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陈廷亮]推介民族文化应尽力保持其原真性
  作者:陈廷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13 | 点击数:7509
 

 
在推介和宣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时候,一方面要展示其精华,另一方面必须保持其原真性。
大众传媒在推介和宣传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尤应注重保持其原真性,
真正做到娱乐性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原真性的有机统一。
  

  10月18日和25日,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舞蹈世界·舞动中国”栏目第37、38期连续播出了由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推介的“土家族舞蹈的欢乐”节目。该节目以土家族摆手舞为主线,对土家族传统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展示。这对于宣传土家族传统文化艺术,让世人了解土家族民俗风情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呈现在广大电视观众面前的这台节目虽然娱乐互动性很强,但其中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解读却存在着许多问题,背离了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原真性,甚至是对土家族文化的曲解和误读。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是一个勤劳智慧、能歌善舞的民族。千百年来,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瑰丽多姿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摆手舞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也是土家族人民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据汉文文献记载,土家族跳这一舞蹈时,动作多以双手摆动为主,故名“摆手舞”。在土家语中,“摆手舞”则分别被称为“叶梯嘿”和“舍巴日”。其中,“叶梯嘿”就是汉语所说的“大摆手”,是“敬神之舞”,所祭祀的主神是八部大王,舞蹈主要反映土家先民的来源及其辗转迁徙、开疆拓野、英勇杀敌等内容,多为数寨(村)联合举行,规模较大;“舍巴日”就是汉语所称的“小摆手”,主要是艺术地再现和模拟土家族农耕、狩猎生活的场景,所祭祀之神是彭公爵主或某一姓氏的祖先,一般以一个自然村寨或一族一房人为单位举行,规模相对较小。一般在过大年之后,土家山寨男女老幼便身穿节日盛装,齐集摆手堂或神堂前,在“梯玛”(土家族民间职业巫师)或掌坛师的引导下,先祭祀祖神,然后“男女相携,翩跹进退”,唱起雄浑的摆手歌,跳起缠绵的摆手舞。土家族摆手舞的基本动作来源于土家族的日常生产生活,有“单摆”、“双摆”、“回旋摆”3种。动律特征可概括为“顺拐”(即摆同边手出同边脚)、“屈膝”、“下沉”(即重拍落地)、“颤动”8个字,舞蹈节奏多为2/4拍。传统的舞蹈语汇有百余种,但许多都已经失传。

  摆手舞在远古时代就已出现,明清之际最为盛行。但是,清末至民国之际,由于兵连祸结,民不聊生,加上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土家山寨千人共舞的盛大场面已经很难见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抢救、挖掘、保护、传承工作,许多濒临灭绝的珍贵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抢救和保护,土家族摆手舞也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土家语日益濒危,民间艺人相继辞世,如今土家山寨能用土家语演唱摆手歌、真正会跳摆手舞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于是,在一些旅游景点、节日庆典甚至电视传媒上就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啼笑皆非的“摆手舞”。

  在“土家族舞蹈的欢乐”节目中,就出现了许多对土家族摆手舞的误读,在此仅举6个例子。

  误读一,“劳茨塔”(照太阳)的动作被“专家”解释为“螃蟹上树”,那个本来是“照太阳”的手型也被说成是“螃蟹的脚脚”。且不说“螃蟹上树”绝非摆手舞的动作,就常识而言,螃蟹乃水生动物,何能上树?

  误读二,节目中两位“摆手舞老师”把摆手舞的“单摆”、“双摆”简单地解释为伸一只手就是单摆,伸两只手就是双摆。其实,所谓“单摆”、“双摆”、“回旋摆”,是指跳摆手舞时根据不同的舞蹈语汇、动作和摆手锣鼓的不同节奏形成的不同动作形态。

  误读三,有位舞蹈老师把摆手舞中的一个代表性舞蹈动作“软巴打几或戊打几”(水牛打架或黄牛打架)重新取名为“斗牛腿”,还教观众和主持人学着跳。其实,摆手舞中的“软巴打几或戊打几”就是土家人模仿牛打架的动作,属于“回旋摆”的一种。笔者曾采访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土家族摆手舞传承人)田仁信老人,他曾对这一动作进行过表演和解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09-11-13

上一条: ·侗族大歌:文化变迁中的天籁之音
下一条: ·[李祥林]释比·羌戏·文化遗产
   相关链接
·[徐进]琅琊祭海节的原真性问题探讨·[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
·[王丽清]从民族文化融合看白族大本曲《磨坊记》的文本来源与流变·[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韦布花 张多 蒲睿熙 张子瞻 张顺民]乡村振兴背景下媒介助力民族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戴羽晗]乡村振兴下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再生产研究
·[柴颖]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吕涛宇 易谦柳]桂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载体保护开发路径研究
·[李琳 杨眉佳 邵齐齐]多民族文化交融视域下的靖州飞山信仰调查与研究·[郭永平]地域景观、民族文化与辽西蒙古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徐赣丽:《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周星]“空间民俗学”的新境地——徐赣丽教授新著小序
·王宪昭:在古老神话中解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从最“土”的学问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王丹]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仙妻”形象研究·[罗妹梅]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研究
·[金书妍]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文化品牌营造方略·习近平: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钟进文]“失忆”与“记忆”之间·湟中堆绣传承人:坚持30载只为传承民族文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