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陈金文]明代曲阜孔庙缘何会有“梁祝读书处”
  作者:陈金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20 | 点击数:13750
 

 

张岱《陶庵梦忆》卷二《孔庙桧》篇云:
 
己巳至曲阜,谒孔庙,买门者门以入,宫墙上有楼耸出,扁曰:“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骇异之[1]。
 
张岱,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散文家。明亡后,“无所归止,披发入山”,著《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等记录昔日的繁华生活。在《陶庵梦忆》卷二,他记述了到曲阜孔庙游历的经历。讲崇祯二年,他买通曲阜孔庙看门人进入孔庙。在孔庙他看到一楼上挂着“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的匾额,甚为诧异。
说到明代曲阜孔庙有“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骇异”的不仅是张岱,恐怕没有谁会认为这是事实。但张岱写的是游记,记叙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当时既已“骇异之”,说明记忆深刻,不可能误记;另一方面讲,我们也实在想不出张岱有什么理由去虚构或造假,因而学界一向把张岱所记认定为事实[2]。
儒家推行礼教,素来严男女之大防,更反对纵情灭性。就我们所知的梁祝传说看,祝英台女扮男装,混入男人行里读书已经为礼法所不容,况二人又以爱情为人生第一要义,因情而死,更是有悖圣人古训。梁祝这一对生死鸳鸯,其遗迹缘何会附会于儒家鼻祖的享祀之地,的确是一个难解之谜。
20世纪90年代以后,济宁地方学人就流传于当地的梁祝传说进行了广泛搜集,同时,山东济宁市文物局对山东省微山县马坡乡梁祝墓志碑进行了发掘,他们的工作,为我们揭开这个谜底提供了重要依据。
 
 
山东省济宁市有一个梁祝传说圈。提到以浙江宁波为中心和以江苏宜兴为中心的梁祝传说圈大家都不陌生,对山东济宁的梁祝传说圈则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了。
山东省微山县马坡乡有梁祝墓并祠,修于何时已无从查考,明代正德年间官方又作重修,并勒石纪念。在微山县北部乡镇,梁祝传说流传甚广,当地村民以为两城乡九曲村为祝英台祖籍所在,马坡村南旧村吴桥是梁山伯祖籍所在,马坡村马姓村民为马文才后人。该传说在济宁其它县市区,如鱼台、任城、邹城等地也有流传,特别是在邹城市峄山镇有关梁祝的传说很多。峄山镇有村名曰两下店,据说梁祝求学途中曾住宿于该地,村子因此而得名;济宁一带的群众称梁祝求学即是在峄山,峄山有多处景观被附会为梁祝遗迹,山上有梁祝读书洞、梁祝泉、及梁祝求学旧址等。在济宁,除流传着与各地自然景观相联系的梁祝传说外,梁祝传说还以各种不同的曲艺形式被传唱,山东琴书《梁祝下山》在民间流传最广。曾在山东省曲艺团工作的琴书艺人邓九如喜唱《梁祝下山》,在汉城制作过唱片;山东琴书济宁南路传人杨芳红将《梁祝下山》视为祖传看家唱段。在山东琴书《梁祝下山》中讲述的梁祝传说,都是把山东济宁作为故事的发生地,唱词中多次提到济宁的一些地名,如峄山、泗河等等[3]。
济宁一带流传的梁祝传说,不仅以口头艺术的形式流传于民间,相关文字记载也比较丰富。20世纪90年代微山县马坡乡出土的明代正德年间的梁祝墓墓碑,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当时流传的梁祝传说[4]。此外,《邹县志》、《峄山志》中有不少与梁祝传说相关的记载。关于马坡梁祝墓,《邹县志》中载:
 
梁山伯祝英台墓,在城西六十里,吴桥地方有碑[5]。
 
《峄山志》则提到“梁祝读书洞”、“梁祝墓”、“梁祝泉”等多处梁祝遗迹:
 
梁祝读书洞,在至圣祠右。相传梁山伯、祝英台读书于此。万历十六年,知县王自谨于洞口大石南面勒“梁祝读书洞”五字。考之邹志,并未详明,惟云梁祝墓在邹城西六十里、马坡村西南隅、吴桥之侧……[6]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陈金文的个人空间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振犁]西王母神话与中原文化的交融
下一条: ·[陈金文]《梁祝》传说缘何不能称“第一
   相关链接
·[赵磊]明代教化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与写实特色·[张雨]明代小说中的猿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
·[宁文忠 蒋青芹]民间传说在地域社会中的流变·[刘韵鸥]明代戏曲与宝卷中“女转男身”母题的交融与演变
·[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滕晓彤]明代延庆碧霞元君信仰初探
·[徐赣丽 张寒月]辨物居方:明代文人生活文化及其当代启示·[王春燕]地方传说在当下的景观重建生产与文化记忆愿景
·[张柏惠]“地方”与“国家”文化权力的博弈·[贺少雅]明代民间冠礼的传承演变与时代特征
·江苏扬州明代文昌阁大修 三层屋面重现古貌·[李俞霏 梁惠娥]明代中后期山东婚丧礼俗管窥
·[张润平]岷州宝卷的初步调查与研究·[张隽波]明代历书中的节气定位探析
·[储卉娟]家国互构:社会史视角下的明代“大礼议”·[张勃]明代国家山川祭祀的礼仪形态和多重意义
·[周佳宁]明代冠礼的复兴·[陈春声]明末东南沿海社会重建与乡绅之角色
·藏学专家:“格萨尔”研究最早始于明代·[纪德君]明代小说与民间说唱之双向互动现象初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