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辉]汉画中历史故事的组合、版本与变化
  作者:刘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2-15 | 点击数:15697
 

  3、 表现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为了刻画出一个复杂而完整的故事,并使故事更形象、生动和让观者一目了然,艺匠就把最能反映故事实质的、最具代表性各个环节的人与物刻画出来,再现了事件主干的情节。既有故事发生时的关键人、物,又有发生过程中的描绘,同时还有事件结果的表达。画面看似复杂错综,却有条不紊。以《嘉祥汉画像石》[8]图44(图92)为例,画像分四格。由上至下,第三格右边是晋献公的爱妃骊姬和其儿子,一犬倒在地上,犬右边是晋献公;左边是太子申生在拔剑自尽,其身后有交头接耳的大臣。叙述了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一心想谋害太子申生,让自己的儿子夺取太子之位。一次,申生给晋献公送食物时骊姬指使人在里面放了毒药,而嫁祸给申生,致使申生自尽。画面中出现的骊姬与其子是故事的起因,倒毙之犬是故事发展中的状态,自杀的申生是事件的结局。不但有主要的人和物,还通过相关人、物的姿势和道具(剑),完成了一组具有始终的悲剧。

  4、表现为混合型的故事

  此种表现手法的汉画在山东沂南汉画像石墓中出现过,其表现手法的意图目前还不能作出确切的解释。但可以认为,匠师是故意把两个故事组合到一个画面上,一组画面表现了两个不相关联的内容。例如沂南汉墓的中室北壁东段画像(图93),画面分两格。上格刻二佩剑武士,二人中间有一豆,豆上放二桃,表现的是常见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但二人旁边分别题刻了“令(蔺)相如”和“孟贲”,表现了另外二个历史故事中的人物。[9]《临沂汉画像石》一书中解释画像与榜题不一致的现象是因为误刻。如果仅一处榜题出现题刻的文字错误还可以说得通,但是多处画面或题字出现了与原来故事情节不一致的情况,就不是因为匠师粗心所致了。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是描写春秋时期有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臣事齐景公,以勇力著名。齐相晏子请景公以二桃赐与三人,并论功吃桃。三人互不相让,最终皆弃桃而自杀。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大臣,其以奉命带璧出使秦国,并完璧归赵而著名。孟贲是战国时齐国的勇士。焦循正义引《帝王世纪》曰:“秦武王好多力之士,齐孟贲之徒并归焉。而孟贲生拔牛角,是谓之勇士也。”故事中出现了不同年代的人物组合在一起。

  中室南壁西侧下部的画面,从左到右为持节佩剑的人物,榜题“齐侍郎”,对面之人榜题“苏武”,最后是站立的“管叔”。他们也是不同年代的人物。此墓还有其他的历史故事,有的有榜题者,有的无榜题,种种迹象表明后者和前者一样也是复合型的画面。如果说出现一处误刻还情有可说,但有了许多的画像就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这种混合型的画像表现方法,虽然目前没有被考证其真实用意,但一定不是因匠师的误刻或对历史的知识一知半解。首先,建造如此豪华的墓葬,墓主一定有很高的身份或财力。其次画像的雕刻技法精美,墓主请的非一般平庸的艺匠,所以画像中出现的混合型图像不会是任何原因出现的差错,误刻之说难以成立。另外,“在孔子见老子的阵营里,将孔子的弟子子路安排在老子的行列,将晏婴当成孔子的弟子”,张从军先生对此现象解释为:“一是对于历史知识的无知或一知半解……;二是有意所为。如将苏武和管叔组合在一个画面的目的在于,以正反两方面的典型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教育。将蔺相如的无畏、孟贲和三力士的力大无穷组合在一起,显示力量的强大。以此装点墓室,在教育借鉴之外,增加辟邪的威力。”[10]邢义田先生认为:“画匠习惯将文献中提到的孔子见老子、相橐七岁为孔子师本不相干的两个故事合在一起,甚至加上晏子或周公。因为孔子和晏子、周公之间也各有不同的故事。”并推测可能是画工把相关的故事串联在了一处。[11]

  5、表现一个故事发生的不同时间段

  通常艺匠都是舍去故事的枝蔓,抓住故事最主要的情节,对典型人或事进行刻画。而故事发生的主要情节的区间里,也分时间的早晚过程。艺匠有的选取正在实施时的状态,有的选取事件的尾声等各个片段,从不同角度完成故事的主要过程。邢义田先生经过研究发现,山东莒县 “碑阙”、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武氏祠、孝堂山石祠、临沂吴白庄汉墓和安徽宿县褚兰两座石祠西壁上,都是选择不同时间段的“七女为父报仇”的故事。[12]画像以事件的发生地渭水桥为地点,七女或乘船,或骑马;被七女报复者长安令或坐在车上,或落入水中,以不同时间段的场面反映了七女为父报仇的故事。

  姑且不论上述所说的是否全是“七女为父报仇”的故事,笔者赞同其故事的刻画分不同的时间的观点。但邢先生把同一故事不同的布局,定义为“格套”的说法,难以苟合。

  邢先生认为,“七女为父报仇”故事的内容和布局都有共通的构图元件:“(1)一座在画面中央的拱桥;(2)桥中央的马车或牛车;(3)七女子;(4)遭报复的车主。”并对“格套”解释为:“格套并不是一套单一、固定不变的形式框架,而是最少包含概念、空间和时间向度,既具规范作用,又允许相当程度形式甚至内容变化的制作习惯或依据。它们是画像制作者和需求者之间长期互动下的产物。”[13] 邢先生也注意到和林格尔和东莞七女画像几点明显的不同:“(1)和林格尔七女或骑在马上,或乘船在桥下;东莞七女全不骑马。(2)和林格尔七女没有武器在手,东莞七女皆手持刀、盾、勾镶等武器,(3)和林格尔的长安令在马车上,东莞受攻击者则在桥下。”他也考虑到这些差异会影响“格套”之说,进而又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是缘于故事发生的“时间差”,来阐述“格套”说的合理性。此解释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画面的时间差与画面的布局的关系,显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此宽泛、模糊的名词,伸缩性非常大,何来“格套”可言?“格套”之词不见工具书记载,只是硬拼凑的生造词;就此处的“格”与“套”二字字面的意思,大致都具有一定规范、格式的意思,也就是有一定的条条框框,但上述画像中却不存在这种现象。所以,笔者认为“格套”之说不确切,更不科学。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9-12-12 17:2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邱硕]神话资源的共享与争夺
下一条: ·[林岗]荷马问题:一个西方学术史的故事
   相关链接
·[吴玟瑾]汉画像石中周公民俗形象的移入·[戴福士]李岩故事的起源及其研究意义
·[朱鹏]汉画像中人首蛇尾擎日月图像研究述论·[吴晓东]汉画像里的嫦娥为什么有尾巴?
·[朱鹏]汉画像中的角抵图初探·[李晓倩]汉画像中的戏车研究
·汉画像中的日常生活之美 ·[王洪震]汉画里的校雠图
·[贾冬梅]汉代画像石记录齐鲁风俗·海内外学者在河南研讨“汉画与汉代社会生活”
·[汪小洋]汉画像石中的女娲·[李真玉]从汉画图像看汉代农俗
·一段历史故事一种人伦温情 传统节日不再黯然失色·[陈江风]汉画的民俗文化价值与观念基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