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吴晓东]越南史诗国际研讨会综述
  作者:吴晓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2-24 | 点击数:10839
 

  范芳芝研究员(越南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作了《<罗摩衍那>史诗与传播》的论文发言,他介绍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比较文学系讲师Anindita Banerjee博士运用后现代主义的视野来研究史诗《罗摩衍那》的个案,并希望能以此进一步加强作为越南史诗宝库的普及与保护工作手段的传播化。

  Rana Purushottam Kumar Singh教授(印度,德里大学佛教系)的发言论文为《<罗摩衍那>在亚洲地区各时代的流传》,公元7世纪中期,斯里兰卡的一位宫廷诗人创作了一部在内容上十分切近《罗摩衍那》的史诗,名为Janakiharana,12世纪被翻译成僧伽罗语。在爪哇,第一个《罗摩衍那》的第一个仿写版出现在9世纪,另外有一个叫Yogeshwara的史诗,其前面五部完全抄录《罗摩衍那》,后面部分则是仿写的。在泰国,1933年出版了《罗摩衍那》的史诗仿写版Matrakkaksara Ramayana,在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中国、日本等国家,都有《罗摩衍那》的流传。

  巴·孟和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的发言论文为《蒙古族英雄史诗中马形象的社会探析》,他分析了马是在现实生活中最能帮助游牧人实现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动物,所以马在英雄史诗中的神化程度往往高于其它动物。

  裴越华(Bui Viet Hoa,芬兰Juminkeko基金会)的论文发言为《芬兰<卡勒瓦拉>创作与越南史诗创作的研究》,《卡勒瓦拉》是在芬兰语与Karelia语民间诗歌的基础上由Elias Lonnrot创作的,在近30年间,出版了五个不同的版本。这五个版本反映了他的一些思想变化,首先,他是作为一个搜集者和编辑者,然后,他又作为一个歌手和叙述者。越南史诗《Mon Man的孩子们》是以Elias Lonnrot的手法创作的。除了东方传统与口头史诗之外,作者还运用了来自传说、神话、童话、叙事诗的母题。史诗的主要情节有由流传与许多少数民族中“同根”、“蛋盒”、“葫芦”母题构成,而且史诗由天地的形成开始。

  雪绒教授(Buon Krong Tuyet Nhung,西原大学西原社会人文中心)的论文发言为《西原史诗——一个覆盖面广的文化层》,她指出了探讨“西原史诗文化层”这一问题不仅具有科学性意义,而且在目前的社会文化迅速变化的情况下还可以发挥西原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

  钟宗宪教授(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的发言为《创世史诗中的神人关系刍议——以中国西南各民族史诗的比较为主要范畴》,就创世神话的性质而言,可以略分为建构宇宙和追溯历史两大成分:前者属于自然神话,以诠释自然诸现象为主,后者偏向社会神话,以人类或民族的起源为内容。史诗中所传唱或记录的创世神话,往往具有后者的倾向,所以在神人关系的表现方面,受到生活条件与文化背景的影响较强。文章着眼于“人”的角色定位,试图探究其一致性与差异性,同时对于史诗之于民族文化传承问题进行了反思。

  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乌仁毕力格教授作了《蒙古史诗中塑造骏马形象的艺术构思》的论文发言,指出骏马与勇士、英雄的妻子、蟒古斯一同构成蒙古英雄史诗中的四种基本形象。将马的形体形容为山峦,驰骋的速度比喻为暴风飞云,其力量描述为连续驰骋三天三夜或七天七夜等等,是蒙古史诗的一些基本程式。

  25日下午,会务组组织与会人员到邦美蜀的一个埃第族村庄参观埃第人的民居,并观赏埃第史诗艺人的史诗表演。26日上午,再次组织与会人员到一个墨侬族村庄观看墨侬族史诗艺人的表演,实际感受越南少数民族史诗状况。

  注释:

        [1] 西原即“西部高原”简称,指越南中西部的高原地区,包括多乐、嘉莱等多个省份。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上一条: ·聚焦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利用
下一条: ·首届社区文化与民俗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
   相关链接
·[李琳]文昌信仰在越南的传播与越南科举文化·[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高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南方史诗研究述评·[刘倩]尹虎彬对“口头诗学”的译介与研究谫论
·[日][芹泽知广]供品、馈赠与祭宴·关于召开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网络视频会议)的通知
·[冯文开]史诗研究中国学派构建的现状、理据及路径·第十七届亚细亚民间叙事文学学会“亚洲灰姑娘故事”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冯文开]史诗研究七十年的回顾与反思(1949-2019)·[覃丽芳]越南泰族的传统婚育习俗及文化蕴含
·北师大文学院召开“‘一带一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带一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日程
·“乡村旅游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议程·以学术自觉推进中国史诗研究
·[宋俊华 孔庆夫]评骘、思辨与个案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伦理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巴莫曲布嫫]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实践路径
·中山大学第二届饮食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朝戈金:创立中国史诗研究新范式
·招生║ 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暑期学校:录取名单·招生║ 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暑期学校:招生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