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区域社会中的民俗传统
——“山东民俗调查与研究专题讨论会”在泰山召开
  作者:任双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25 | 点击数:8319
 



  2009年11月13日至15日,“区域社会与民俗传统:山东民俗调查与研究专题讨论会”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召开。此次会议由财团法人台湾立青文教基金会、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联合主办,在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十几年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展示田野资料和学术成果、反思田野作业的方法,并接受业内专家学者的批评和审查。

  当代山东民俗的调查与研究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作为山东民俗研究的中坚力量,山东大学民俗学专业在1984年筹建之初,就将田野调研放在学科建设的重要位置。1985年创办的《民俗研究》杂志,也把发表来自基层的第一手田野调研资料作为重要职责。1987年成立的山东省民俗学会,其会员的成果大多来自田野调研。

  1998年山东大学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大陆首批设立民俗学专业硕士点的高校之一;2002年又获批设立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点。至2009年,已经招收民俗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硕士生11届,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生6届,已经毕业或在读的硕士、博士生已近60位,这些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论文选题也多以山东区域民俗作为调研对象。

  为了展示山东大学学科建设与民俗调研的成果,总结山东民俗调研的经验与教训,由王秋桂教授与叶涛教授共同发起,在财团法人台湾立青文教基金会的资助和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的支持下,“区域社会与民俗传统:山东民俗调查与研究专题讨论会”得以召开。

  会议邀请台湾著名学者王秋桂教授、山东大学李万鹏教授、北京大学赵世瑜教授、南开大学常建华教授、泰山学院周郢副研究员作为会议的主要评议人,对参会山东民俗学者的调查和研究进行批评和指导。与以往老师批评学生的常规不同,这次山东大学所有从事田野研究的师生,都成为“被批判”的对象;而且,老师首当其冲。

  本次会议分为三个主要议题:村落社会的田野经验解读、民间信仰及其文献解读、城市与民间艺术调查与研究。此外,特意安排半天时间,到泰安祝阳镇总司庙现场读碑。

  在“村落社会的田野经验解读”专场,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将昌邑小章竹马作为家族叙事和文化表演,将表演、仪式和口述都作为文本,相互校勘,并从村落语境的角度进行解读。王蕾则将从莱阳小姚格庄衣氏家族入手,描述家族生活传统的承继与变迁,勾勒村落关系结构失衡后,重新孕育新秩序的过程。郭俊红以沂源县牛郎织女传说为例,结合其他省份的牛郎织女传说,探讨当地方性知识与传说结合时,传说所呈现出的地区差异。王娜将菏泽龙王冯村的传说出发,分析村落成员的理解和阐释,进而揭示传说在建村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李伟峰则对满铁惯调中的后夏寨村进行再研究,试图通过社会性别的视角,来探究传统与当下之间的张力下的社会变迁。刘晓实地考察了梁山县冥婚,对个案进行类型分析,并总结了冥婚发生的缘由。孙芳以长清县黄巢村的调查为例,践行了“多线式田野调查”的思路,并对其进行反思。

  与会专家的批评,又恳切又严厉。首先,对田野研究中理论先行的倾向进行了批判。理论先行,往往妨害资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容易忽视“复调的声音”;其次,在资料取得上,过分倚重田野调查,而忽视文献或前人已有的研究。这容易造成自说自话,不能广泛地与既有研究和其他学科展开对话。再次,对田野研究的细致和深入,提出更高要求。很多调查研究忽略了时间和地域上的差异性。王秋桂教授指出,在田野研究中,“人、事、时、地、物”,一样也不能少。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多学科视野下的口头传统研究
下一条: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工作会议京召开
   相关链接
·[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梁爽]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与社会身份的建构
·[孟令法]医疗技术的改进与民俗传统的延续:江苏省沛县立春“戴春鸡”习俗研究·[徐磊 荣树云]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的互动同构
·[王亚南]中国神话古史与“国家”传统·[邓庆平 王崇锐]中国的行业神崇拜:民间信仰、 行业组织与区域社会
·文体研究与区域社会文化研究·[萧放]民俗传统与乡村振兴
·[郭永平]元好问墓的修葺与元代以降区域社会的重构·[彭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下性:时间与民俗传统的遗产化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研相长七书”出版·赵世瑜:不止“大槐树”,也说说“小历史与大历史”
·张曦:《民族走廊与地域社会:羌族社会·文化的人类学思考》·[赵娜]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市民自来水接受文化小史
·赵世瑜:《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人神比邻:北平城的神性空间”的北大博雅讲坛在北京举行
·河南大学:“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实录·河南大学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共建“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揭牌
·一篇农谚 让你读懂二十四节气·[麻国庆]跨区域社会体系:以环南中国海区域为中心的丝绸之路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