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中国乡村研究三十年
  作者:庄孔韶 赵旭东 贺雪峰 仝志辉 卢晖临 林聚任 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26 | 点击数:24479
 

三、“认识中国”与“改造中国”

  吴重庆(《开放时代》):没必要声称“认识中国”是为了“改造中国”

  雪峰屡屡强调“认识中国”与“改造中国”。我想问的是,是不是只有以“改造中国”为目标的“认识中国”才能促进并推动“改造中国”?是不是只以“认识中国”为目的的“认识中国”就无法促进并推动“改造中国”?如果说这后一个问题是不存在的话,那我觉得你提的问题就是假问题,就没必要声称“认识中国”是为了“改造中国”。如果这个问题是不太真实的话,我们就应该讨论如何更好地“认识中国”。也许研究者不以“改造中国”为目的地“认识中国”,可能会更有利于对中国问题的揭示。

  仝志辉(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以“改造中国”为目标的学术有助于“认识中国”

  以“改造中国”为目标的学术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我同意贺雪峰讲的,前辈的确做了很好的示范。他们当时做研究就是为了救国、富民,这强烈地影响到他们能够做出很好的研究。改造中国的目标确实是有利于认识中国的。这个姿态是怎么帮助认识中国的呢?我觉得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怎么落实一些方法和技术。比如“野性的思维”背后的一种方法就是,我们先不理会别人的成果,更加注重自我的积累。这是一种方法,不能理解为是一种姿态,不注重与别人的对话,而是我们更着重于不同经验的积累、不同概念的提出,这对理解中国是非常必要的。但现存的学术制度导致人们把其看作是不理智、激进的方法。第二方面是费孝通讲的“学术的正气”。我们不能把拯救中国整天挂在嘴上,而是要真正沉下来,要凭良心做学术。

  例如,中国乡村政治研究有一个实践性的关怀,就是说乡村是有问题的,乡村需要发展。从这个实际上的关怀来说,中国乡村政治研究应该回应这个问题。深化中国乡村政治研究是乡村政治发展实践的迫切需要。根本上说,中国乡村需要改变,需要变好,乡村政治研究是探讨这个道路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切入点。这个意思就是说需要改造乡村,改造中国,更好地认识乡村认识中国。中国乡村政治研究在近二三十年的兴起和发展就带有这个痕迹。现在需要对这种实践关怀对研究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反思,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取消这种实践关怀。我的意思是,可以从正面讨论这个实践关怀对研究怎么能够产生正面作用,否则无法理解像费孝通对中国社会科学正气的强调;无法理解毛泽东说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来认识中国;也无法理解梁漱溟对中国社会特征的揭示,和对西学即批判又吸取的态度。

  卢晖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认识中国”需要一个冷却阶段

  谈到我们做乡村研究的不同类型,我觉得雪峰对“认识中国”还是“改造中国”的分类,有点过分夸张了,我同意吴重庆的看法。其实,很多研究都有很深的价值关怀在背后支撑。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的,有一些可能只是纯粹完成一个论文。

  在我们过去的乡村研究中,比较多的是从现实问题出发,特别是从政治性、政策性问题出发,选举,乡村治理,农业税等等。从政策问题出发,最终的目的也可以定位在解决政策或提出政策,但中间要有一个后退,由一个政策问题激发,又怎样把它转化为一个学术性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讲的“认识中国”的问题,这中间可以和我们的学术传统,无论是人类学的,社会学的,政治学的传统结合起来。我同意雪峰讲的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就是说在中国做研究目的是什么?不是纯粹为学术而学术,不是纯粹为认识中国而认识中国。但在有一个具体问题之后怎么办?这就需要从现实问题出发,通过一个冷却阶段。

  为什么需要一个冷却阶段?有的时候我们会有强烈的“改造中国”的愿望,这种热诚有时候会有危险。雪峰讲到社会学的中国传统,他提到三个人,毛泽东,梁漱溟,费孝通,毛泽东改造中国的这种热诚我是非常敬佩的,但是说到毛泽东在社会调查方面,我觉得他有很多思考就因为他的热诚非常强烈,他的目标非常明确,所以他的调查会比较容易受他的“改造中国”这样一个目标方向的引导,有时候会容易走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开放时代》2008年第6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阿来:从《格萨尔王》历史里感悟藏族人生活
下一条: ·学者话中秋:传统节日 现代追忆
   相关链接
·[巴莫曲布嫫]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国际文化政策之演进:事件史循证研究·[周大鸣]三十而立——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与展望
·[岳永逸]社会组织、治理与节庆:1930年代平郊的青苗会·历经30年编撰 《中国民俗艺术(汉族卷)》付梓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30年后再出发·[郝苏民]30年坚守,为学科建设“爬坡”
·[李政君]1930年前后顾颉刚学术理念的变与不变·[谭同学]中国乡村研究中的经验修辞与他者想象*
·[安德明 杨利慧]30年来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年大会召开
·新华网: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年大会召开·[安德明 杨利慧]19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民俗学:成就、困境与挑战
·[刘德伟]莫道浮云遮望眼 使命双肩气自华──《民间文化论坛》创刊30周年工作汇报·[陆姝]民俗电影30年 《雪花秘扇》突破常情?
·[张铭远]从大视野看中国民俗学未来30年的挑战与机遇·[曾国富]古代岭南区域史研究30年回顾述要
·重阳节调查:90%以上网友30年后还当“网虫”·《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历时30年完成
·高丙中:30年的民间信仰表述路向·[杜靖]30年来汉人乡村人类学发展的知识脉络与生长点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