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杨毓骧:民族大调查是我最难忘的经历
  作者:记者 郭彦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13 | 点击数:7768
 

  在进行民族调查的岁月里,杨毓骧曾将捉住的一只大蟒蛇养在身边,回到昆明后,将其送至动物园;还曾经在解放军战士的帮助下,解救过一位年轻的景颇族姑娘,使她摆脱了并不情愿的抢婚。回忆起当时的一幕幕,杨毓骧不仅感慨道,这些记忆都是他难以忘怀的珍宝。

  回到昆明后,杨毓骧参与了“五种丛书”的编纂,主编了《德昂族简史简志》。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一系列政治运动中断了杨毓骧对于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文革”后期,杨毓骧调到了昆明市文化局,其后6年,他一直在昆明市电影公司工作。虽然不能直接从事民族学研究,杨毓骧却仍然关注民族学人类学这一学科,几年间,他一直通过看报纸、自学等方式了解着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情况。1979年国庆节,他被分配到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回到他钟爱的学术领域,继续从事民族研究。

  杨毓骧的学术成果很多,多年来,他出版专著4部,在国家和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150余篇,其中一项研究被新华社称为:“填补了我国民族史对云南契丹后裔研究的空白”。但相对于他多年从事民族研究积累的资料而言,这些只能算是其中的一部分。他说:“我手头还有许多珍贵的资料,苦聪人调查笔记我有93本500余万字,还画了许多插图,照片有1600余张。后来关于契丹人的研究也有许多成果,因为各种原因没能面世。”

  杨毓骧曾于世纪之交回到半个世纪前工作过的乡村,遇到曾经亲如一家的当地群众,他们仍然对调查组当年的造访历历在目,杨毓骧不禁感慨万千:“有些经历是会在生命中永远记得的。而那些珍贵的资料,以后自会慢慢地讲给后人听。”( 特约记者 郭彦辰 )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09-11-13

上一条: ·[任新建]任乃强:《格萨尔》的发掘者
下一条: ·[杨扬]现代学术背景下的文化熔铸
   相关链接
·[王璐]汉语“民族志”溯源再议——以中国早期西南边疆民族调查为例·[何苗]湘西往事
·[何也]民国时期的贵州少数民族调查·史语所与中国西南民族调查
·[施爱东]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与早期西南民族调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