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蒙古学研究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积淀丰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蒙古学研究实现现代转型,进入有序发展轨道,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蒙古学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理念前沿化,研究方法多元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以丰硕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蒙古学研究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浪潮推动下,中国蒙古学研究一改上世纪80年代灾后复兴的激情和冲动以及90年代被边缘化后的萎靡和困顿,以更加成熟的面貌展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传统的语言、文学、历史研究以其深厚的学术积淀,新兴学科以其新的生机活力,推动中国蒙古学研究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迎来了中国蒙古学研究创新和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 蒙古语言文字研究
(一)蒙古语言文字基础理论研究。现代蒙古语的理论研究在语音、文字、词法、词汇、句法研究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取得显著的成绩。尤其在语义研究方面,将义素分析法、语义场理论、格语法和配价理论等新方法引入现代蒙古语语义研究,出现了《现代蒙古语动词句研究》(宝·哈斯巴根)、《蒙古语语义研究》(德里格尔玛)、《蒙古语词的多义研究》(何莲喜)等著作。蒙古语方言调查和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内蒙古基础方言研究》课题支持下,在第三次对蒙古语基础方言进行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实地调查的同时,首次对蒙汉混合语现象展开调查,拿出了一些真实反映蒙古语基础方言现状的成果。其中著作《喀喇沁蒙古语研究》(曹道巴特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喀喇沁土语,填补了蒙古语喀喇沁土语研究空白,对濒危蒙古语土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所发表的论文从不同层面涉及到了蒙古语诸多方言和土语,更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青海、甘肃蒙古语方言研究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
蒙古语族语言比较研究及阿尔泰语系诸语言比较研究迅速发展,在历史比较研究、描写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专著有:高·照日格图的《蒙古语语族语言与突厥语族语言比较研究》,力提甫·托乎提等的《阿尔泰语言学导论》和《从短语结构到最简方案——阿尔泰语言的句法结构》,呼格吉勒图的《蒙古语族语言基本短元音比较研究》,哈斯巴特尔的《阿尔泰语系语言文化比较研究》等。其中,力提甫·托乎提的《从短语结构到最简方案——阿尔泰语言的句法结构》是运用乔姆斯基的一系列生成句法理论,描写阿尔泰语言句法结构的重要著作。
蒙古语文献及北方民族古文字研究,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新的拓展。主要成果有:双福的《古蒙古语研究》,嘎如迪的《中古蒙古语研究》,贺希格陶格陶的《蒙古文文献研究》等。八思巴字文献及阿里嘎里字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出版了照那斯图的《新编元代八思巴字文百家姓》,呼格吉勒图、萨如拉的《八思巴字蒙古语文献汇编》,正月的《阿里嘎里字研究》等。契丹字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清格尔泰的《契丹小字释读问题》一书是代表这一领域研究水平的重要著作。
(二)蒙古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蒙古语文字信息处理研究在蒙古文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机器翻译等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2007年由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Windows Vista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涵盖了传统蒙古文输入法,为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研究工作提供了共享的应用平台。同时,原有的蒙古文方正排版系统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语信息研发中心研制的蒙古文办公自动化软件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语信息研发中心与相关部门共同承担研制的Lunix多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基础通用平台、蒙古文自动校对系统以及《汉蒙机器翻译系统》、《英—蒙机器翻译系统的研究》等国家课题顺利完成。与此同时,信息处理基础理论研究和语言资源库的建设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其中文字、文本自动识别标注研究、专业专门信息词典、多语种数据词典、专业数据库的研制开发工作均有突破性成果。如,国家课题《蒙古语语法信息词典的建立与调试》、《蒙古语短语的自动切分和标注》、《蒙古语固定短语语法信息词典的建立及调试》和《蒙古语名词术语数据库》等项目的相继完成充分体现了该领域研究的蓬勃发展。
蒙古语实验语音学研究集中在蒙古语元音系统的声学分析上。近几年相继完成了喀喇沁、陈巴尔虎、鄂尔多斯、阿拉善、乌珠穆沁、布里亚特等土语和卫拉特方言以及标准音的元音系统的声学分析工作。另外,辅音和韵律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新成果。尤其是,呼和的专著《蒙古语韵律特征基础研究》是蒙古语韵律实验研究的开创性成果,为蒙古语韵律声学模型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蒙古语言文字使用现状的社会语言学调查研究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加强。目前已完成二连浩特市、呼和浩特市以及东乌珠穆沁旗、科左前旗等几个旗县的调查工作并发表了相关调查报告。蒙古语文化语言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方言和区域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上。
蒙古语语料库建设成绩斐然,成果丰硕。在书面语语料库建设方面主要作了100万词级的《现代蒙古语语料库》的修正、扩充、标注和双语语料库的建设;在自然口语语料库建设方面,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承担的《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项目已于2007年启动。本项目拟通过在国内外蒙古族聚居区进行20年的系统普查,收集大量自然口语语料,建设一个2亿词级的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的多语种综合性语料库。此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保护蒙古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具有深远的意义。
蒙古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与研究有突破性进展。《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推动了蒙古语言文字的归范化、标准化和学习使用的制度化进程。术语和正字法规范化步伐加快。先后多次召开术语和正字法规范化会议,审定新词术语的同时,由政府部门规定的《蒙古文正字法词典》的统一使用政策,得到了较好的推行。蒙古语标准音的推广与普及工作得到了加强。2002年1月由中国蒙古语标准音工作委员会制定通过《中国蒙古语标准音音位系统》,2003年正式出版《蒙古语标准音水平测试大纲》并在社会媒体、学校等相关领域具体实施。为了更好地推动蒙古语标准音的推广工作,全区各盟市及有关大专院校相继成立十几个培训测试站,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另外,学者们着力进行蒙古语方言、各方言与标准音的对比研究,推出了很多研究论著和论文。这些成果对方言研究以及学习和普及推广蒙古语标准音具有重要意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2009-07-07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