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刘道超]神秘数字“七”再发微
  作者:刘道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19 | 点击数:12881
 
(三)在巫术习俗中的应用
数字“七”在巫术习俗中的应用极其广泛,这里摘引数例。
《敦煌掇锁》九零:“五月五日以未嫁女子发二七物作绳系脚,必有时人爱敬。”
又曰:“常以八月社日取酒清和饭,七日,令人不被贼,宜子孙。”
敦煌文书伯二六一○《攘女子婚人述秘法》:“凡欲令夫爱敬,妇人自取目下毛二七枚,烧作灰,和酒服之,验。
《增补秘传万法归宗》卷四《止妒法》:“用薏苡仁七枚,作索雌雄像,止妇人发贯,纳衣领中,即不妒。”
禹罡式
巫师们作法之时,少不了要“踏罡步斗”,这“步斗”就是“走禹步”。程道生《遁甲演义》称之为“禹罡式”,形如北斗七星,以七步为率。
(四)在孕育习俗方面的应用
明代田艺衡《春雨逸响》说:“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腊;人之初死,以七日为忌。一腊而一魄成,故七七四十九日而七魄具矣。一忌而一魄散,故七七四十九日而七魄泯矣。”此说前者与民间贺生习俗有关,后者则与七七丧俗有关。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载杭州育子风俗:“杭城人家育子,……三朝与儿落脐灸囱。七日名一腊,十四日为之二腊,廿一日名三腊,女家与亲朋俱送膳食,如猪腰肚蹄脚之物。”
(五)在祭祀与丧葬习俗方面的应用
数字“七”在祭祀与丧葬习俗方面的应用至为广泛。如:
天子有七庙。《礼记·王制》云:“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后来,七庙即成为封建王朝的代称。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①
王者七祀。《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王自为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庶士庶人立一祀。"
天子七月而葬。《礼记·王制》:“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士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
诸侯有七虞之礼。周时有“三虞”之礼。《仪礼·士虞礼》曰:“始虞,用柔日。……再虞皆如初。……三虞卒哭。”《既夕礼》郑玄注“三虞”:“虞,丧祭名。虞,安也。骨肉归于土,精气无所不之,孝子为其彷徨,三祭以安之。朝葬,日中而虞,不忍一日离。”士人是三虞,大夫是五虞,诸侯是七虞。《礼记·杂记下》:“士三虞,大夫五,诸侯七。”赵冀《陔余丛考》考证云:“王棠谓古礼诸侯七虞,以七日为节。春秋末,大夫皆僭用七虞。今逢七必祭,凡七祭,盖因虞礼而误用也。”认为后世七七丧俗源于古七虞之礼。
魏晋以后,民间丧事流行“斋七”之俗,也叫作“七七斋”。逢七则斋,称为首七、二七、三七,至七七而止。这一习俗在我国传承极其久远,钟文已述。这里想再说明一点:七七丧俗与古代斋戒风俗似有关联。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祀之前,要沐浴更衣,忌除晕辛,不饮酒,吃素,禁止房事,静养数日,整洁身心,以示虔敬,称为斋戒。《礼记·曲礼上》云:“斋戒以告鬼神。”《六部成语·礼部斋戒》注云:“变食曰斋禁,除不洁曰戒。祭神之前,必行之三日,以申虔示禁也。”斋有散斋、致斋之别。“致斋于内,散斋于外。”②散斋正好就是七天。《礼记·祭统》说:“故散斋七日以定之,致斋三日以齐之。”斋戒的核心是“变食”和禁房事。后世做七七斋,大多是延请僧道作法,或是逢七则为设“百僧斋”、“千僧斋”或“万僧斋”。佛教禁杀生、肉食;道教此禁不严,但作法前必行斋戒。故二者的内在联系是显而易见的。
(六)瑶族祭祀及信仰习俗中数字“七”的应用
蒲朝军、过竹主编《中国瑶族风土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一书,谓瑶族在举行祭盘王愿、祭密洛陀还愿及还大愿时,均以七日为律。其书曰:
还盘王愿“是一种集体愿,三年或五年一次,仪式较为复杂,时间为七天七夜,由巫师主祭”;(第280页)
祭密陀洛还愿时,“一般都要请十二位师公分主客两方歌手连唱七天七夜《密陀洛》。”(第283页)
师公在还愿和度戒时,都要使用“神书”,现在所见者主要有《归(鬼)脚科》、《开山科》、《大会科》、《天桥书》、《倒置书》等五种。“还一次大愿,需七天七夜,依次念完所列的前五本神书。”(第307页)
广西十万大山山子瑶为亡灵举行的第二次超度法事叫做“修醮”,分为大、小两种。“大醮时间为七昼夜,小醮时间为一天两夜。”(第292-293页)
瑶族还长期流传始祖神盘瓠七天七夜可以变成人的传说,由于多情公主担心它饿死,等不及七天,到第六天即打开金钟看,致使盘瓠一直留着个狗头。(第316-317页)
应该说,以上所列,只能算是数字“七”在民俗应用中的一个部分。如果将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以及全世界各民族有关数字“七”的所有民俗事象尽行胪列,写成一本小册子,应当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只是篇小文章,就此打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刘道超的个人空间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马知遥]民间图案的吉祥情结与现代创意的可能
下一条: ·[刘道超]论我国民俗中的理财之道
   相关链接
·[刘道超]七七丧俗发生发展之根源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