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及其变化
  作者:孙燕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09 | 点击数:23245
 

  阅报、学外语、留学更是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新风尚。

  晚清社会是思想文化变动相当剧烈的时代。当移风易俗活动在社会广泛展开的时候,教育民众成为志士仁人不可推卸的责任。1898年,南方许多城市出现了阅报总会或阅报公会一类的组织,旨在面向民众义务组织读报,发挥报刊的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1905年以后,阅报会在北方地区,特别是京津地区广泛开设,使公众参与时政,了解时事有了更多的场所。

  19世纪末,学外语有了更大的市场。这一时期的报纸常常刊登各种启事,“专教英文、华文,各种算法”;“本社因中国通东文者太少,而将来交涉日繁,语言不通种种不便,故纠合同志,集资创办”,“延请日本文学士为之教习,专课东文”;“新添法文夜馆”等。[51]当然,外语热主要集中在口岸地区,内地并不多见。

  紧跟外语热是留学热的兴起。留学始自官派,可是形成高潮却来自官方和民间两方面的推动。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联衔上《复议新政折》,主张大力派遣留学生,加速培养新政人才。清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当年便命令各省选派学生出洋。在政策的鼓励下,留学出洋迅速升温。与此同时,民间有识之士的宣传也起了一定推动作用。1901-1903年出版的《国民报》、《游学译编》、《大陆》、《新湖南》、《湖北学生界》、《浙江潮》、《江苏》等报刊,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鼓吹游学,如《游学译编》第6期发表《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文章谈到“今日曰振兴学校,送子弟出洋求学,诚今日方针之所不可再误者也”。第7期《与同志书》说:“今日之世界,竞争剧烈之世界也,善争者存,不善争者亡”,“而兵战、商战,其事又皆本于学战。留学外国者,今日之急务也,无贵、无贱、无富、无贫、无长、无幼,所宜共勉者也。君等如力能留学欧美也,则吾劝君等速往欧美;君等如不能留学欧美也,则吾劝君等速来日本;君等如并不能留学日本也,则吾劝君等速为留学之预备。”[52]在这样的宣传鼓动之下,“沿海苏浙粤东诸省,游学之盛,至于父遣其子,兄勉其弟,航东负笈,络绎不绝,群然以种祸相激切”,仅1906年一年,去日本的就达13000-14000人。[53]鉴于“游学者甚众”,清政府抓紧制定留学生政策,并于1903年正式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宣布给予留学归国人员正途出身。

  留学毕竟受年龄、学历等各种条件的限制,而去外国游历则有更大的余地。甲午战争之后,出国游历也形成了一定风气。大凡经济条件能够允许,不少人迈出国门,还写游记以广布见闻。甚至在商场应酬中,也出现一种新的酒令牙牌:“二六濯足洞庭望八荒。曾游历外洋者,合座公贺一杯”[54],可见,出洋之风势头不小。

  晚清时期并不是所有的新观念都形成了社会风尚。一部分成为影响大众的风尚;一部分则处于新风尚形成的初始阶段,并未成为广大民众的精神追求;还有一部分属于少数精英提出的思想观点,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比如,戊戌维新时期有人批评中国的大家庭制度,到辛亥革命时期有人更提出行“家庭革命”,但是这些观点始终属于局限在一定领域、激烈的思想交锋,未能形成全社会一时的风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少数人的思想观念未被民众接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真正意义上的大家庭、大家族本不多见。[55]晚清时代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各种观点、主义流行一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观念也层出不穷,但是,真正能够形成社会风尚的并不多,这是因为有些观念过于超前,不符合中国国情,这样的观念就不会化为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有些虽是超前的观念,只不过实际产生影响的时间滞后,一旦社会条件适宜,最终还会成为流行一时的风尚。从观念到风尚的真正形成所用时间或长或短,有时甚至滞后相当一段时间。比如,1874年就有人提出应该像西方国家那样用“法律”治理社会,也就是搞“法制”。但是,这一问题真正引起人们的关注则已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法制”才成为国家政治中的头等大事,而真正达到“法制”恐怕还会有一个过程。可见,观念变成风尚有易有难,愈是属于与中国传统思想相悖的、与政治联系密切的,这种转化就愈难一些,而社会生活的观念转化成风尚相对容易一些。不过,所有的问题都有例外。

  三、余 论

  总括起来,晚清社会风尚的变迁从嘉道年间开始,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而逐步深入。先是西洋传入的器物部分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内容,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既而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最初的变化十分细微,只涉及口岸城市和一部分可以接触西洋事物的有钱有闲有权势的人。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口岸城市从一口增加到五口,中外文化的接触面扩展了,加上外国商品的倾销,能够接触外国器物的地区和社会群体有所扩大,于是为社会风尚的转移准备了必要条件。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洋务运动的步步深入,学西学风气次第形成。知识群体中出现了一批倡导学习西方的人,他们的思想逐渐超越了洋务思想家技艺器物范围,把学西方的外延扩大到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范畴,其中不少属于社会风尚,于是社会崇洋趋新渐成气候。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变动使一些传统观念发生了根本动摇,经商逐利之风不断蔓延并逐步发展成重商主义;休闲享乐之风也前所未有地扩大了。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思想家不仅致力于政治制度的变革,而且提倡移风易俗、改造社会。他们的主张带有“与民更始”意味,形成一时之风尚,给民众带来一定的心理震动。这些震动持续发展,终于在20世纪初十年,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种种新思想主张合流,汇成更猛烈的求新求变的时代风气。

  晚清风尚的变化局限于特定的地域、特定的社会群体。概括起来就是南方沿海地区以及工商业比较发达、新经济因素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而且,在这些地区,迎合社会新风尚的也主要是比较接近西方文化、接近新文化的知识群体、官吏群体、商人群体、市民群体中的一部分,当然也包括晚清逐渐形成的新阶级。如果以全国为视点,不变的部分远远大于变化了的部分。这是由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决定的。晚清的风尚变化沿着沿海→→内地、南方→→北方、大城市→→中小城镇→→乡村的路径缓慢发展,一直影响到民国年间。许多19世纪中期在上海等地发生的变化,到20世纪中期的内地城乡仍然可以找到它们的影子,而且也还是先在“学界中人”、“官宦人家”开始,其变化的轨迹几乎一模一样。

  晚清风尚的变化只是近代社会风尚变化的一个起点,它没有因改朝换代的结束而结束,而是随民国以后社会风尚变迁而继续发展,在它的影响下,社会风貌不断趋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近代中国研究网 2007-9-22

上一条: ·[周琳]书写什么样的中国历史?
下一条: ·[李长莉]从晚清上海看生活方式与观念变迁
   相关链接
·[朱婉尚婕 胡燕]吉祥文化视域下男欢女喜的变迁探析·[虞佳芯]瑞安龙舟竞渡的变迁研究
·[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
·[师慧]晚清民国的文化娱乐业与江南宣卷的现代发展·[孟令玉]乡土变迁下的家族发展
·[刘吉平 王小辉]陕甘川毗邻区域民间神话与羌族历史变迁·[丁本恩]西王母本义及其形象、信仰变迁考
·[陈阳]闽南农村近 50 年丧葬仪式的“变”与“不变”·[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
·[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张亦洋]癞女、鬼怪与他者:晚清以来小说戏剧的癞俗书写
·[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武靖佳 胡燕]从村落节俗到舞台展演:溱潼会船的变迁研究
·[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
·[万水清 朱婉尚婕 稽明星]基于文化聚落中的都市茶馆变迁·[宋文辉]承袭与嬗变:晚清民国巴蜀婚俗地域差异研探
·[裘兆远]从家堂看太湖渔民俗信的变迁·[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