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东岳庙(今泰山岱庙)打擂,人们便自然会想起《水浒传》中那“燕青智扑擎天柱”的精彩情节,——东岳庙中双虎斗,嘉宁殿上二龙争,岳庙擂台上一番恶战,浪子燕青身手不凡,不可一世的恶霸任原,终于成了梁山好汉的手下败将。一时间“哄动了泰安州,大闹了奉符县(今泰安)”。在京剧《神州擂》、电影《浪子燕青》及近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上,我们还可以领略到当年擂台比武的壮观场面。
小说中写到的“打擂”,实际上是古代以相扑为主的武术比赛。清人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八云:“元吴自牧《梦粱录》云:角觝者,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跤。……按今小说家有所谓打擂者,即此是矣”。相扑又叫争跤、角力、角抵,类似于现代的摔跤,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体育项目,其风由来已久,先秦时已把角抵作为军训项目,秦汉时便已在民间流行,《汉书·武帝传》载:“元丰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皆来观”。两宋之际,由于城市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各种民间文体活动也广泛开展起来,“擂台争跤”便是为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育形式。当日盛大节庆,上至宫廷,下至民间,都要举行各种各样的相扑表演或比赛,用以庆祝节日,奉献神灵,更兼以娱观者耳目。当时东京瓦市、临安护国寺、泰山东岳庙等处的打擂活动都十分著名。
泰山东岳庙自汉以来,历经千年发展,至宋已发展为“总为屋七百九十有三区,缭以崇墉,表以双阙”(宋曾肇《东岳庙碑》)、俨若王居的京东第一大庙。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前后举行的东岳庙会,使岳庙崇祀达到高潮。据宋人张师正《括异志》卷五《张太博》云:“太山庙据县之中,……岁三月,天下奉神者悉持奇器珍玩来献。”又宋人王暐《道山清话》云:“每岁三月二十八日,四方之人集于泰山东岳祠下,谓之朝拜。”这时举行的打擂活动,更为东岳庙会增光添彩。
当时五岳各庙的演武擂台,大都搭设于大殿之前的露台之上,以表礼神之意。元人魏初《重修北岳露台记》云:“殿南余二十许步,旧有台,以容俳优、抵角、变幻百戏之献。”(《青崖集》卷三)东岳庙也自不倒外,擂台设在大殿嘉宁殿(金元时改名仁安殿)前,即《水浒传》中所云:“朝着嘉宁殿,扎缚起山棚”,其后便是擂台比武之所。比赛一般由当地官吏主持,兼充当裁判,擂台前摆有香客募献的“利物”(奖品),据《梦粱录》“角抵”条记载:“其赏有旗帐、银杯、彩帐、锦袄、官合、马匹。”优胜者不但可以得到优厚的物质奖励,有时还会被官府破格提拔,捞到一官半职。
根据宋元小说、戏曲所记,东岳庙擂台赛均在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圣帝诞辰日举行。这一天,“诸道州郡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云集东岳庙中,擂台上你来我往,各显身手。而四方观者更是蜂拥而至,且看《水浒传》上的描写:“那日烧香的人,真是亚肩叠背,若大一个东岳庙,一涌便满了,屋脊梁上,都是看的人。”
据体育史研究者推考,《水浒传》上的描写到的相扑,乃是“既有踢打又有摔拿的武术散打形式”(周伟良《古代相扑的起源与发展》,载《文史知识》1993年第8期)。当时比赛时有一套规则,如允许拳脚相加,摔抱扛扭,但不准抓对手“绲儿”、“骻儿”,不许使用武器,更“不许暗算”。相扑手不仅是力量的较量,而且更多地依靠赛技巧和斗智慧。一般以将对手摔倒在地为胜,采用三回合制,以决输赢。擂台上两雄相搏之际,台下观众的情绪也紧张到极点,整个赛场鸦雀无声,而当台上相扑手使出漂亮的招数时,顿时“庙里的看官,如搅海翻江相似,迭头价喝采”(《水浒传》七十四回)。最后以获胜者取得“利物”,形成比赛活动的高潮。
宋代东岳庙擂台之上,除了相扑,还有比棒,在宋代话本《杨温拦路虎传》中,便演绎了号称“拦路虎”的东京武士杨温棒打“山东夜叉”李贵的故事。话本写道:
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庙会之月,“杨三官人(杨温)到这岳庙烧香,参拜了献台上社司部署。众社官都在献台上,社司道:‘李贵今年没对。’……李贵遂回头勒那两军使棒:‘谁敢与爷爷做对?’众人不敢则声。那使棒的三上五落。李贵道:‘你们不敢与我使棒,这利物属我。’”
“那献台上,人丛里喝一声道:‘且住!且住!这利物不属你!’……杨三官把一条棒,李贵把一条棒,两个放对使一合,……那杨承局一棒,劈头便打下来,唤做大捷。李贵使一扛隔。杨官人棒待落,却不打头,入一步则半步一棒,望小腿上打着。李贵叫一声,辟然倒地。正是:好鸡无两对,快马只一鞭。”(《宋元小说家话本集》)
棒法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门类。《拦路虎》话本细致地描写了发生在东岳庙擂台上的这场棍棒大战,语言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宋代打擂的场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东岳庙打擂至元代形成又一个高潮。元代岳庙打擂,仍以相扑赛为主体。元杂剧《刘千病打独角牛》中便生动展示了元代擂台场景。此剧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武打戏,演的是刘千打擂的故事:武林败类独角牛在东岳庙打擂所向无敌,他扬言自道:“我在这泰安州东岳庙上,每年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圣诞之辰,我在这露台上,跌打相搏,争交赌筹,二年无对手,今年是第三年也。”饶阳豪杰刘千为报父、妻遭独角牛戏辱之仇,抱病来泰山打擂,仁安殿(岱庙大殿)前,他出奇制胜,终于三败独角牛。剧中关于打擂场景的描写,十分生动。第三折中写道:“今日乃三月二十八日,乃是东岳天齐仁圣大帝圣诞之辰,……端的是人稠物穰,社火(戏剧、武术等表演)喧哗。”第四折中又通过刘千之口对擂台鏊战几尽渲染:“呀!独角牛拽大拳,刘千见拳来到跟前,火似放过条蚕椽,出虚影到他胸前,刘千使脚去手腕上剪,他敢迤逗的到露台边,接住脚就往上掀。胖身躯怎回转?臂力的是刘千!”从这段描写里可以窥见相扑功夫的一些路数。另外剧中还有表现袒臂肉搏、筋斗、拳术的武打场面,这些都是元代岳庙擂台演武的真实写照。据元人杨瑀《山居新话》“应中甫”条记“中甫……有臂力,能手搏,所传乃刘千和尚之派”。是刘千实有其人,为金末元初之著名武师,岳庙打擂情节很可能是根据他的真实经历而搬演舞台的。(参《全元曲》第八卷《刘千病打独角牛》本事)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浪博客—泰山周郢的BLOG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