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一首儿歌的“母题”着眼,翻检了上万首歌谣(准确地说是7838首,除去了谚语等;可以认为,在歌谣研究会的同仁中,董作宾是唯一认真读过当时征集到的全部歌谣的人),找出了45首同一“母题”的《看见她》歌谣。然后对这首歌谣进行分析,析出这首歌谣的三个“母题”:
(1)是“娶了媳妇不要娘”;
(2)是“寻个女婿不成材”;
(3)是“隔着竹帘看见她”。
他对含有本“母题”的《看见她》歌谣的地理分布(当时全国24个省区中,有这个“母题”的歌谣的为12个省区,没有这个“母题”的歌谣的也是12个省区)发现了“两大语系”和“四大政区”的关系。他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
原来歌谣的行踪,是紧跟着水陆交通的孔道,尤其是水便于陆。在北可以说黄河流域为一系,也就是北方官话的领土;在南可以说长江流域为一系,也就是南方官话的领土。并且我们看了歌谣的分布,也可以得到政治区划和语言交流的关系。北方如秦晋、直鲁豫,南方如湘鄂(两湖)、苏皖赣,各因语言交通的关系而成自然的形势。这都是歌谣告诉我们的。
他又以图表的方式,把歌谣的“母题”加以分解和排比,细细地分析和认定“母题”在相邻的地区和不同的移动路线上出现的变化。从歌谣的“母题”的分布和变异作研究分析,看似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然而却得出了文艺的研究和历史的研究都所无法或很难得出的结论,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异!
歌谣《看见她》地理分布上呈现出的“两大语系”和“四大政区”,是董作宾的一大发现。但这还只是他这项研究的第一层面的结论。他继续做进一步的分析,探讨第二层面的问题——这首歌谣的发源地在哪里,即文化的移动或传播流向。作者写道:“这首歌谣的发源,可以假定在陕西的中部,因为我们见到的三原和陕西东南部两首大同小异的歌谣,实可以为南北各系一切歌谣之母。至于它的时代,现在还不易考求,且不必去妄猜。由三原顺流而下沿着黄河,分布于河北三府,西而山西晋城,北而直隶南宫,似乎都是河北的派别,这是第一支。南阳,单独成为一派,可以说是第二支。第三支由唐县北传至毗邻的完县,东传到南阳,南传到赵县,到宁晋;宁晋又分歧为两小支,一经束鹿到山东的威海卫,再传到莱阳。一则迳达山东的泰安而北至长山,东抵莱芜。第四支由武清到北京。”董作宾认定的《看见她》南北各系之母的三原和陕西那首歌谣的原文是这样的:
你骑驴儿我骑马,/看谁先到丈人家。/丈人丈母没在家,/吃一袋烟儿就走价。/大嫂子留,二嫂子拉,/拉拉扯扯到她家:/白白儿手长指甲,/樱桃小口糯米牙。/回去说与你妈妈,/卖田卖地要娶她。——陕西三原张安人搜集
燕雀燕,双屹岔,/你骑骡子我压马,/看谁先到丈人家。/进的门磕一头就走呀!/大姨子留,小姨子拉,/拉拉扯扯就坐下,/油漆桌子搌布摸,/乌木筷子厅哩(疑为里——引者注)川,/四个菜碟单摆下,/坐煎酒,泡桂花。/风摆门帘看见她:/白白脸,黑头发,/包包嘴,糯米牙,/白白手,红指甲,/银镯子,十两八,/银筒箍,珐琅花,/缎子鞋,打子花,/还是奴家亲手扎,/步步走路踩莲花。/走路好像风摆柳,/立下就像一股香,/坐下就像活娘娘。/我回去,先与爹娘夸一夸,/卖房卖地要娶她。/娶回来莫当人看待,/一天三根香,三天九根香;/后来三天下了炕,/扫脚地,腰吊腿长,/尻子跟着捗攎!——陕西(东南部)王焕猷搜集[10]
至于南系,即长江流域,他认为有两大干:一是成都,一是南京。成都一干的来源是从陕西输入的,其传播途径是:沿岷江、扬子江而下,直到湖北的汉阳;往北到夏口;往南溯长江、入洞庭、逆沅江而上,达沅陵、芷江。南京一干,向上传到北岸的安徽和县,向下传到南岸的江苏丹徒(镇江)和南通。一分支入安徽、越巢湖而合肥、而霍山;另一分支逆运河而淮阴、而涟水,再渡鄱阳而江西丰城。
笔者不敢轻言董作宾在撰作此文时,是否受了西方人类学派以及继之而起的传播学派的直接影响。但董文发表之前不久,《歌谣》周刊就曾连续发表了家斌所译的安德鲁·兰(Andrew Lang)所著的《民歌(Ballad)》长文。[11] 兰之所论,其根据尽管大多是以在欧洲大陆传播的、有故事情节的民歌(Ballad,我们通常称为“叙事歌”者——引者注),其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歌谣中的“相似”,不过是原始“遗留物”的传递的观点,而非《看见她》这类抒情的短歌,但他所采用的比较研究的方法,无疑在当时还是为学界耳目一新、可供借鉴的。我们从董作宾文中看到的,作者以歌谣的“母题”为切入点而对流传于各地的《看见她》歌谣所作的比较研究及其结论,倒是更多地表达了与在世界范围内取以进化论为哲学基础的人类学派而代之的传播学派相当接近的观点,而在此之前,以进化论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文学人类学派正在我国学界传播得如火如荼。
一个相同“母题”的故事,能在世界不同地区产生和传递,是何种原因所致,至今也没有获得解决。正如历史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戈登淮塞(Alexander Goldenweiser)在《社会科学史纲·文化人类学》一书中所说:“同时吾人亦有多种证例,不易获得切实之结论。魔妖故事(Magic Flight)即为一例。此故事虽未普及全世界,但其分布之广,即谓之传播全球,亦无不可。惟考其内容则颇为复杂。此种故事我人是否能目为由数处独自发展者,抑或仅从一处发展者观?其内容之复杂,我人能否视为在一地上一次发明后,全由传播而普及于各处?解决此种问题极为不易,尤其上述之故事,至今仍无定谳。”[12] 一个相同“母题”的故事的相似问题固然复杂,一个相同“母题”的歌谣的相似或几近同一,看来也非易事。不同地区的歌谣仅仅是传播所致吗?董作宾从《看见她》“母题”的比较研究中,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可行的途径,尽管未必是唯一的途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