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阿根廷的探戈舞、日本的雅乐、越南的北宁官贺民歌、中国的桑蚕丝织技艺等在内76个项目日前被宣布为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9月28日至10月2日于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新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申报的包括桑蚕丝织技艺、格萨尔、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史诗表演、蒙古族呼麦和妈祖信俗等在内22项全部获得通过(具体项目介绍见本报今日第4版),成为目前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数量最多的国家。排在其后的是日本13项,克罗地亚7项,韩国5项,法国3项,其余比利时、西班牙、马里等国均为1到2项。
此外,共有8个国家的12个项目列入首次设立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羌族农历新年庆祝习俗、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3项位列其中。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对于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间不长的中国而言,更是一件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这不仅标志着近年来我国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重大进展,也反映了具有五千年文明和多民族文化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世界广泛认可,也是在这个日益国际化、现代化的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加强的一次集中体现。
众多项目别具意义
各界反响热烈
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入选的22项都是极具中华民族文化代表性的项目。如桑蚕丝织技艺,作为一项伟大的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五千年来,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书法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作为一种艺术实践,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多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22项中涉及少数民族的项目逾7项,体现了我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有效保护。其中新疆《玛纳斯》史诗成为继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之后,新疆又一项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据新疆艺术研究所所长、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李季莲介绍,去年7月接到文化部的申报通知,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立即组织精兵强将,组成由文化部、自治区文化厅、新疆“非遗”中心等单位相关专家参加的《玛纳斯》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仅用了一个多月就完成了包括下乡采集拍摄、文本和片子的制作等多项内容的申报工作。
一直以来西方有一种说法,传统木结构建筑技艺以中国古代为鼎盛,而现代要去看这种技艺,只能去日本和韩国。此次入选名录的“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纠正了这种认识。项目说明强调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所构建的建筑及空间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宇宙的认识,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审美意向,延承7000年,遍及中国全境,并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东亚各国,是东方古代建筑技术的代表。这种判断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认可。
此外,中国南音、广东粤剧、妈祖信俗等项目的成功申请都别具意义。其中,中国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福建一带的闽南语系地区,并远播我国港澳台和东南亚等地,是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竞相传唱的乡音,成为联系世界各地闽南人的精神纽带之一;广东粤剧是由粤港澳三地共同合作申请的项目,据了解,为保存和弘扬粤剧,三地政府已制定方案,包括继续研究粤剧的历史和流派、加强粤剧的推广和普及、通过演出和教育工作,让更多的人深入认识粤剧,透过文化交流将这项“代表作名录”推介至海外。当妈祖信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消息传出后,海峡两岸各界兴奋不已,纷纷表示祝贺。台湾妈祖联谊会会长郑铭坤参与组织了支持妈祖信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合签名活动。听说妈祖信俗申遗成功的消息,他高兴地说,这是两岸共同努力所获得的成功,是两岸妈祖信众的大喜事。妈祖信俗是流传于我国沿海地区的习俗文化,这次申报的持有人是福建莆田湄洲妈祖祖庙,是两岸信众公认的谒祖进香的地方。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国良说,妈祖信俗申报“世遗”成功对于妈祖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对凝聚炎黄子孙,特别是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方面将产生深远影响。
申报过程并非一路坦途
最初,每个国家每次只能申报1项,根据各国的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过讨论,修改为多项申报。对于中国这样的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和多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国来说,无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要把握这样的机会,需要申报工作的严谨和有序。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在正式申报后未被通过,此后4年就不能申报,这就要求所有申报项目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说服评委。22个项目能够一举通过并非偶然,其背后凝聚了文化部门的领导、专家和各级保护工作者大量的心血。
这次评审报批工作除了严格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要求的,项目必须具有杰出性、代表性和有重大影响之外,还充分考虑到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特点,对少数民族的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积极动员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全力以赴,大力配合;其次,对于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的项目有所倾斜,妈祖信俗、广东粤剧等既出于此考虑;最后是,对于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与周边国家共同享有的项目予以重点考虑,例如中国书法、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等,秉着肃清“源”与“流”的关系,进行申报。
申报工作是枯燥的材料准备工作,既要求申报工作人员与“非遗”项目持有人进行沟通,充分尊重申报主体;又要在材料上严格把关。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理论研究室主任罗微博士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报程序首先是“预审”,在这一过程之前,要先经过全国专家委员的4至5轮讨论决定,之后是资料准备和提交。材料必须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准备,例如项目简介文字要严格控制在200字以内。“紧张的时候,常常是白天黑夜连着干。”“预审”之后,还会需要提交补充材料,这就要协调各地,及时提供资料,请各省区专家审议、撰写、翻译, “时间短,有时需要连看五六个片子,一连讨论五六场。”
此次入选的一些项目并非都是独立的申报保护主体。据湖北省“非遗”中心主任江清和介绍,这次申报 的“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4个社区构成保护主体,申报材料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调指导湖北省完成了三省四地的联合“打包”工作后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的努力和期待有了可喜的结果。”江清和难抑激动。
是肯定,也是警醒和责任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前公布的90项“代表作名录”名单中,中国以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共4项,已经成为拥有代表作数量最多的国家。而此次达到26项,数量上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从数量的变化来看,这次“申遗”取得巨大的成功。张庆善认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归功于几个方面:
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近几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产生了良好效果。首先是举国共识,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力度在全世界来讲都是较大的,这与政府大力主导是分不开,还有就是社会的热烈参与。2006年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非遗”就与“原生态”成为当年的热门词语,“非遗”保护也迅速成为了一个社会的共识。这一共识也促使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公布,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的推进;其次是国内“非遗”保护的成就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在中国考察时,就对中国“非遗”保护工作表示充分的认同和肯定,这次中国有22项被列为世界“非遗”名录,是国际社会对中国“非遗”保护的充分肯定。
二是文化部党组领导的高度重视。文化部部长蔡武多次批示要做好申报和评审工作,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赵少华也对申报和评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文化部副部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亲自组织评审工作会议,文化部外联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等相关部门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逐项贯彻落实,在各地文化厅局的大力支持下,才保证了申报筹备的顺利进行。
三是国际社会也需要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大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出更多贡献。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协会会长刘魁立认为,此次公布的76个项目中,中国占得22个,既证明了中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也反映了中国在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责任和重担。项目列入名录既是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肯定,也是中国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种承诺。进入名录只是保护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将促使中国更加努力地保护好这些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来源:文化传播网-中国文化报 2009-10-11 07:21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