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小说《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世界伟大文学作品中一部非凡的巨著。它不仅有光辉的文学价值,也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作者曹雪芹以他坚实的生活基础和惊人的文字才能,描绘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的盛衰,反映了整个封建制度的没落的必然趋势,是封建社会的缩影。其作品气魄之大、范围之广,同他那脍炙人口的文字一样,都是当时一般小说所无法相比的。尤其书中所描绘的清代社会的风俗习惯,更是细腻逼真,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所以《红楼梦》又是研究清代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宝贵资料。
研究满族服饰、清代服饰,《红楼梦》就是一部极好的参考书。作者以他丰富的学识和准确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描述了《红楼梦》中数十个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物,在不同场合中所着用的衣冠服饰。按说,清代小说,写清代的内容,其人物着清代服饰或满族衣冠,当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自《绣像红楼梦》排出以后,许多年来,关于《红楼梦》人物的服饰问题,却引起了很多红学爱好者们的关注,进而电影、戏剧、绘画等多是以《绣像》为根据,皆采用明代汉族的那种宽袍大袖之装,而且时至今日也仍然如此,这就不能不给红学研究者们提出一个问题,在曹雪芹的笔下,《红楼梦》中的人物究竟应是哪个朝代的装束打扮呢?明代?清代?汉族?满族?还是兼而有之呢?本文对此想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读者教正。
一
在《红楼梦》中,着重写人物衣着服饰的地方不下几十处,仅曹雪芹所著的前八十回里,大约就有三十多处。作者用了很多笔墨,经过精心安排,让各种人物的各式冠服,不仅穿戴得十分得体,恰到好处,而且不失礼仪,就连其衣着的花色品种、纹饰质料、织造方法都叙述得极其详尽,宛若身临其境一般,这正如作者自己说的:“非善观察于微末者,不能窥自然之奥秘”(吴恩裕:《曹雪芹丛议》)一样,是他处处仔细观察的结果,再加上他出身于清代江南织造的世家,对织绣工艺、贵族生活以及典章制度,都有着特殊的了解,因而在他写作的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尽管他用了隐讳之笔,做了艺术加工,但仍然是把他耳濡目染、深为熟悉的那个时代的特点表现出来了。这种例子在《红楼梦》中比比皆是、随手可得。譬如他对凤姐衣着的描述,便可见一斑。
王熙凤是贾府中鼎鼎大名,风风火火的人物。她年轻、貌美,凡事争强好胜,总要高人一等,她的穿戴当然要非比寻常,要格外讲究和入时,才合于人物的性格。所以作者在第三回中,写凤姐一出场,在黛玉的眼里看,她的“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般,只见她: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这一套穿戴,应该说是清代乾隆时期,八旗世家少妇的典型装束。特别是她身上穿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就更为明确。这种“窄褃”的袍褂,是乾隆初年才在社会上流行起来的时髦样式,不仅妇女穿它为美,就连男子的所谓“京样”衫子,也是腰褃窄窄的,把身子裹得紧紧的,以为时新,所以作者让凤姐穿窄褙袄,当然是合于时宜的。因为是入时又流行的样式,所以在第四十九回中,作者描写史湘云也是:
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褃小袖掩襟银鼠短袄。
以这件半新不旧的“窄褃”小袖短袄,来衬托凤姐的大红云缎“窄褙”袄,以说明这种样式的流行。
另外在纹饰上,凤姐穿的窄褃袄,是用的“百蝶穿花”的纹样,这更是清代盛行的纹样,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不只一次地描写出这种纹样。如在第三回里,贾宝玉从庙里还愿回来,穿着“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作者在相距不远的文字里,所以不避重复之嫌,出现两次相同的纹样,正说明这种含有“蝴蝶翻飞春满园”寓意的纹样,是清代贵族阶层里较为盛行的纹样之一。笔者根据沈阳故官所藏清代宫廷服饰及丝织品来看,这种百蝶穿花的纹样就有很多。有的是成衣,有的是衣料,也有的应用在被褥上,极为普遍。所以说,它是清代织锈品中比较常见的纹样,当然也是作者所熟悉的。
在纹样上还有一例,在《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写元妃的赏赐,其中有这样一段:
原来贾母的是,金玉如意各一柄,沉香拐杖一根,伽南念珠一串,“富贵长春”官缎四匹,“福寿绵长”宫绸四匹……。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长白恒端的金楼子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