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冯立昇]打开技术史研究的新视界
  作者:冯立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19 | 点击数:8487
 

 

《技术的人类学、民俗学与工业考古学研究》

张柏春、李成智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48.00元

 

  继2006年出版《技术史研究十二讲》之后,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于近期推出了张柏春和李成智先生主编的又一部探讨技术史研究方法的论著《技术的人类学、民俗学与工业考古学研究》。虽然两部书都强调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但侧重却不相同,前者重点在介绍和总结数十年来中国技术史研究的一些主要领域的基本问题和研究方法,揭示研究的门径;而后者的目的则在于介绍近年来进入中国技术史研究视野的一些新问题,探索技术史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思路。

  《技术的人类学、民俗学与工业考古学研究》以2008年5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的第二届全国中青年技术史研讨会的主题报告为基础,又诚邀数位国内外专家贡献文稿,汇为八讲,再加入二位主编说明主旨的长篇引言,最终辑成此书。作者们分别从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与工业考古学等新视角,考察了国内技术史学者过去关注不多的日常技术、身体技能与操作、民间工艺、民间信仰、地方知识以及近代工业遗产研究与保护等问题,从技术自身和社会、文化多层面深入探讨了中国的技术及其历史文化背景。我相信,它的出版,对促进中国技术史学科的发展,对推动技术文化新理念的传播,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该书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五讲是有关中国技术的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方面的研究综述、案例与专题研究,后三讲是有关工业遗产(也称产业遗产)和近现代技术史的研究报告与文章。

  第一讲题为“中国的技术民族学:一种所在地规定”,是德国柏林工大中国科技史与哲学中心主任傅玛瑞(MareileFlitsch)教授最近为《技术史》期刊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技术”专刊写的导言,首次被译成中文发表。她回顾和介绍了欧美民族学者和技术史学者研究物质文化的历史和主要思想与方法,简述了近年来西方与中国学者对中国日常物质文化技术的民族学研究,并专门介绍了大众汽车基金会资助项目“中国人日用技术史与日用技术民族学”框架内的6篇专题论文(其中5篇收入到上述专刊中)。这6篇论文的题目分别是:1.靠一个轮子上路——前工业时代的中国独轮车人力运输;2.手和足的束缚20世纪早期的妇女劳动和缠足;3.电力的困境——处在政治意识形态和技术教育夹缝中的中国北方乡村电气化;4.界于革命的禁欲与经济压力之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服装社会定位面面观;5.牛皮船的终结?——对青藏高原渔业工人技术变迁的几点看法;6.自行车进入中国的漫长道路:1860-1940年间自行车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技术被接纳的过程。通过这些选题,可以了解西方学界关注中国技术的视角和问题点。傅玛瑞主张透过技术民族学来认识中国的物质文化和实践知识,进而重构中国的日常生活史,进一步发掘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技术关系。

  第三讲朱霞博士的“云南诺邓井盐技术、民间信仰与风水观”一文,则以云南云龙县诺邓村的井盐生产及其技术为个案,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辅以文献资料,描述和分析当地卤龙王信仰及其盐井的祭祀仪式,说明了井盐生产技术与民间信仰的密切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由技术因素和文化因素交织而成的地方知识系统。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2009年9月16日

上一条: ·[程剑]骚动与安静
下一条: ·《游牧中国》出版:记录草原牧人的民间文化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张瑶]作为民间技术的巴代做法·[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杨旎梵]中式恐怖游戏:电子技术下民俗的创造性运用
·[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
·[王静]职业重塑与身份置换:乡村分娩医疗技术与身体权力转向·[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
·[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
·[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林诗瑶]空间与地方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