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传承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体有四种方式:群体传承;家庭(或家族)传承;社会传承;神授传承。
(1)群体传承
在我们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有相当数量的门类或形式是为群体所创造和拥有、通过群体传承的方式世代相传至今天的。这种被称之为“群体传承”的传承方式,也可以借用现在时髦的话叫做“民间记忆”或者叫“群体记忆”。群体传承,有的时候是指在一个文化区(圈)的范围内,有的时候则是指在一个族群的范围内,众多的社会成员(群体)共同参与传承同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或形式,或反过来说,某一种众多社会成员(群体)参与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示了组成这个群体的共同的文化心理和信仰(在此顺便说说,文化的分布和传播,是有自己的规律的,用“文化圈”这一概念来表述,比较符合文化的规律。“文化圈”与行政区划不是一回事情,文化的分布状态是按照文化的规律自然形成的,而行政区划是以利益为准则的人为的决定,文化的分布状态往往受到“硬性的”、“强势的”行政区划的挤压)。
属于以群体传承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上有三类:一个是风俗礼俗类;一个是岁时节令类;一个是大型民俗活动。现分述如下:
风俗或礼俗
风俗和礼俗,从学术上讲,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风俗所含盖的范围大,礼俗所含盖的范围小,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此恕不细论。关于风俗或礼俗的形成、延续、嬗变、消歇,中国古代的学者,大都将其兴废归之于先儒个人的作用。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一个是东汉的班固,他在《汉书·地理志》里说:“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言圣王在上,统理人伦,必移其本而易其末。惟混同天下,壹之乎中和,然后王教成也。”另一个是应劭,也是东汉人,他在《风俗通义》里说:“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也。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故言语歌讴异声,鼓舞动作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淫也。圣人作而均齐之,咸归于正。圣人废,则还其本俗。”[1] 二人都认为风俗或礼俗的形成或消歇,是由于“圣人作而均齐之,咸归于正。圣人废,则还其本俗”。他们的共同点,是夸大了圣人的作用,错误地解析了风俗或礼俗的起源和消歇的真实原因,表明他们不过是儒家的应声虫而已。笔者认为,风俗或礼俗的起源、形成,靠的主要是集体记忆和群体传承,或曰:起主要作用的是集体记忆和群体传承。所谓集体记忆和群体传承,就是约定俗成、无意识地把前代所通行的风俗或礼俗传袭下来,换言之,其起源、传承和延续,固然不能抹杀个人的倡导作用,但从根本上说,却并不是靠某几个杰出的圣贤,而主要是靠集体的记忆和集体无意识代代传袭,在传袭中会不断发生变易、嬗变的。现代礼俗学家邓子琴说:“凡一种风会,倡之者为一二领袖人物,而形成社会习气后,常绵延至若干时期,逐渐演变,以迄于消歇。在旧有消歇中,新的风气,又逐渐生起成长,代之而起。复为循环,以迄于无穷。”[5](P5) 情况大致如此。
要进一步说的是,一种风俗或礼俗一旦形成之后,逐渐成为一种大家都要遵守的“自正自制”的社会制度,就会在群体与民众中具有相当强大的规范力与约束力。所谓“自正自制”,就是自我遵守和自我约束。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到他死亡这几十年的里程当中,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他必须遵守(自觉不自觉地)全社会约定俗成的风俗或礼俗,否则他就会多少受到来自社会群体的、心理的、信仰的种种压力、谴责、甚至制裁。从诞生到满月、到周岁、到成年、到老年,有许许多多相应的人生礼俗伴随着他,其中最不能超越的,大概是诞生礼、婚礼和丧礼。对这些风俗或礼俗的遵守,尽可以繁、可以简,但不遵守是不行的。
比如,诞生习俗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因为几千年来,人丁的繁衍和家族的延续是中国人世界观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有一个小的习俗,生男孩要在大门口挂弓箭,生女孩要在大门口挂红布条。此原是《礼记》里就记载着的周朝的一种习俗,《内则第十二》说:“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原意是女人分娩,男人是不能看的,外人也不能来家里串门的,三天后才能抱出来,门上面悬挂弓箭或红布条,就是向人们宣布分娩以及生的是男是女的信息,逐渐演为一种习俗。1991年我到山东成山列岛的砣矶岛上调查海岛民俗,见一家大门的右边门楣上插一小竹竿,竿上挂一块红色的布条。向导告诉我,这家刚生了一个小女孩。我很是惊讶,两千多年前的生育习俗,如今还在这海岛上如此完整地保留着,也就是说,渔民们仍然恪守着这个古老的习俗。外人一见到这家门上挂上了红布条,就知道他家里生了一个女孩;见到这家门上挂了一张小的弓箭,就知道他家里生了一个男孩子。月子里,产妇和婴儿是不见生人的,外人见到这两种标志和信号,就应回避,不能进到这个人家里去。为什么生男孩子要挂弓箭?弓箭是一种民俗文化象征,古代男子要会武功,从小要学习“六艺”,要骑马射箭。为什么生女孩子要挂红布条?红布条也是一种民俗文化象征,清人朱彬撰《礼记训纂》说“帨”字是“事人之佩巾”[6](P435),笔者以为,“设帨于门右”,应是暗寓女孩子要学习女红。弓箭和帨,应分别是男女的象征。这种生育和人生习俗,现代也还存在着流行着,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民群体的生活。人从一生下来就生活在礼俗当中,不可能超脱礼俗,这不过是一个普通而常见的例子罢了。在这一家的门楼上,我还看到了别的民俗设施,门楼的房脊上架设了一面小玻璃镜子,这面小镜子有反射作用,可以把从外面冲来的恶气、邪气反射回去,其道理,相当于在门外或丁字街拐弯处镶嵌一块“泰山石敢当”的石碣一样,乞求家庭平安。这种习俗或礼俗的传袭,不是靠哪一个人物,而是来自群体记忆。
婚俗和婚礼是中华民族保存下来的人生之中最隆重的礼俗之一。中国传统婚俗和婚礼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现在城市里的一些青年的婚礼,搞了很多花里胡哨的名堂,诸如租用或借用汽车队接新娘一类,但那纯粹是为了摆排场,比阔气,嫌贫斗富,并没有与婚姻有关的深厚的文化含义,与传统婚礼的构成和理念南辕而北辙,故而不仅不被民众所重视,也不会被民众所接受的。传统的婚礼固然有简有繁,一切视男方的家境能力而定,但一般地说,其整套程序,如新娘乘轿(骑马),下轿时要新郎背着,传席(地毯),跨马鞍,跨火盆,陪嫁,闹房,等等,总之,从母家出发到进洞房以前,要经过种种考验,新娘的脚不能着地,其中无不包含着与婚姻和生育相关的文化内涵,构成一个从母家家族进入夫家家族的象征意义的过渡仪式。一个女子嫁到男方以后,便再也不能把女方的礼俗带到男方家里来,她要放弃母家的礼俗,而担负起传承男方家族礼俗的责任。
葬礼、葬俗近百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易,但在广大农村里,对于正常死亡的人,活着的后人,不仅恪守当地流行的葬礼,更重要的是还要遵从流行的葬俗。可以说,与丧葬有关的礼俗、仪式,其制度性尤为明显和突出。人不能超出礼俗之外,不是想怎样就怎样的,因为礼俗和习俗是群体性的,由群体传承,群体认同的,你对祖先不敬,那你在生活的群体中就会遭到非议,心灵上道义上时时受到无法排解的谴责,严重的,甚至不能在此生存下去。葬礼和葬俗,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看起来是无形的,但其约束力是非常强大的。
人生礼俗之中和之外,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禁忌。禁忌也是风俗的构成要素,那更是必须尊重而不能违悖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间中国 2006-10-23 20:5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