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祝黔]渊源──写在《中国民俗网》开通十周年
  作者:祝黔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04 | 点击数:8016
 

  

 

  今年的中秋节是值得纪念的,因为这一天是《中国民俗网》(www.chinesefolklore.com)开通十周年,作为始终参与网站建设的一员,有太多的感想想诉说。

  教室在主南楼的一层,夏天的中午,穿短裤凉鞋的男生和穿花裙子的女生,总共不过20人,教室里充满着属于夏日午后的慵懒和年青人的汗水味。他们有的从书包里取出书,还有笔记,有的两手空空,半倚在椅子上,眼睛是半睡半醒的样子,头耷拉下来。

  记得那是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那时我是文科大学的大三学生,我们坐在那里,等待着上一堂《民俗学概论》的选修课,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民俗学”三个字。而即将给我们授课的正是《民俗学概论》的作者,陶立璠教授本人。

  那一堂课,我第一次听说了被称为戏剧活化石的傩戏,第一次跟随老师讲授的脉络,去梳理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甚至封建落后的社会习俗和传统文化之间纠葛的关系,以及更远的文学戏剧艺术的民间根脉。

  那无疑是整个无为的大学时代,灵魂深处某些属于永恒的意识被擦亮的瞬间之一。之后除了傩戏,面具,京剧,更多的诸如人生仪礼,民间叙事,原始信仰,风水文化,传统生命观等等的概念,一次次的撞击着我,让我无法忽视。

  四年以后,当我决定重新投入校园深造,立志当一名大学教师的梦想成型的时候。当我捧起研究生招生简章的那一刻,当我看见陶立璠教授以及民俗学这几个关键词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作为我新的人生起点。

  研究生的三年,是由许多美好回忆组成的三年。专业课几乎都是在陶老师家书房兼会客室的小小客厅里无拘无束的度过,课间的休息时间,师母会端出精致的点心,来自日本的师妹小李花会为我们演奏一小段肖邦。去北师大的阶梯教室听钟敬文老师的讲座,去社科院的会议室旁听学术会议。跟随陶老师去河北调查那里民间的傩戏仪式“捉荒鬼”,“二月二”去河北省范庄参加“龙牌会”。至今范庄食堂里大白馒头和白菜炖豆腐的滋味好象还在舌尖萦绕,那是我在北方吃过的最美味的农家饭。

  每个人在各自不同的人生阶段中,大多会秉持一个或大或小的梦想,或远或近的目标,然后努力去寻找一种更令人奋发的力量,以便让自己的人生轨道步入新的转折。如同音乐家之寻找旋律,画家之寻找色彩,作家之寻找语言一样。

  民俗学对于我的意义,在1996到1999年的三年里,几乎就是人生最有意义的所在,所有的与未来相关的设想几乎都与之纠葛在一起。幻想做一个在大学里讲授民俗研究,民俗文化的教师,面对台下几十双充满好奇和求知的眼睛,能够以最优雅的姿态最丰饶的学术知识,让更多的年青人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它,发扬它。“守望民间”,这个由老一辈民俗学家倡导的理念,是那么深刻的写入了我的青春生命。

  研究生二年级,从日本回国的陶老师要求我们发表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我查阅身边的资料和信息,决定写“生肖与中国人的生命观”。当我将还不成熟的开题报告呈现给陶老师师时,意外地获得他极力的支持与鼓励,“是一个很棒的选题!”他说。

  接下去的一年我开始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对比、分析、研究的漫长过程,多少个清冷的冬天的夜晚,木呆的坐在电脑前面,不知道自己的思路该何去何从,那种豁然开朗的思绪花费了整整一个冬天都没有找到。那时的自己,因为缺乏起码的积累与勤奋,头脑保持在幼稚的状态,而内心却无比的焦灼。

  第一稿被退了回来,陶老师要求重写。灰溜溜的自己躲在北图四层的自修室里,开始一遍遍的读与其说是写,不如说是拼贴的所谓“论文”。发现正如陶老师所言,除了字数合乎要求之外,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第一次体会到“老师”和“导师”的深刻差别也是在那个时候,当我的无比稚嫩的论文在陶老师一点一滴的指导下慢慢有了一点点个性,一丝丝学术光芒之时,那种对导师的感激和崇敬如泉水般从心底涌出。

  像人身要经历的成年礼一样,对于一个学者,一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恐怕是学术成年最好的通过仪式。因为那完全不是一个简单的写的过程,那是一个积累、思考、成熟的漫长探索。在那个过程中,你才学会读书、调查、分析、思考的基本方法,只有当你掌握了它的时候,你的笔下才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智慧的迸发。

  论文以圆满的答辩划上句号,当我们在学校简陋的餐厅里答谢陶老师,答谢参加论文答辩的各位前辈之时。心里的那份喜悦和成就感让我的脸上泛出迷人的光芒。

  饱含理想、追逐理想、最终与理想擦肩而过,或者渐行渐远,几乎是大多数人的成长经历中必然会上演的人生片断。毫无疑问,我也未能幸免。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上一条: ·[陈岗龙]《英雄史诗的起源》中文译本的翻译错误
下一条: ·[陶立璠]《中国民俗网》的十年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在线专题研讨会召开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陶立璠]我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相识、相知
·[陶立璠]风俗志、风俗史与中国特色民俗学的构建·“温州大学民俗学毕业生联谊会暨温州大学民俗学学科成立二十周年庆祝会”在温州大学顺利举行
·关于更改“《民俗》周刊创刊九十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会议召开时间、地点的通知·“《民俗》周刊创刊九十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一号)
·[陶立璠]耄耋之年忆丙兄·[陶立璠]《民俗学》修订版后记
·[陶立璠]中国的成人礼与生命价值观·[陶立璠]端午节在“匠心对话,非遗投资”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