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马知遥]民间图案的吉祥情结与现代创意的可能
  作者:马知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11 | 点击数:8556
 
民间动物图案的第二类图案是不具备谐音的效果的,这一类图案大多取自约定俗成的意象,而这样的意象的来源大多来自于一些美好传说,而有些则几乎语焉不详,却已成为民族认可的一种吉祥图案。
比如民间图案中的喜蛛,被称为“喜子”,体小而脚长,人们把看到喜蛛当作一种吉兆,图案中一只喜蛛落下,冠名“喜从天降”,这背后没有民间传说,但喜蛛已经被民间约定俗成为一种吉祥征兆,成为喜神的另一种变体。图案中常出现的瑞兽貔貅也成为吉祥动物,这一方面来自古代神话中对它的赞美,另外也在于它的威猛成为镇宅辟邪之物。而民间图案“蛇盘兔”成为吉祥图案没有太多令人信服的说法,但此图案却已经形成了合辙压韵的口彩,所谓“蛇盘兔,必定富”。
老鼠是吉祥动物图案的一个另类,因为它既不属于像蝙蝠一样可以利用谐音而成为民间求福的代表动物,也不属于有一定民间传说或者神话做依据的祥瑞之物,它属于丑类,但又不是人类恐惧的动物,而它被民间称为“子神”,并且不仅是民间图案中的重要角色还是十二生肖的动物之首,其存在的深刻原因自然值得探究。“在金芭斯看来,熊和蛙、蛇这类动物都是作为复活女神的化身或替身而出现的,并不代表该物种本身。以熊而言,其在史前信仰之中的基本神格便是再生、复活之神。”(6)这段话几乎启发了我,是不是可以将这样的判断来解释民间吉祥情结中的老鼠和蟾蜍(蛙)的吉祥意象呢。因为老鼠是多子的,而且生殖力旺盛,这正投合了民间求子的强烈愿望,因为老鼠这样的人人喊打的动物堂而皇之地成为了吉祥意象。同样,作为求财的吉祥动物之一的蟾蜍,具有丑类的特征,尽管从民间图案的艺术表达角度看,它之所以成为吉祥意象是因为其有刘海戏蟾的传说做背景,还有其身上的层叠形象如同钱币使得它成为求财的意象代表,但另一方面,从史前文化的角度分析,蟾蜍与蛙的相似生活属性让它具有了复活的特征,即再生和复活。而再生和复活的追求不也是平常百姓求平安就长寿的终极追求吗?
当我们从民间艺术中寻找乐趣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认识到一个严峻的现实,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民间图案已经成为一种濒临绝迹的“遗存”。我们可以说社会现代化的生活必然要求一些符合现代生活的新民俗的产生。但是不是说新民俗的产生就意味着要将旧的民俗彻底消灭呢。当我们家家开始悬挂奥运福娃的吉祥图案时,那些代表平安富贵发财长寿的图案为什么离我们的现代生活越来越远?
我们可以用常见的理由去解说:我们的当代文明已经破除了过去的迷信思想,民间已经从相信科学相信高科技的意识中觉醒,那种对万物盲目崇拜的年代已经过去。但如果我们反思时一个几乎悖论性的问题就出现了,艺术是直觉的又是表现的,当民间动物图案的实用功利性目的退居次席时,图案的艺术之美,图案本身所代表的朴素自然而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不是该得到保护和继承,在大胆创设新的吉祥图案的那一刻,我们都不能不承认,现代生活中人类内心或者说精神深处都有着对美好对吉祥的长久追求,而作为符号出现的民族的吉祥图案理应得到更多受众的关注和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从民俗图案入手,了解民族的文化和艺术也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手段之一。故此我要引用阿兰·邓迪斯说的一句话:“尽管民俗可能是打开过去的一把钥匙,它同样反映了现在的文化,因而也是打开现在的一把钥匙。”(7)我们在打开了过去的同时,如果还没有意识到那些民俗对现代文化的意义,它们可能的延续和生长力,那将是我们的过错。
参考文献:
(1)(2)张士闪:《艺术民俗学》[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6月,第76页,第79页
(3)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64页
(4)(5)柯林伍德:《精神镜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69页,第101页
(6)叶舒宪:《熊图腾:中国祖先神话探源》[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年8月,第73页
(7)阿兰·邓迪斯著户晓辉译:《民俗解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40页
原文载于《艺苑》杂志2008年第5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马知遥的空间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黄涛]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
下一条: ·[刘道超]神秘数字“七”再发微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