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及其变化
  作者:孙燕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09 | 点击数:23248
 

  [29] 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三,宣统三年石印本。

  [30] 畹香留梦室:《淞南梦影录》卷三。

  [31] 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接触碰撞面一开始很小,只限于东南沿海开放地区,接触之初对中国人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器物和宗教,因为用洋货或者信仰外国宗教都只是很少一部分人,所以引发的社会反响不会很大。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的进一步渗透,反响逐渐大了起来,人们不仅对外国器物感兴趣,而且开始关注他们的思想文化,这种变化促使晚清形成了学西方的时代风尚。

  [32] 《湖北通志•总序》,民国十年本。

  [33] 胡德:《沪谚》卷下,民国三年本。

  [34] 《申报》1912年5月19日。

  [35] 葛元煦:《沪游杂记》卷一;畹香留梦室:《淞南梦影录》卷三。

  [36] 《大公报》1903年6月21日、1903年8月10日。

  [37] 胡思敬:《国闻备乘》卷三,上海书店,1997年,第64页。

  [38] 《十叶野闻•清末雀戏》,《近代稗海》第11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7-71页。

  [39] 《大公报》1910年1月31日、1908年8月6日。

  [40]《大公报》1908年4月30日。

  [41] 胡思敬:《国闻备乘》卷二,第33页;陈无我:《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第70页。

  [42] 例如,1902年有人在《大公报》上发表征婚广告,其条件是“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俗”,见《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

  [43] 《大公报》1907年10月18日。

  [44] 《中外日报》1903年11月30日。

  [45] 胡思敬:《国闻备乘》卷三,第67页。

  [46] 汪康年:《汪穰卿笔记》卷二,上海书店,1997年,第37页。

  [47] 陈无我:《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上海书店,1997年,第3页。

  [48] 汪康年:《汪穰卿笔记》卷二,第46页。

  [49] 实际上保险业的出现要早得多。至少在19世纪60-70年代就已经有财产险、乘船乘车等险种了。这里所指是《申报》1896年10月26日美国永安报人险公司的广告,说明人身保险也正式开始。

  [50] 见《忘山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页。

  [51] 见《申报》1873年3月3日;1898年1月7日、1月9日、3月11日、3月13日广告。

  [52]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三联书店,1963年,第381、394页。

  [53]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第381页;实滕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1983年,第36页。

  [54] 《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第363页。

  [55] “18世纪中国的家族家庭,如上述,是两三代的宗系家庭,以及四代以上的直系家庭。……一般老百姓尤其是耕作农民,这种家庭构成并不常见,乾隆刑科题本土地债务类中便未见到。但是在地主士大夫家庭发展的某一阶段中较为普遍。”(秦宝琦、张研:《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社会卷》,辽海出版社1999年,第109页。)由于生产水平低下,维持大家庭是困难的,所以到一定阶段,家庭析产分灶是经常的普遍的社会现象。这种情况到19世纪仍未有多大变化。“大家族在通海地区非常稀见。张氏在张謇手中臻于登峰造极,也只不过是张謇中年以后的事情,其父张彭年时代并无声名。在头总庙村,94户人家中,徐姓为地主,也只有16户,与拥有44户家庭的张姓、7户的单姓、6户的孔姓及其他13户家庭分享着同一个村落。再就家庭结构来看,全村94户中,核心家庭最多,有44户,占总户数的46.8%;配偶及其父母、子女组成的直系家庭31户,占33%;缺损家庭即鳏寡孤幼14户,占14.9%;由4位修女组成的宗教家庭1户;真正的复合式大家庭只有5户,仅占总数的5.3%。从家庭规模看,户均4.2人,不足传统的五口之数。人口最多的1户有10口人,而一口一户者竟有10户之多。”(常宗虎:《南通现代化:1895-193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42-143页。)

  (本文刊于《史苑》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近代中国研究网 2007-9-22

上一条: ·[周琳]书写什么样的中国历史?
下一条: ·[李长莉]从晚清上海看生活方式与观念变迁
   相关链接
·[朱婉尚婕 胡燕]吉祥文化视域下男欢女喜的变迁探析·[虞佳芯]瑞安龙舟竞渡的变迁研究
·[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
·[师慧]晚清民国的文化娱乐业与江南宣卷的现代发展·[孟令玉]乡土变迁下的家族发展
·[刘吉平 王小辉]陕甘川毗邻区域民间神话与羌族历史变迁·[丁本恩]西王母本义及其形象、信仰变迁考
·[陈阳]闽南农村近 50 年丧葬仪式的“变”与“不变”·[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
·[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张亦洋]癞女、鬼怪与他者:晚清以来小说戏剧的癞俗书写
·[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武靖佳 胡燕]从村落节俗到舞台展演:溱潼会船的变迁研究
·[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
·[万水清 朱婉尚婕 稽明星]基于文化聚落中的都市茶馆变迁·[宋文辉]承袭与嬗变:晚清民国巴蜀婚俗地域差异研探
·[裘兆远]从家堂看太湖渔民俗信的变迁·[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