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献寻踪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献寻踪

[黄必成]壮族悲歌:遗落的“山诗经”
  作者:黄必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03 | 点击数:15135
 

  悲歌流传至少百年

  苦难叹唱成歌,口口相传并用方块字记录

  此后20年间,忻城县民俗研究专家还不断地从民间搜集到有关壮族悲歌的手抄本。其中有一位献出手抄本最多的农民歌手,至今令樊圣林难以忘怀。

  这位农民歌手叫蓝光荣,家住忻城县果遂乡同乐村。2006年4月,樊圣林到果遂乡搜集民间故事,听别人说蓝光荣家存有好多本壮族悲歌手抄本,立即跋山涉水赶到同乐村,找到了蓝光荣。蓝已是年迈的老人,他用颤巍巍的手从卧室木柜里,搬出了70多本自己手抄的歌本,其中长歌《潘英妹》是其于1992年11月12日所抄。

  老人告诉樊,这是他一辈子的心血,可惜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懂得唱这些歌曲了。如果没有人来把它们收集保存好,估计等他去世以后,这些歌本将被毁掉。他愿意献出这70多本歌本给国家,同时也了却一桩心愿。一个月后,当樊圣林再次来到同乐村时,蓝光荣老人已去世。

  通过搜集民间资料,结合当地的历史记载,研究人员认为,壮族悲歌在当地流传时间至少有一百年。目前搜集到距今时间最长的手抄本,是由一个叫刘光和的当地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正月十九日所抄。该手抄本没有歌名,里面的歌词主要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呈现。

  樊圣林告诉记者,壮族悲歌的形成,首先是由当地农民根据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身边人的苦难,叹唱成歌,然后由当地民间歌手根据口口相传记录下来,形成手抄本。

  樊说,由于忻城是大石山区,主要居住着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从隋朝末年至清代,由于封建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不允许当地办学堂。期间,从元朝末年至清朝末年近千年间,当地一直实行土司统治制度。土司统治期间,更是禁止民间唱歌,认为唱歌是一种伤风败俗的行为。这种现状,一直维持到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土司制度被废除。土司制度被废除后,当地老百姓压抑已久的情感,得以在唱歌时释放出来。当地壮族人由于没有进过学堂,只能靠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壮族方块字,将歌词一一地整理出来。

  研究人员发现,壮族悲歌最早出现在汉族的师公圣经里,里面融入了原始的壮族悲歌元素。清末,壮族悲歌在民间开始传唱,最盛行的时间是在民国期间,大多数手抄本是记载这一期间的人和事。

  继承面临后继无人

  悲歌均为壮文方块字,年轻一代鲜有人懂

  令民俗研究专家感到担忧的是,目前会唱壮族悲歌的,往往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一代对这些歌曲不感兴趣。这些年来,当地也没有组织过有关壮族悲歌的演唱比赛,很少人知道有这么一种唱曲存在。

  “随着一大批民间歌手和那些会唱歌的老人陆续去世,壮族悲歌将会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樊圣林说,壮族悲歌之所以面临这种境地,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重视不够,年轻一代普遍喜欢现代的文化娱乐方式;另一方面是,流传下来的壮族悲歌几乎是用壮文方块字抄写,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能看得懂。

  当地文化部门对壮族悲歌的研究,同样面临着诸多困难。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这两年来,忻城县文化馆一直在组织力量对搜集到的壮族悲歌进行翻译和整理,以便出书。由于很少人能看得懂壮文方块字,因此对这些手抄歌本的翻译,往往就落在极少数民俗研究专家的头上。而整理那些歌词,则是一项浩瀚工程。由于壮文与汉文在造句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将这些歌词翻译成汉文,需要将壮文语句结构进行很大幅度调整,因此,在翻译之前,都要对整首歌词仔细研究和斟酌。樊圣林说,要想把目前搜集到的200多首歌词翻译出书,至少还要两年时间。

  在历史长河中,由于壮族文字支离破碎,不能统一,很多史实不能记录下来。“壮族悲歌”的发现及有效保护,为研究土司文化乃至壮族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这正是壮族悲歌的研究意义所在。

  去年和今年,忻城“壮族悲歌”先后被成功列入来宾市和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 2009-12-26 08:07:00

上一条: ·一份六百年前的“契约”
下一条: ·湖北南漳发现光绪年间“梁祝”唱本
   相关链接
·[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廖善维]原型与变型:壮族“智者”人物形象“箭垛化”研究
·[任晓波 刘刚]文山壮族服饰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调查研究·[黄文富]传统的延续与变异:多维视角下“壮族三月三”之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陈金文]壮族民间山水传说的生态文化意义·[黄彩文 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
·[陈金文]壮族“诗文斗智”型传说与族群记忆·[覃延佳]仪式传统之赓续与整合:广西上林县壮族师公丧葬法事分析
·[何厚棚]论布洛陀神话的当代价值·[金乾伟 杨树喆]壮族农事歌谣的生态寓意
·[许雁]“非遗”保护语境下边疆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壮族“霜降节”为例·[罗彩娟]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为壮族主源的“骆越”文化表征
·[王宪昭]论《布洛陀》神话母题的叙事结构与表达技巧·[廖方容]壮族师公戏起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李斯颖]壮族蚂虫另节仪式起源神话的探析·[许晓明]琴瑟歌舞祈年丰:壮族布岱支系“陇峒节”
· 陆晓芹:《“吟诗”与“暖”——广西德靖一带壮族聚会对歌习俗的民族志考察》·[梁昭]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歌圩”命名再思考
·[李斯颖]壮族“麽咟宿”仪式中的史诗演述及其文化辨析·[聂强 孙正国]论壮族师公面具的叙事途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