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刘道超]七七丧俗发生发展之根源探析
  作者:刘道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19 | 点击数:15574
 

 

[内容提要]七七丧俗是我国社会历史悠久、流传极其广远的俗信。本文认为,七七丧俗的理论根源,是天体运动和人体生命运动的七日(包括七月、七年)节律;生活基础,是古人在“天道唯七”规律下形成的许多以七为节律的民俗事象;其发生与发展之契机,是佛教胚胎学说、中阴身学说、六道轮回观念和目莲救母故事;而其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因,则是中国传统社会浓重的重孝重送终的民族心理。七七丧俗,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相碰撞相糅和的产物。
[关键词]七七丧俗  做七  天道唯七 

七七丧俗,俗称“做七”,是生者为亡灵“超度”的一种重要方式。由死者初丧算起,逢七即做一次“法事”,至七七四十九日止。此俗在我国流行极广,不仅广泛见于汉民族地区,许多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也广为流行。
对于“做七”,世人并不陌生。但是为什么要“做七”?而不是“做六”、“做八”或“做九”呢?“做七”一俗缘何而来?对此,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源于佛教,有的则进一步说是源于佛教的胚胎学说[1]。元人李鹏飞《三元参赞延寿书》中详细记载了佛教“三十八七日”胚胎学说。说是在“父母相感,业神入胎”之后,按七日一个发育周期的节律,经过三十八个七日,最后瓜熟蒂落,“万神必唱恭而生男,万神必唱奉而生女。”[2]
这便是学者引为我国七七丧俗发生发展之根源。窃以为,我国七七丧俗的发生与盛行,与佛教或佛教的胚胎学说确实有关系,但除此之外,还有更深层的理论根源和社会基础,七七丧俗是中印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晶。谨将管见抛出,以就教于学界方家。
 
一、七七丧俗发生之理论渊源
 
大凡一种重要而流行广泛的民俗事象,其发生与发展,一般都有相应理论依据和社会基础。七七丧俗便是如此。
在天体、地球和人类生命的众多运动节律中,有一种以“七”为周期(包括七天、七月及七年)的运动节律。我国先哲很早就发现了这一节律。
《周易·复·彖传》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孔颖达正义云:“阳气始剥尽,谓阳气始于剥尽之后,至阳气来复时,凡经七日。……五月一阴生,至十一月一阳生,凡七月。……天之阳气绝灭之后,不过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3]就是说,从阳气灭绝到阳气来复,有个七天的周期;从五月一阴生,到十一月一阳生,又有一个七月的周期。《史记·律书》云:“阳数成于七。”[4]这是天体及阴阳二气运行的自然节律。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绝,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5]这是人类女性以七年为周期的生长发育节律。(男性的生长周期为八年)
人由重病至死亡,有一个七日节律。《论衡·订鬼篇》曰:“鬼者,甲乙之神也;甲乙者,天之别气也,其形象人。人病且死,甲乙之神至矣。假令甲乙之日病,则死见庚辛之神矣。……以甲乙日病者,其死生之期,常在庚辛之日。”[6]其说符合五行相克之理,如木日鬼,则金为之杀;金日鬼,则火为之杀。相隔都是七日。这是汉代民间总结出的由疾病至死亡的一般节律。
明儒郎瑛从人体的生命节律进一步解释这一现象。他说,天之所以为天,不过是二气五行,化生万物,名曰七政。人之所以为生,不过是阴阳五常之气,行于六脉,称为七情。“天之道唯七”,而气至六日有余则为一候,因而天道“七日来复”。人身之气,凡七或六日而行十二经络一遍,故人之疾患,“至七日而轻重判焉。”[7]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刘道超的个人空间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道超]论太岁信仰习俗
下一条: ·[陈金文]壮族民间信仰中的女神娅汪
   相关链接
·[刘道超]神秘数字“七”再发微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