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刘道超]神秘数字“七”再发微
  作者:刘道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19 | 点击数:12883
 
 
二、数字“七”获取宇宙数字性质之根源探秘
 
根据以上所举数字“七”在民俗的众多应用,表明数字“七”确实具有一种钟文所说的“宇宙数字的性质及巫术的、神话的意义”。唯其如此,更觉得用“在空间划分中立足点的地位”,作为数字“七”获得“模式数字的资格”的根本原因,显得苍白无力。因为观察数字“七”在上述民俗中的应用,已经远远超出“空间划分”的范围,大多表现为时间发展上的“节奏律”,与事物构成上的“结构律”。数字“七”“在空间划分中立足点的地位”,显然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也无法承担起如此重大的“宇宙功能”。其中必定另有原因。试作如下探析。
在天体、地球和人类生命的众多运动节律中,有一种以“七”为周期(包括七天、七月及七年)的运动节律。我国先哲很早就发现了这一节律。
《周易·复·彖传》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孔颖达正义云:“阳气始剥尽,谓阳气始于剥尽之后,至阳气来复时,凡经七日。……五月一阴生,至十一月一阳生,凡七月。……天之阳气绝灭之后,不过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就是说,从阳气灭绝到阳气来复,有个七天的周期;从五月一阴生,到十一月一阳生,又有一个七月的周期。《史记·律书》云:“阳数成于七。”这是天体及阴阳二气运行的自然节律。
天体及阴阳二气七日运动节律的应用,最明显的莫过于“七曜日”,后世称为“星期”。七曜,原指日月与火水木金土五星。当古代犹太人和某些东方民族的七曜记日法传入我国之后,就变成的星期的代称,一直沿用至今。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绝,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是人类女性以七年为周期的生长发育节律。(男性的生长周期为八年)
人由重病至死亡,有一个七日节律。《论衡·订鬼篇》曰:“鬼者,甲乙之神也;甲乙者,天之别气地。人病且死,甲乙之神至矣。假令甲乙之日病,则死见庚辛之神矣。盖甲乙之鬼庚辛报,故甲乙日病者,死期尝在庚辛也。”王充是东汉时期著名无神论者,思想极其犀利,但对于上述观念,却不冒昧评判,仅仅将其“载列”,以令后世“察之”。现在我们可以知道,这是根据五行相克之理归纳出来的生命七日节律。如木日鬼,则金为之杀;金日鬼,则火为之杀。相隔正好是七日。这是汉代民间总结出的由疾病至死亡的一种节律。
明儒郎瑛从天体和人体运动节律诸表象,提出了“天之道唯七”的著名命题。他说,天之所以为天,不过是二气五行,化生万物,名曰七政。人之所以为生,不过是阴阳五常之气,行于六脉,称为七情。“天之道唯七”,而气至六日有余则为一候,因而天道“七日来复”。人身之气,凡七或六日而行十二经络一遍,故人之疾患,“至七日而轻重判焉。”③
清代史学家赵冀在全面总结了前人有关认识之后指出:“大抵阴阳往来,多以七日为候。如世人病伤寒者,其轻重每七日则一候,或一候、二候、三候,有按节不爽者。”再次肯定了“天之道唯七”的结论。④
这一节律,已为现代医学所证明。例如,外科手术后拆线的最佳时间是术后第七天;器官移植中的排异现象,有七天为一个周期的规律;一种疾病首次急性发作后是否转为亚急性或慢性,亦以七天为界限。对于人类常患的感冒,我国民间有“吃药七天,不吃药一个礼拜”的俗说。
2001年9月24日《文摘周报》引《中国医药报》薛谓三文报道:前苏联医学家经过二十年的研究,发现了人类生命节律,即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有一个7~8年的生物节律。在每一个周期中,轮番出现生命活力的高潮与低潮,即“活力增长年”与“活力衰退年”。每一周期的最后一年为“生命活力衰退年”,这一年最易遭受疾病侵袭。但在五十岁以前,人体生命力旺盛,这一规律并不明显。五十岁以后,生命力下降,这种周期节律的影响就日渐凸显出来了。这一发现,与我国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所总结的“女七男八”节律完全一致,因为男性的生长发育要比女性来得慢些。民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俗说,就是这一人体生物节律的体现。
这种宇宙运动及人体生物七日节律,不仅为我国古代先民所发现和总结,世界各主要民族也都先后发现并有所认识。譬如:
犹太教认为,犹太人每七天有一个安息日——星期六;每七年有一个安息年,在安息年里人们不事耕稼,休养生息;每过七七四十九年,为犹太人的五十年节,要举行盛大的庆典;一年有三大节日,每次历时七天;第一个和第二个节日相隔七个星期,等等;
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万物是在七天内完成的,因而有一周七日之制;星期日为安息日;
伊斯兰教认为,天堂分为七层,依次由纯银、纯金、珍珠、白金、银、红宝石和无法言喻的圣光构成;穆斯林每隔七天举行一次聚礼;开斋节念的大赞词传统习惯要念七遍;朝觐仪式多用七或七的倍数进行……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刘道超的个人空间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马知遥]民间图案的吉祥情结与现代创意的可能
下一条: ·[刘道超]论我国民俗中的理财之道
   相关链接
·[刘道超]七七丧俗发生发展之根源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