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富育光]北方冰雪文化述考
  作者:富育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17 | 点击数:19464
 
 
三、妙用冰雪之长
 
世代生活在北方的人们,不仅有着浓厚的冰雪祭礼,而且还巧妙利用冰雪之长,为己所用,为人类服务。从冰雪中求发展,求情趣儿,同冰雪结下了生存之缘。   
冰灯,是北方人最熟悉、最亲切、最具北国风采的景观。其实,从诸多北方民族口碑文学作品中可知,冰灯是古人的杰作,历史古久。盖源于古人驱魔逐邪、希冀光明原始信仰观念,是古代冰雪生活的形象反映。当然,又是古代广泛用于惊兽、联络、徽号、照明等多功能的简便用具。在漫长冬夜,以兽油为烛,就地取材,廉价为百姓所用。早期冰灯,邑镇农村多习用铁桶冻水,火烤外部,便可取得空心冰罩,内置烛,冰灯即成。有史可考,自清代以来,从京师到黑龙江、吉林等处,元宵节有燃冰灯之举,已有数百年流传历史了。民国年间出版之《北平风俗类征》载《燕都游览志》云:早年北平“自正月初八日起,至十八日始罢,鬻灯在市西南,有冰灯,细翦百彩,浇水成之”。《京都风俗志》云:北平正月“而最奇巧者为冰灯,以冰琢成,人物花鸟虫鱼等像,冰以药固之,日久不消,雕刻玲珑,观者嘉赏”。黑龙江、吉林往日冰灯景象亦有史载。据史志载:清嘉庆年间,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地方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晶人”。又载宁古塔与许多地方,“士大夫家,于冬日喜作冰灯,以矾水凝雪成冰,镂成仙人、观音等像”[20]。沈兆褆《吉林纪事诗》,是专写吉林元宵节燃冰灯的诗集:“鱼龙曼衍夜张灯,雪月交辉淑景增。联袂踏歌归兴好,脱除晦气应休徵”。该诗注释称:“元宵,燃冰灯,放花炮,陈鱼龙曼衍,男女联袂踏歌,谓之除晦气。”除晦气,为满族旧俗,称“滚冰”。《柳边纪略》称:满洲妇女,正月十六日“联袂打滚,曰脱晦气、入夜尤多”。满族旧俗认为,白雪可除寒逐秽,妇女滚冰雪,能滚走疾病和晦气,迎来一年的好运气。北方诸族尚勇,爱冰雪,“冬夏用凉水沐面”[21],更喜欢冰雪运动,盛行冰嬉,男女老幼皆踊跃莅阵。最经常的游戏就是溜冰滑雪。除广用长短不等的滑雪板外,多喜自做冰鞋玩耍。在相当于脚大小的木板底上,加一两根铁条,绑在双脚上滑行,比赛速度。再就是比赛“放爬犁”。选择冰雪覆盖的山岗,开出雪道,赛者各自坐上小爬犁,顺着高高的陡峭雪坡,风驰电掣般地俯冲滑下,竞比滑行距离和速度。在《北平风俗类征》中,记载清代京师北京冬日的冰嬉活动,可窥见从民间到大内皇宫对冰雪运动的喜爱。该书载:京师十一月,平民“是月也,滑擦聚冰,拖床为渡”。《郎谮纪闻》则记载皇宫内院“禁中冬月打滑挞,先汲水浇成冰山,高三四丈,莹滑无比,使勇健者着带毛猪皮履,其滑更甚,从顶上一直挺立而下,以到地不仆者为胜”。这种冰嬉,民间也很盛行,多选高坡,浇冰,锤炼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意志。乾隆皇帝弘历,在《冰嬉赋序》中称赞冰雪运动为清代“国俗”《养生妙法》、《家法礼仪》两卷有关冰嬉等论证资料[22]。每年冬日,清朝皇帝多在北京西苑冰上举行盛大的冰嬉活动。届期,皇帝陪皇太后坐在御制冰床上,观赏八旗兵旅激越威武的冰上运动,俗称跑冰鞋。冰嬉分三种:抢等、抢球、转龙射球。竞技者穿冰鞋,滑行竞比,四周列队助阵,习武行赏,以便捷勇敢者为能。据清《冰嬉图》所绘,滑冰表演中还插有许多高难杂技表演。如:中幡、头上拿顶、童子爬竿、双手举人舞刀、三人叠罗汉、一人扛横竿,一童子在横竿上立舞等。
远自辽金以来,久住黑龙江畔及其支流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的满族、赫哲、达斡尔等民族,就习用江冰煮饭、炖肉和制作祭礼供物。北方诸族尚白,视冰雪为圣洁之水。每当腊月,各屯寨便赶着爬犁,到江中深处采冰,将晶洁的大冰块拉回住地,安放于修筑密闭之地下冰窖中。各地有共用冰窖,亦有自用冰窖。从春节一直食用到伏天。满族春秋萨满家祭,亦遵行用冰水做供品和献牲肉的礼俗。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孙炜冉的个人空间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吴松林]《红楼梦》满族风俗研究之我见
下一条: ·[富育光]满族佩饰古俗考源
   相关链接
·[王雨蒙 秦天碧]《倦游杂录》中南方特殊的饮食习俗载录·[刘路路]论《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中的东北方言和民俗文化
·[陈连山]说说南北方端午节的异同·[阎云翔]社会自我主义:中国式亲密关系
·[那木吉拉]突厥和蒙古等北方民族“先祖之窟”崇拜及其神话传说研究·[王雪娇]浅析中国南北方的风俗差异及其意义——以冬至为例
·[高万桑]存在一个中国北方宗教吗?一篇述评·[井口淳子]中国北方农村的口传文化
·[李耕]富贵与忠孝:北方某市占卜从业者的道德话语分析·[佟彤]传统的“展演”
·朝戈金:“中国史诗学”开栏语·[孙心乙]辽西农耕蒙古族聚落演变的建筑学阐释
·延安大学举办第七届西北方言与民俗国际学术研讨会·[郭淑云]萨满教星辰崇拜与北方天文学的萌芽
·一个美国人的三十载“花儿”梦·北方民族大学举行中美“花儿”研究现状座谈会
·第六届西北方言与民俗学术研讨会落幕·[施立学]满语满俗与东北方言
·[刘晓路]刘半农的绥远采风和《北方民歌集》·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在济南举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