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字“七”获取宇宙数字性质之根源探秘
根据以上所举数字“七”在民俗的众多应用,表明数字“七”确实具有一种钟文所说的“宇宙数字的性质及巫术的、神话的意义”。唯其如此,更觉得用“在空间划分中立足点的地位”,作为数字“七”获得“模式数字的资格”的根本原因,显得苍白无力。因为观察数字“七”在上述民俗中的应用,已经远远超出“空间划分”的范围,大多表现为时间发展上的“节奏律”,与事物构成上的“结构律”。数字“七”“在空间划分中立足点的地位”,显然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也无法承担起如此重大的“宇宙功能”。其中必定另有原因。试作如下探析。
在天体、地球和人类生命的众多运动节律中,有一种以“七”为周期(包括七天、七月及七年)的运动节律。我国先哲很早就发现了这一节律。
《周易·复·彖传》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孔颖达正义云:“阳气始剥尽,谓阳气始于剥尽之后,至阳气来复时,凡经七日。……五月一阴生,至十一月一阳生,凡七月。……天之阳气绝灭之后,不过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就是说,从阳气灭绝到阳气来复,有个七天的周期;从五月一阴生,到十一月一阳生,又有一个七月的周期。《史记·律书》云:“阳数成于七。”这是天体及阴阳二气运行的自然节律。
天体及阴阳二气七日运动节律的应用,最明显的莫过于“七曜日”,后世称为“星期”。七曜,原指日月与火水木金土五星。当古代犹太人和某些东方民族的七曜记日法传入我国之后,就变成的星期的代称,一直沿用至今。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绝,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是人类女性以七年为周期的生长发育节律。(男性的生长周期为八年)
人由重病至死亡,有一个七日节律。《论衡·订鬼篇》曰:“鬼者,甲乙之神也;甲乙者,天之别气地。人病且死,甲乙之神至矣。假令甲乙之日病,则死见庚辛之神矣。盖甲乙之鬼庚辛报,故甲乙日病者,死期尝在庚辛也。”王充是东汉时期著名无神论者,思想极其犀利,但对于上述观念,却不冒昧评判,仅仅将其“载列”,以令后世“察之”。现在我们可以知道,这是根据五行相克之理归纳出来的生命七日节律。如木日鬼,则金为之杀;金日鬼,则火为之杀。相隔正好是七日。这是汉代民间总结出的由疾病至死亡的一种节律。
明儒郎瑛从天体和人体运动节律诸表象,提出了“天之道唯七”的著名命题。他说,天之所以为天,不过是二气五行,化生万物,名曰七政。人之所以为生,不过是阴阳五常之气,行于六脉,称为七情。“天之道唯七”,而气至六日有余则为一候,因而天道“七日来复”。人身之气,凡七或六日而行十二经络一遍,故人之疾患,“至七日而轻重判焉。”③
清代史学家赵冀在全面总结了前人有关认识之后指出:“大抵阴阳往来,多以七日为候。如世人病伤寒者,其轻重每七日则一候,或一候、二候、三候,有按节不爽者。”再次肯定了“天之道唯七”的结论。④
这一节律,已为现代医学所证明。例如,外科手术后拆线的最佳时间是术后第七天;器官移植中的排异现象,有七天为一个周期的规律;一种疾病首次急性发作后是否转为亚急性或慢性,亦以七天为界限。对于人类常患的感冒,我国民间有“吃药七天,不吃药一个礼拜”的俗说。
2001年9月24日《文摘周报》引《中国医药报》薛谓三文报道:前苏联医学家经过二十年的研究,发现了人类生命节律,即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有一个7~8年的生物节律。在每一个周期中,轮番出现生命活力的高潮与低潮,即“活力增长年”与“活力衰退年”。每一周期的最后一年为“生命活力衰退年”,这一年最易遭受疾病侵袭。但在五十岁以前,人体生命力旺盛,这一规律并不明显。五十岁以后,生命力下降,这种周期节律的影响就日渐凸显出来了。这一发现,与我国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所总结的“女七男八”节律完全一致,因为男性的生长发育要比女性来得慢些。民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俗说,就是这一人体生物节律的体现。
这种宇宙运动及人体生物七日节律,不仅为我国古代先民所发现和总结,世界各主要民族也都先后发现并有所认识。譬如:
犹太教认为,犹太人每七天有一个安息日——星期六;每七年有一个安息年,在安息年里人们不事耕稼,休养生息;每过七七四十九年,为犹太人的五十年节,要举行盛大的庆典;一年有三大节日,每次历时七天;第一个和第二个节日相隔七个星期,等等;
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万物是在七天内完成的,因而有一周七日之制;星期日为安息日;
伊斯兰教认为,天堂分为七层,依次由纯银、纯金、珍珠、白金、银、红宝石和无法言喻的圣光构成;穆斯林每隔七天举行一次聚礼;开斋节念的大赞词传统习惯要念七遍;朝觐仪式多用七或七的倍数进行……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刘道超的个人空间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