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王宪昭]中国北方民族神话人兽婚母题探微
  作者:王宪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29 | 点击数:17914
 

 

[内容提要]中国北方民族神话的人兽婚母题非常普遍。该母题往往与一个民族的早期图腾有关,反映出动物图腾与族源的关系,共性之中带有丰富的民族个性。人兽婚母题承载着某些特殊的文化内涵,在长期的发展与积淀中形成不同的类型和叙事构成。这一母题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着演变与变异现象。
[关键词]神话;人兽婚;母题

神话是神秘的,神奇的,也是神圣的,看似荒诞的古代神话,却凝结着先人们崇高的信念和探索精神。中国北方民族神话中关于“人兽婚”的母题即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母题”,是作为神话的基本单位,具有典型的含义,能在文化传承中独立存在,并可以在其它文体中重复或复制,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而构成新的链结,但它原有的含义却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在本质上,“表现了一个人类共同体(氏族、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集体意识,其中一些母题由于悠久的历史性和高度的典型性而常常成为该群体的文化标识。”【1】因此,把北方民族神话中普遍存在的“人兽婚”情节作为一个“母题”进行分析,既有助于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洞察北方民族神话发生、发展、变化轨迹;也有助于通过横向比较,解析各个民族间相同母题的关系,进而找出神话的民族特点与文化差异。
 
一、人兽婚母题的族源意识
 
神话中的人与兽成婚并繁衍出一个民族的记载,往往与图腾有关,人兽婚母题是基于该民族的先人们对人与动物血缘关系的认可而产生的。今天所识别的“民族” 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每个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一般会经历氏族的聚结、分化和部落的融合、裂变等过程,相同或相近文化圈内的诸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往往会形成一些共同点或相似之处;同时,又会积淀出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使本民族选择的图腾动物带有相应的“原型”意味。但原始人类此时的思维非常质朴,特别注意直觉,在图腾的选择方面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客观性和丰富性。如西北和北部地区,或广阔沙漠,或高耸的雪山,或茫茫草原,进入人们视野的是矫捷的苍狼、飞旋的雄鹰、雪白的天鹅等等,原始游牧的特点造就了先民们对这些动物的心理依赖,如该地区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民族的先人中都有以狼为祖先的氏族;而东北地区高山峻岭,苍山林海,孕育出熊、虎、鹿等大自然的生灵,这些“生灵”作为“族”的图腾往往正中下怀,象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都曾存在以熊或虎为始祖的氏族。这种情况在目前搜集的神话传说中已得到充分证明。
人兽婚母题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动物图腾产生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 图腾作为氏族的“印记”,其意义不仅是一种信仰,而且表达出一种族内所需要并被每个成员所公认的“血缘关系”,血缘关系替代原来自然形成的松散的原始群落组织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进步。因此,相关族源的图腾神话也伴随着原始人类的宗教观念或宗教意识而大量产生,人与兽血缘关系的内核也在后世的长期发展中得以积淀和保留。尽管后来由于外来宗教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这一母题被改造甚至丢失,但它的广泛存在却是不容置疑的。人兽婚母题展现出人类早期对“起源”问题的艰难探索。神话研究者分析古代社会现状时曾指出:“尧舜时期,我国先民虽然已经实现了一夫一妻制度,但婚外(包括婚前)性自由,在特定的时候和场合仍然存在。当时的人们虽然知道胎儿的孕育是男女交合的结果,但又认为只有得到神灵的保佑和赐福,妇女才会受孕。”【2】以此类推,人类在一夫一妻制之前极有可能不知“人”是男女交合的结果。所谓的“神灵”与“动物”是统一体,一旦氏族确立了自己的动物图腾,就会在其后的发展中积极织造与该图腾联姻的神话,把婚姻作为与图腾建立起血缘关系的唯一手段。
人兽婚母题又是原始社会特殊阶段的婚姻观的自然表现。从人类婚姻发展进程看,在早期氏族活动中,如《吕氏春秋•恃君览》所说,他们过着“聚生群处,无亲戚兄弟夫妇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的乱婚生活;其后由乱婚进化为血缘婚,实行同辈男女之间的夫妻关系;接着而来的“普那路亚婚”,禁止集团内部男女之间的通婚,实行两个集团同辈男女互为夫妻的族外群婚;再其后出现了对偶婚,但由于生存条件的低下,夫妻的结合并不稳固,离异、离散情况时有发生。把婚姻的目标选择为某些有灵性的动物,比关注人的本身更有实际意义。“原始人不仅认为他们同某种动物之间的血缘关系是可能的,而且常常从这种动物引出自己的家谱,并把自己一些不大丰富的文化成就归功于它。”【3】因此,与动物联姻特别是与某种有神力的动物联姻,就很易形成有关人类生育繁衍的人兽婚母题,并通过这个母题增强族的凝聚力。弗雷泽对此也有类似的看法:“图腾是野蛮人出于迷信而加以崇拜的物质客体。他们深信在图腾与氏族的所有成员中存在着一种直接和完全特殊的关系。……个体与图腾之间的联系是互惠的,图腾保护人们,人们则以各种方式表示他们对图腾的敬意。”【4】这句话中的“特殊关系”就是指的婚姻关系。人兽婚神话表面上看似乎是原始人类对所崇拜动物的依附,而实际上既有人对婚育现象不完全了解的客观原因,也有对现实生活中的图腾意识的特殊强化,使图腾崇拜凝聚生成为民族性的潜意识。如此看来,婚姻观念带有明确的功利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王宪昭的空间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宪昭]试析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洪水神话的叙事艺术
下一条: ·[王宪昭]中国少数民族人类再生型洪水神话探析
   相关链接
·[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
·[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张子健]商汤“桑林祷雨”的神话思想与叙事分析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
·[张成福]遗产旅游论证对神话资源的挪用与神话主义的动态生成·[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
·[于敏]秩序建构与性别凝视:哈尼族“遮天大树”神话探赜·[邢乐萌]温峤娶妇:“老夫少妻”母题的生成与故事改编规则
·[吴新锋 周媛]部落化传承中的叙事艺术·[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
·[王之心]浅析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流变过程及成因·[王尧]民间故事的情节链:三个隐喻
·[谭昭]民间故事非核心母题的叙事逻辑与特点·[孙正国 韩冰雪]“解难题”:中国“命运之子”母题的诗学结构
·[孙艳艳]中原民间经歌:中原神话调查的“二次田野”·[石力]都市怪谈中的神话:关于神话的第N种猜想
·[吕树明]蚩尤神话的跨文体演绎与重构实践·[卢秋彤]当代神话与“神圣性”研究该走向何方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