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什么随着古村落消失
“如果不穷,那就不叫古村落了”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林济是本次专家组成员,他长期在长江范围做古村落的调查。对比之下,他认为广东省的古村落相对来说已经保护得很好。因为内地的古村落,“经历过早年战火和多次政治运动,基本已经荡然无存”。
此次古村落认定专家组的成员们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了一个特点: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比如珠三角地区,破坏就越严重;而越是相对封闭、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古村落保留得就越好。“比如说东莞的污染、拆建那么厉害,现在已经报不出什么东西了。”广东民协的理事陈益刚说。“一个东莞只报得出来2个村子,而花都报了4个。”
但是发展迟缓也有问题。虽然没有被工业化、拆迁直接破坏,但古村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以广东省文物鉴定站的副站长、建筑学家邹伟初的话来说,古村都是又老又穷:“如果不穷,那简直就不叫古村落了。”
而经济、生活压力最直接的反映,是古村落正在面临人口流失的威胁。
没有人住,古建筑很快就会倒塌
这次古村落调查,也去了一些已经破败的村庄。由于各种原因,那里已经房屋残破,基本没有人居住了。位于广东省西北的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南岗古排就是一例。在相关的资料中,南岗古排是全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瑶寨,古寨始建于宋朝,鼎盛时期有民居700多栋,1000多户,7000多人。保留着368幢明清时期建的古宅及寨门、寨墙、石板道。2009年,南岗古排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而在记者到访时看到,大量的建筑已经损毁、倒塌。在这里你可以在一天内看到一栋房子的一生:已经裂缝的房屋、墙壁已经扭曲的房屋、废墟、以及已经变成菜园、荒地的小块空地,点缀在房屋之间。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城镇化建设中,在政府资助下,寨民大多搬去山下,随后又流向了广东各个城市。如今的南岗古排“只余200多人”。记者试图求证这期间的人口流出数据,被当地计生部门以“不清楚”婉拒。
“你不要以为建筑很坚固”,林济说:“建筑是要有人住、靠人养的。一旦原住民流失,那些明清时期的建筑很快就不行了,也就三五十年的功夫就会倒塌。”
人口流失,民间风俗也在消失
除了南岗古排这样的政策性移民,广东经济发展迟缓地区的古村落的年轻人大多数外出打工。无论是经济发展中等的茶塘村,还是偏远的南岗古排,村里大多只剩下老人与儿童。
人口流失带来的不只是物质遗产的逐渐消失;饮食、风俗、手工艺品,这些依附于原住民的非物质遗产也受到威胁。“广府地区的古村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多种文化共存。”林济告诉记者,“而人口大量流失后,风俗、传说、民间艺术缺乏继承,就看不到了”。
冯骥才讲过一个故事:“我们在甘肃见到一个唱花儿的老太太,唱得特别好。我们觉得应该录像,就回来拿录像机;再回去的时候,老太太已经没了。老太太临终前说了一句话:他们怎么还不来呀!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而这个现实,就是在古村落整体没落的背景下。一个佐证是,“中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子工程“非物质遗产传承人”中,记录的传承人大多已在50岁以上,更多的人在60-70岁,青年人极少。
“很多手工艺品都是在农闲的时候做出来的。”邹伟初说,“很多地方城镇化以后,农民就失去了土地,下一代又必然进城打工。这些手工艺品也就没人做了。如果人都消失了,留这个村子又有什么用处?”
因此,邹伟初认为这次广东古村落认定有很大的突破:“过去大家的认识是很孤立的。孤立地看待一个建筑、民间艺术,甚至孤立地看待一个村落或者城市,把它当作文物来加以保护。”不过,在这次广东古村落认定文件中就明确表示:“古村落如果离开了活态的文化,离开了人的生活事项,那么抢救、挖掘出来的是一座枯竭了的历史废墟,它只能消亡。”
“这是经过很多年实践,大家认识的结果。”邹伟初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12-27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