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杨毓骧:民族大调查是我最难忘的经历
  作者:记者 郭彦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13 | 点击数:7769
 

 

当年杨毓骧(右)与苦聪人的合影。 杨毓骧供图 


 
  1950年8月,中央西南访问团来到了云南圭山和西山。圭山附近的彝族、苗族、回族、汉族等近4万多群众,挑着口粮、背着炊具、携儿带女,风雨兼程地赶来迎接。当时刚从云南大学肄业不久的杨毓骧,参加了由云南地下党领导的滇桂黔边纵队,在圭山地区做群众工作。由于同当地群众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基础,他被分配担任这次访问的接待、后勤及保卫等工作,亲眼见证了那些让人心潮澎湃的感人场面。

  虽然在圭山的集中访问只有短短七八天的时间,但对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影响却是非同寻常。

  杨毓骧介绍说,圭山是云南地下党最早建立的根据地之一,群众基础很好。在战争年代,这里的斗争非常激烈,牺牲了不少边纵队员,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少数民族。当地世世代代受压迫的人民,看到毛泽东主席为他们题写了标语,还派人来慰问他们,个个都十分激动,见到访问团团员仿佛见到亲人一样。访问团针对当地经济、医疗、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不少工作,还在圭山、西山的几个村寨,针对当时的政治结构、保甲制度、经济、宗教信仰等进行了调查,并将民族识别列为访问过程中的一项内容。访问团向圭山、西山各族人民赠送礼物,为群众布置展览;访问团的文艺组则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演出宣传,采集了当地二三百首民歌、曲调;医疗组免费治疗了近千名病人,并对当地的卫生、健康状况作了专题调查。

  离开圭山后,访问团又先后到达丽江、中甸、思茅等地开展工作,同时进行调查研究。1954年,全国人大民委和中央民委派出民族识别组前往云南进行考察,基本摸清了云南各民族的族群族称。1956年6月,大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开始了,中央成立了8个少数民族调查组,其中一支由费孝通担任组长开展调查,而云南省也成立了民族研究所配合工作。此时,杨毓骧调入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开始从事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

  “1953年新中国开展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登记的民族名称多达400余种,其中云南省就有260多种。”回忆起新中国民族识别任务的艰巨,杨毓骧深有体会。除了民族识别本身任务比较繁重外,当时的调查环境也十分艰苦。杨毓骧回忆说,云南的调查组先分为3组进行田野调查。阿佤组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阿佤山的佤族地区,调查组人员一直深入到中缅边境。当时西盟的许多佤族部落还有猎人头的旧俗,盘踞在西盟的国民党残余势力不时地发动反攻,阿佤组调查人员的生命安全时时受到威胁。怒江分组则要面临山高路险的重重困难,所以主要安排了一些年轻力壮的大学生前往。

  杨毓骧所在的景颇分组条件要好一些,调查组配有武装队,他自己也随身带着枪支。在谭碧波、宋蜀华等人的带领下,调查组对景颇族4个支系的经济、文化艺术、民族习惯、阶级结构等情况作了细致的调查,同时拍摄了反映景颇族、苦聪人的居住环境、生存状况等珍贵照片。他说:“资料由各个组的组长负责整理,再把调查报告上报,又通过各个州的州委书记审核。可以说,这些资料的内容是非常精确的。”

  1958年3月,又一轮民族大调查开始了。杨毓骧说:“云南省境内的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差别很大,有的民族处于比较落后的原始社会形态,有些已经进入了农奴制、奴隶制,还有的甚至具有资本主义的初期萌芽。这种现象很奇特,于是国家把云南省作为民族调查的重点省份。”

  1958年八九月间,保山已经通了客车,调查组一路坐车来到芒市。当时的德宏地区还没有高楼,政府办公地仅是二层小楼,文化站、卫生室也已经建立起来。村寨都建在山区,民房是傣族的传统民居。当地的景颇族上层人士非常热情地接待了调查组。“其实当地的‘山官’也不都是完全意义上的剥削阶级,”杨毓骧介绍说,“虽然普通群众要将收入交一些给‘山官’,但有的穷人也会在‘山官’家‘傍吃’。甚至有的名誉上的山官连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之后,杨毓骧真正体会到对于类似地区进行直接过渡、和平土改等政策是正确的。

  杨毓骧记得,当时调查组聘请会讲景颇语的人当翻译,通过他们与当地群众进行交流,随行的医生给当地群众治病。为了以防万一,当地还给调查组配备了保卫人员,为调查组雇马匹。杨毓骧回忆起一些有趣的片段,不禁开怀大笑:“有一次,我和谭碧波躲在深山老林里观察当地的‘串姑娘’习俗。当时天已经黑下来了,刚好有一个小伙子和姑娘在那里约会。虽然他们发现了我们,不过,最后他们还是按照当地的习俗给我们演示了谈情说爱的过程。”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09-11-13

上一条: ·[任新建]任乃强:《格萨尔》的发掘者
下一条: ·[杨扬]现代学术背景下的文化熔铸
   相关链接
·[王璐]汉语“民族志”溯源再议——以中国早期西南边疆民族调查为例·[何苗]湘西往事
·[何也]民国时期的贵州少数民族调查·史语所与中国西南民族调查
·[施爱东]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与早期西南民族调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