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一本有价值的北京水利民俗志
  作者:李健威 周锦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2-08 | 点击数:5146
 


  北京最缺的,也是全中国最缺的,是什么?是水。那么,最不缺的呢?是文化,是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赡的中国文化。这两个东西能相提并论么?能。老百姓治水、用水的民俗中,大有文化内涵。这文化告诉我们,节水早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最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民间水治》(董晓萍等著),就是这样一本探讨北京人用水民俗文化的著作。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从历史到现在,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人民,水都是福祉和灾害交错相伴的综合体。一部水利史,同时也是农业国家兴衰亡替的资源利用史、社会秩序治理史和中国人辩证思维的记录史。如今,我国进入了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人口的超载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还有消费观念的变化等原因,使缺水问题日趋严重。因此,继承历史水治传统和民俗智慧,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水利文化和社会运行系统,形成可持续的用水战略,就成为亟需关注的问题。

  此书利用地方史志文献、政府档案、田野调查资料、数据库分析数据和数字地图,爬梳了北京民间治水用水的珍贵史料,意在寻找和阐释在现代社会依然流传的节水民俗,引导现代人思考节水与幸福观的关系,合理用水。如此看来,北京民间水治的研究,对建设我国现代社会用水模式的适用个案,具有超越首都城市本身的重要意义。

  对于治水和用水的研究,自然科学家的著述较多,从人文社会科学角度开展的考察和研究相对较少,至于对北京用水的社会学和民俗学方面的综合研究,更是阙如。因此,说此书是填补这方面研究空白的开山之作,亦不为过。作者指出,在北京城市水资源十分有限的自然条件下,市政水法管理与市民合理用水问题,不仅是技术、人口、制度、经济和政治问题,同时还是民俗文化问题。水多水少的实质,是人类自身分配、控制和使用水资源的共享习惯和群体规范。作者认为,在中外城市史上,城市的活力之源即为水源,对北京这种缺水城市来说尤其如是。发挥民间水治传统,政府与市民合作解决用水问题,是保持城市生命力的关键,也是维护一个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地位的重心所在。

  那么,如何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对接呢?作者选择了历史、现实和民俗社会共同构架的方法。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水治史为例,作者指出,近6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北京城市用水也随之转型:解放初增加了城市工业建设,造成了农村水源地工程的配套上马,反过来又降低了北京城市水位和水系安全,但民间水治传统还在潜移默化地左右着城市规划和居民生活。1980年后,大多工厂关停并转,北京城市用水的生态环境逐渐恢复,节水民俗价值随之提升,京郊农村用水民俗也顽强地起着预警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环保用水理念对北京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政府高度重视北京城区和农村水源地的绿色环境,市民们意识到,亲水、爱水和节水,对于北京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城市未来幸福观的实现,具有双重作用。社会上下节水观念教育的互动,已经形成建设北京节水文化的新景观。

 (董晓萍 等著:《北京民间水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09-12-05 10:0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户晓辉]类型:民间故事的存在方式
下一条: ·[孟广臣]歌谣史话北京
   相关链接
·[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祝鹏程]传统的圈层化建构与符号化挪用:对当代北京小剧场相声的考察及反思
·[祝鹏程]谁之传统,传统何为:对当代北京相声传统化实践的考察及反思·[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
·[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
·[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宋嘉琪]手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
·[高洁]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报告·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
·[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中国民俗学会插花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
·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史》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杨嘉欣]从“一湾一井”到“自来水入户”:眉山市仁寿县镇龙村用水方式变迁现象探析
·[施爱东]北京“八臂哪吒城”传说演进考·[杨利慧]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