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区域社会中的民俗传统
——“山东民俗调查与研究专题讨论会”在泰山召开
  作者:任双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25 | 点击数:8335
 

  在“民间信仰及其文献解读”专场,叶涛教授首先发言,概述了泰山进香碑的调查和研究状况。泰山进香碑是长期被湮没的民众的声音,将进香碑应用于学术研究,拓宽了民间进香组织研究在资料学上的视野。张璐的研究,从小泰山的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信仰空间中香客的仪式活动等方面,来探讨信仰兴旺的法则。任双霞从1930年代大泽山主神由碧霞元君向无生老母的转变入手,探析背后的地方社会的变迁,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社会的格局逐渐形成,由此影响到了信仰的转变。王加华介绍了五峰山碑刻的概况,大量明代黄醮碑与清代民间进香碑共存,从皇家祠祀对民间信仰产生影响的角度进行探讨。刁统菊以莱芜横顶村为例,分析了神灵、信仰以及庙宇,并在村落生活中审视民间信仰的功能,认为民间信仰成为村落力量整合的资源。辛灵美以青州井塘村的香社组织为例,概述其形式、组织与仪式,并探讨了香社作为组织的构成要素。

  与会专家肯定了山东大学民俗学在利用史学资料和方法上的努力。但是,对民俗学的从业者来说,史学修养往往不够深厚。与会的专家对此提出了更高的期待。批评主要集中在史料应用不充分、历史背景知识的不足以及学术规范不够严格。周郢指出了在史料应用上的几处硬伤。赵世瑜教授指出,民俗学在资料学上没有禁忌,在研究方法、技巧和视野上不固步自封,但是当前的民俗学仍然差强人意。民俗学是沟通传统与现在,打通两者之间关系、讲述“传承”的学问,只是回到过去做文献研究、只是进行田野调查关注当下,都不是民俗学。

  在“城市与民间艺术研究”专场中,姜波提出,济南近代民居与自然山水和城市环境相融合,使得济南民居呈现鲜明的地域特色。但济南旧城拆迁中,传统民居几乎消亡殆尽。王明远介绍了济南省府前街调查中资料取得的过程,描述其历史变迁与拆迁前的现状,并对调查进行经验总结和自我批评。曲洪祎在济南东部进行了多次民间信仰的相关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力图呈现信仰的多样性和地域性。张勃通过两次对曹县花供会的田野调查,探讨花供会的渊源、现状,并探析其变化的原因。荣新对菏泽穆李村的面塑工艺以及相关民俗进行了详尽调查,分析其起源、发展以及可持续的原因,并以面塑艺人作为主体,置入村落语境中进行解读。与会专家肯定了山东大学民俗学调查研究的多样性视角。常建华教授指出,这些调查资料很丰富,但是,有些调查面面俱到,没有明晰的要解决或者探讨的问题。

  在祝阳总司庙和奶奶庙,在庙宇里现场读碑,也算是“重回历史现场”的一种尝试,在地方社会中理解碑刻,也通过碑刻来理解地方社会。赵世瑜教授、常建华教授、叶涛教授和周郢研究员对参会人员进行了很多现场的指导。赵世瑜教授指出,碑刻文本、口述文本要相互证实、相互辨伪,进行“互堪”,然后放在地方社会和那个时间段中来进行打量。

  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山东大学民俗学发展阶段的总结会,更是一个虚心聆听山东民俗学之外学术意见的批评会。这样的批评会,是山东民俗学发展中难得的平台。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多学科视野下的口头传统研究
下一条: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工作会议京召开
   相关链接
·[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梁爽]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与社会身份的建构
·[孟令法]医疗技术的改进与民俗传统的延续:江苏省沛县立春“戴春鸡”习俗研究·[徐磊 荣树云]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的互动同构
·[王亚南]中国神话古史与“国家”传统·[邓庆平 王崇锐]中国的行业神崇拜:民间信仰、 行业组织与区域社会
·文体研究与区域社会文化研究·[萧放]民俗传统与乡村振兴
·[郭永平]元好问墓的修葺与元代以降区域社会的重构·[彭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下性:时间与民俗传统的遗产化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研相长七书”出版·赵世瑜:不止“大槐树”,也说说“小历史与大历史”
·张曦:《民族走廊与地域社会:羌族社会·文化的人类学思考》·[赵娜]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市民自来水接受文化小史
·赵世瑜:《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人神比邻:北平城的神性空间”的北大博雅讲坛在北京举行
·河南大学:“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实录·河南大学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共建“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揭牌
·一篇农谚 让你读懂二十四节气·[麻国庆]跨区域社会体系:以环南中国海区域为中心的丝绸之路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