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朝戈金:坚持多样性才能持久发展
——听朝戈金谈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作者:陈彬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08 | 点击数:12512
 

  

  ●真正可怕的不是外在的变化,而是人从心底开始与传统疏离。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地区在发展中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对优秀的文化传统抛弃得太快。

  ●商业的过度开发使我们失去了对文化传统的敬畏感,长此以往,
一个民族必须具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价值观将会逐渐消退,尤其在多民族的国家,
这种消退将可能引起不安和动荡,后果甚至不堪设想。

  

  朝戈金个子很高,前额宽大,鲜明的蒙古汉子特征。他目光凝聚,话语缓慢,大半生的书斋生涯陶冶了他儒雅的气质。记者注意到,也许因为专业就是研究语言的,朝戈金普通话说得极好,甚至还带着一些北京方言,尽管他在4岁以前还不会说汉语。

  直到今天,在内蒙古,朝戈金的名气依然比不上他的父亲——蒙古族著名诗人巴·布林贝赫,传遍草原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主题歌就是布林贝赫的代表作之一。一个多月前,这位诗人刚刚去世,当记者2009年12月初在北京见到朝戈金时,他脸上还隐约带着悲伤。

  年过五十的朝戈金依然精力旺盛,这正是学术研究的黄金年龄。他1986年大学[应为硕士研究生──CFN编辑注]毕业后,逐渐从现代文学的专业转向民俗学,用他的话来说:“现代文学的研究放在30年后也不算晚,但对那些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就应该争分夺秒了。”此后,朝戈金沿着祖国边疆,深入各个民族地区,对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有了直观而深入的感受。在专业上,先后在国际民俗学的大本营芬兰、民俗学重镇美国密苏里大学、哈佛大学研修,并追随我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走过了从书面文学到口头文学、从文学到民俗学的道路,开始用民俗学理论和方法从事史诗演唱文本的研究,广泛参照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他的著作《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获得了中国社科院优秀成果奖,当时还健在的钟敬文先生在为弟子所写的序中写道:“人间世代长相续,事业今人接古人。”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同时也由于从小受到多民族文化熏陶,朝戈金对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和见解。

 

  变化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记者: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者,您怎样看待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朝戈金:总体上来看普遍受到了现代经济的冲击,但表现的程度不同。在一些地区,由于地下有丰富的矿藏,在开发过程中居民被迁移,他们世代相传的习俗就随着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而荡然无存了。当然,也有一些地方,至今还保存得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变化,真正的变化是人的内心,是精神上的变化。

  作为一名研究者,我认为这些变化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人类社会一直在发展,文明和物种一直在进化,关键要看这种变化是朝什么方向的,是一种怎样的变化。在很多民族地区,如果倒退五六十年,你能看到什么?那时的公共设施、交通条件、基本的公共卫生、教育等几乎都是一片空白,经过60年的发展,这些地区的社会已经开始走向了小康,这是最大的变化,是符合民族生存、发展利益的变化,这是我们首先要看到和认识到的。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地区在发展中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对优秀的文化传统抛弃得太快。因此,真正可怕的不是外在的变化,而是人内心深处发生了变化,人们在心底里开始与传统疏离,而这些传统中有许多是经历无数代人积累下来的价值观、伦理观,它们是我们的精神养分,而现在却渐渐地被我们忘却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文化传播网-中国文化报 2010-01-07

上一条: ·笔谈:信息技术与中国传统学术研究
下一条: ·[沟口雄三 孙歌]关于“知识共同体”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
·[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