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民俗文化传播的现实意义
(一)学科意义
民俗文化借助大众媒介进行广泛传播,为形成新的学科打下了基础。将民俗学和传播学进行交叉研究,国内已有先例,在仲富兰的《民俗传播学》中给这门新的学科下了一个定义:“民俗传播学以民俗信息流动和民间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全面、集中体现民俗传播学的创造、传承和现实生活中扩布流行的最一般的学问,反映人的物质生活、社会关系、精神生活以及社会心态系统联系的特殊文化现象。”[21]。可以看出,这个学科是有很好的前景的。在今天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各国交流更加密切的背景下,如何在全球化的热潮中,如何传承并保护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的世纪中得到发扬光大,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而有效地运用报纸副刊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特点和优势,在民众中传播承继我国内容丰富的民俗文化,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文化意义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既有表现上层社会的阳春白雪之庙堂文化,也不乏表现大众情感的下里巴人之类的通俗文化。钟敬文在《话说民间文化》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分为三大干流:“上层社会封建地主阶级所创造和享有的文化,中层城市人民主要是商业市民所有的文化,底层广大农民创造和传承的文化。民俗包含了中、下层文化,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对于整个民族文化起着基础作用和辅佐作用。这种文化既是长期历史中广大人民创造和享用的文化遗产,又是今天他们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文化现象,对于每个民族成员的生活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和规范。”
报纸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媒介,对于传播推广民俗文化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副刊则是记录各种文化信息和知识内容的场所,对保存珍贵的民俗文化遗产并加以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类报纸的文化副刊需要我们来更好的保护和发扬。“五四时期一批文学巨匠和著名的学者,所以能如日中天并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大都起步于报纸的文化副刊。这些办报人都珍爱中华文化并崇敬世界文化,在有限的版面上,不忘弘扬文化的博大内涵,中国文化得以继续延伸,报纸副刊是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2]。
(三)当代民俗文化传播的经验借鉴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推动未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民俗既是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群体文化事象,也是一种个人经历,是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理想和文化符号系统。在世界范围内,整个20世纪都是一个民俗意识觉醒的世纪,尤其是在60年代以后,民俗文化的势力迅速增长。现在,民族民俗文化已经成为多元文化的符号,一种国家民族的生存之道,地方文化的保存模式和高科技的人文根脉。关心民俗,标志着人们心灵的成熟;使用民俗,促进了现代文化的交流与繁荣;保护民俗,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3]。越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就越应该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风格,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因此民俗文化的传播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在传播媒介中多运用体现本民族风格的中国元素。“政治变量容易导致社会对立,经济力量容易导致社会分化,民俗易造成社会的均衡,是一种中立的社会变量!”[24]。民俗容易从心理上将人们联系到一起,以此积聚起巨大的凝聚力。同时也能够作用于人们内心意识,从更深层次上促进社会变革,并为其提供无穷动力,使之成为时代变迁的先驱!
[注释]
[1]周鸿铎主编.文化传播学通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8月,第18页.
[2]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现实和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第197页.
[3]仲富兰.民俗传播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91页.
[4]郑新东、陈仁风、蒋雯.报纸编辑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383页.
[5]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93页.
[6]郝雨.中国现代文化的发生与传播: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播学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77页.
[7]李白坚.中国新闻文学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27页.
[8](德)卡尔·雅斯贝斯.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5月,第88页.
[9]郝雨.中国现代文化的发生与传播: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播学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78页.
[10]张芹.《晨报》附刊与“五四”新文学运动[J].江汉论坛,2003(9).
[11]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85页.
[12]胡适.儿童文学的价值[A].赵景深.童话评论[C].第191页.
[13]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86页.
[14]钱理群.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0月,第69页.
[15]张涛甫.报纸副刊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以《晨报副刊》为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20页.
[16]李白坚.中国新闻文学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26页.
[1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13页.
[18]姚福中、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253页.
[19]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A].钟敬文民俗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第270页.
[20]周鸿铎主编.文化传播学通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8月,第47页.
[21]仲富兰.民俗传播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67页.
[22]从维熙.保卫“文化副刊”[N].中国文化报.2000/5/5.
[23]董晓萍.说话的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4-5页.
[24]董晓萍.将中立变量视点纳入民俗学研究——论钟敬文“一国民俗学”学说的形成[A].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编.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一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58页.
作者联系方式: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中南民族大学文传学院08民俗学
(本文发表于《民间文化论坛》2009年第3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穆昭阳的空间 2009-12-26 09:3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