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岭南记忆:佛山年画,守望春天
  作者:记者 陈祥蕉 采写   摄影/图:记者 张由琼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17 | 点击数:11608
 

  

  

  挤在佛山老街一个角落的冯氏木版年画手工作坊。


  ■ 解码佛山木版年画

  【溯源】

  早在汉代,中国就有贴年画的习俗,人们把传说中的门神贴在门上,以示驱邪避灾,这是年画的前身。佛山年画始于宋、元年间,有近700年的历史,起先是在门板上手绘刻画,后来另置木板绘刻,大量复印,制成木版年画行销于市,供人张贴。

  【特色】

  佛山木版年画吸收了佛山剪纸、铜凿金花、金漆木雕等传统工艺的精髓,以红、绿、黄、黑四色木版套印。用工笔绘彩、勾金粉等技法表现,使画面更显富丽堂皇、熠熠生辉。其形象精细、饱满,线条粗犷、有力,红彤彤的色彩艳丽、寓意吉祥,因而,佛山木版年画又有“万年红”的美誉。

  【题材】

  有门画、神像画和岁时风俗画三种类型,主题过去多是“神荼郁垒”、“秦叔宝”、“尉迟恭”、“福禄寿全”、“金钱童子”、“和合二仙”、“天姬送子”、“关公”、“包公”及其他神像、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内容广泛,产销盛极一时。


  ■ 他山之石

  杨柳青年画开办大专班

  说到木版年画,不能不提天津杨柳青。不管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杨柳青年画都成了中国木版年画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其实杨柳青年画也曾在抗战时期遭到毁灭性破坏,再没有一家画店。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老艺人们成立了杨柳青年画生产互助组,恢复了年画生产。1959年春节,周恩来总理专程来杨柳青视察画店。1963年,郭沫若为“天津杨柳青画店”题写店名。自此,杨柳青年画重新兴旺发达起来。

  近年来,天津西青区启动了杨柳青年画复兴工程。2000年开始,杨柳青年画纳入地方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使之得到普及。随后又建了年画馆,成立了年画业协会,走出了年画技艺秘不外宣的误区,促进了年画艺术的交流和融合。前几年,天津还举办了学制两年的杨柳青年画大专班,旨在培养既有传统民间技艺又有文化艺术底蕴、同时掌握现代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改变师傅授徒式的脆弱传承方式,形成梯次人才结构。扩大知名度之后,杨柳青年画走进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并赴韩国首尔等地展出。目前,镇内已有50多家年画作坊,年产量近3万张,年销售额达800多万元。


  ■口述历史

  木版年画

  过去招灾现在赔钱

  口述者冯炳棠(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我们家做木版年画,是从我爷爷冯标开始的。不过我爷爷不善经营,又喜欢抽几口大烟,生意越来越差。真正兴旺,是靠我父亲冯均。父亲接手的时候才十七岁,之前他在南洋打工。当时我奶奶看家里生意不行了,赶紧把他召回来重振家业。他聪明勤快又讲信誉,做年画重品质,生意很红火。年前我们一家人根本忙不过来,要请工人来帮忙。后来因为名气打开了,人们看到冯均年画上的“均”字就大可放心地买回去,可以说是“免检产品”。当时冯氏年画远销东南亚、日本以及港澳台地区,冯均也被称为“门神均”,生意一直红火到新中国成立以后。

  但“文革”一来,年画就被当成了封建迷信的产物。我父亲只好忍痛把200多幅雕版木模劈开,当烧饭的柴火,一幅木模意味着两个月的辛劳,却在顷刻间化为柴灰。我们家劈掉的模板烧了整整1年。不过我父亲当时多留了个心眼,把最好的6套模板放在柴堆最底下,才得以保存。他把劈开的雕版重新拼好,传给了我。我之前一直在开小五金店,生意也还不错。但父亲临终前拉着我的手,希望我把木版年画传下去,我只好答应。上世纪90年代初,我开了个小作坊,重新做木版年画。1998年,我儿子冯锦强回来帮我,这个普君南路的作坊正式开张。不过这些年来,经营真的很困难,我们想了很多办法,还是难以支撑。所以我说,木版年画是过去招灾,现在赔钱。 

 

  “岭南记忆”题字:林雄
  总策划:杨兴锋 王春芙
  总监制:王培楠 黄常开
  本期策划:叶志容 谭仕龙
  采访统筹:陈志 戴学东 严亮
  编辑统筹:郎国华
  版式统筹:赵小星
  采写:本报记者 陈祥蕉
  摄影:本报记者 张由琼

 

  (本文参考了梁诗裕《佛山木版年画》一书,特此致谢)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2009年09月17日

上一条: ·寻梦彩云之南 触摸世外桃源
下一条: ·师公戏面具
   相关链接
·[徐子清]从黔东南到佛山:来粤务工侗戏艺人群体的异地传承与保护研究·[王海娜]佛山木版年画中的神衣及其民俗事象研究
·[姜清越]佛山金箔审美价值的当代重构·[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孙芳]木版年画的产业链构建·[徐晨蕾 李晓东]历史、集散与发展:东丰台木版年画艺术特征研究
·[孙芳]年画的流动: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的研究·[孙冬宁]画中有戏
·[张宗建]鲁西南地区年画画店、产地及文化区研究·[孙芳]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文化空间的建构
·[张兆林]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传承中的女性角色研究·[谢中元]非遗传承主体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
·[张兆林]艺术形式˙民俗物象˙群体生计·[李新昌]凤翔木版年画《西游记》的艺术风格探析
·[陈英丽]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现状调查与非遗保护反思·[张兆林]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性项目传承人保护策略研究
·[程宜]佛山木版年画作坊和店铺研究·陈恩维:《地方社会、城市记忆与非遗传承:佛山“行通济”民俗及其变迁》
·[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的人文价值·[肖海明 周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祖庙北帝诞的源起与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