歌谣的来源,我还有几句话说。今年3月间,在东城我的朋友王觉生家里赴宴。这位王先生,在北京住了30几年,知道北京情形很熟。他在席上,忽然说起这个歌谣,我听了有趣得很,就记住了。今年暑假,住在西山静宜园消夏,一天,同一位商科同学李光忠先生谈起这个歌谣,他所听见的,也同我所记的一样。我以为王先生在京多年,李先生在京也有多年,两位所知的竟不谋而合,所以我以为这条是千真万真的了。那天我同先生在图书馆主任室遇见,说起先生房东(旗人)的家庭生活,我忽然想起这个歌谣来,立刻就在李守常先生桌上写给先生,当时的情形,先生大约还可以记得。总观以上的事实,这条歌谣大约不是假的,或是“传闻或记忆之误”了。当是常先生从习惯名词上说的一番话,也有道理。我自己想了一想,并且打电话去问王先生,方知道这条歌谣系旅京的南方人所编的,通行于北京的“客籍”社会。前清光绪末年更盛行于官场。所以一切名词,与习惯并不相悖,与常先生所说的,及足互相发明。再说“先生”一物,却是北京旗人家中所常有的。我有两位朋友的同居,都是旗人。他们都有不读书的儿子,却是都有“先生”呢。附书于此,聊博一笑。并请质之常先生而且代我多谢他的盛意。

  罗家伦 谨白 11月22日

  志希兄:

  尊稿所举是通行于北京客籍社会之歌谣,常君以北京人之眼光评判之,自不能相合。亦或常君所举五种,是北京社会中原有之谣。当时旅京南人,以旗人有不读书之子,而亦居然延师,乃为增入“先生”一种,遂成尊稿所举六事,亦未可知。总之,歌谣随时代与地方为转移,并非永远不变之一物。故吾辈今日研究歌谣,常以“比较”与“搜集”并重。所谓比较,即排列多数之歌谣,用研究科学之法,以证其起源流变。虽一音一字之微,苟可讨论,亦大足增研究之兴味也。

  刘 复[14]

  歌谣征集处时代刘复、常惠、罗家伦三位歌谣研究学者的这次讨论,已经涉及到了研究歌谣的学人的立场问题:是家乡人研究家乡的歌谣,还是外乡人研究外乡的歌谣?二者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这种差异,为日后歌谣研究会同仁们所持和倡导的学术立场的确立,起了重要的催生和奠基作用。最好的一个代表,也是最直接的一个结果,就是顾颉刚《吴歌甲集》中的那200来首吴歌的搜集。[15] 顾颉刚受到北大歌谣征集处征集活动和《北大日刊》发表的《歌谣选》的影响,从1918年休学在家养病,就在家乡苏州开始了向家人搜集吴歌,1919年9月完成。从1920年10月起,由《晨报》副刊主编、友人郭绍虞帮他抄录,并在《晨报》副刊上每天一首陆续发表,连续发表了三个月,用的笔名是铭坚。

  一俟歌谣研究会成立、《歌谣》周刊创刊,稿件和资料日渐多了起来,家乡人研究本地歌谣和外地人研究外乡歌谣的差异问题,便日趋尖锐了。在歌谣研究会和《歌谣》周刊的周围的大多数的歌谣搜集研究者,都是本地人搜集研究本地的歌谣,成为北大歌谣研究会的主导学术思潮。一些著名的歌谣搜集家和研究家,如北京的常惠、河南的刘经菴、河北的白启明、云南的张四维和孙少仙、广东的钟敬文、广西的刘策奇、贵州的申寿生等,大多都是搜集和研究家乡的歌谣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杨扬]现代学术背景下的文化熔铸
下一条: ·柯杨:守望民俗50年
   相关链接
·[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邢乐萌]温峤娶妇:“老夫少妻”母题的生成与故事改编规则
·[王尧]民间故事的情节链:三个隐喻·[谭昭]民间故事非核心母题的叙事逻辑与特点
·[孙正国 韩冰雪]“解难题”:中国“命运之子”母题的诗学结构·[刘韵鸥]明代戏曲与宝卷中“女转男身”母题的交融与演变
·[刘悦康馨]数字媒介时代神话传统的审美实践·[胡港]咬文嚼字,以至覆亡:书呆子掉文型民间故事研究
·[王尧]度量故事:情节类型、情节基干与核心序列·[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周巍]古代传说向都市传说的演进路径
·[罗瑛]汉文化影响下景颇族史诗中的观念与母题分析·[林安宁]中国环北部湾傩书的口头艺术特点及对中原傩文化的融通
·[海力波]黄帝铸鼎飞升故事三神器母题与欧亚草原青铜文明·[蒋好霜]中国民间叙事中的报恩母题与性别实践
·[严曼华]民间故事复合母题的复合特点及其限度·[冉勇]母题学视域下赫哲族与鄂伦春族英雄叙事诗的比较研究
·[鞠荣坤]早期信仰实践中的动物崇拜·[董秀团 杨识余]白族的日月神话与日月崇拜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