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作为学校暑假社会实践调查项目,我们组团做了关于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以河南济源市、沁阳市为例。河南作为文化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此次调查,我们主要了解了济源市王屋山神话群、邵原神话群和沁阳市怀绑戏等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结果发现,基层“非遗”保护困境重重,令人堪忧。
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脱离了普通百姓,缺乏市场,呈现出一种不断萎缩的状态。
比如怀梆戏,怀梆戏是河南省济源市、焦作市的地方戏曲,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怀梆发源于河南省沁阳市,俗称怀庆梆子、老怀梆、小梆(班)戏、怀调,其前身是由围桌说唱祈雨演变而来的海神戏,形成于明洪武、永乐年间。清末明初是怀梆发展的黄金时期,曾广泛流行于河南西北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当时李银成是当时有名的旦角,以致当地有这样的俗语:“脱裤当衣裳,要看银成《反西唐》,担蒜卖姜一定要看老怀梆。”其中的《反西唐》是怀梆的代表性剧目,除此之外怀梆有《古槐案》、《老少换》、《红珠女》、《桃花庵》、《辕门斩子》等300多个传统剧目。
在建国后,济源、焦作两市几乎是“家家有演员,村村有剧团”。在1953——1956年,两市有剧团超过500家,而时至今日剧团已不足50家,绝大部分是业余剧团,只有沁阳市怀梆剧团一家专业剧团。
怀梆戏的传承人原沁阳市怀绑剧团团长郭全仁说:“怀梆戏越来越没有市场,目前只能残存于农村,但农村经济支撑不了怀梆的发展。很多年轻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怀梆’戏,更不用说了解了。”
调查中我们发现,为了赢得市场,专业的沁阳市怀梆剧团在唱腔、对白等方面越来越向河南豫剧靠近,怀绑戏本身的特色正一点点消失。郭全仁无奈地说:“由于豫剧是河南省的强势剧种,演员会不自觉地受到豫剧的影响”。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越来越少。
怀梆戏的传承人郭全仁说:“年轻人对戏不感兴趣,加上资金不充裕,从事怀绑戏的年轻人几乎没有,这对戏的发展和传承十分不利。”
在河南济源王屋镇、邵原镇,很多本地人对当地神话故事(主要是王屋山神话群、邵原神话群)都不甚了解。
邵原镇文化站负责人告诉我们说,现在很难找到合适的传承人。邵原神话群作为首批入选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王屋山区,包括女娲补天传说等一些列神话。神话传承靠代代口口相传,王屋山的山和水都是神话的主角,但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看不到王屋山的山山水水,神话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那些主角都变成了模糊的想象,很少有人再去听这些流传于深山中的故事。
邵原镇文化站负责人问到:“目前神话的传承主要是靠老年人,但是随着老年人的慢慢离去,又靠谁来传承下去呢?”
第三,从事“非遗保护”的人力不足,财力紧张。
在我们调查期间,刚好碰到济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济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李睿芳主任说:“整个办公室只有我一个人,既是主任又是助手,任务重,根本忙不过来。”在济源市邵原镇、王屋镇的走访中,我们也发现,专门从事“非遗”保护的人员几乎没有,都是兼职,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人员也都是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过来的。虽然当地做过几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但是对“非遗”的具体信息并不了解。
从事基层“非遗”保护的人都在重复着一个声音:“非遗”保护的资金非常有限,根本拿不出钱来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
人力不足,财力紧张几乎是所有“非遗”保护面临的又一困境。据我们了解,怀绑剧团里演员工资都非常低,就是团长,一个月工资也只有500元,这极大的打击了普通演员的积极性,使得一部分优秀的演员转到其他行业。
第四,保护观念存在误区,地区分割缺少协调,影响整体保护效果
很多当地人甚至连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员,都没有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当地很大一部分人甚至认为这些非物质文化是落后、封闭、愚昧的代名词,以至于城市里的居民不愿意去接触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传于农村,在城市没有市场的原因。
另外,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般都是按该项目所在的地域,划分责任范围,而实际上有不少项目往往是跨地域的。同一个种类内容的项目在这个地方受到重视和保护,但在别的地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这种因行政区划不同导致某一项目不同命运的现状,严重影响相关项目的整体保护效果。
比如怀梆戏,作为济源、焦作两市共有的地方剧种,但在两市基本上的各自开展保护,很少有统一的协调,这也造成了保护的效果不尽人意。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2009-09-14 06:4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