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岭南记忆:佛山年画,守望春天
  作者:记者 陈祥蕉 采写   摄影/图:记者 张由琼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17 | 点击数:11619
 

·走进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末民初,佛山木版年画从业者数千人,可谓“家家点染,户户丹青”

  ●年画蕴含的文化信息量很大,这方面没有一种中国艺术可以和其相比

  ●佛山现存唯一的木版年画手工作坊———冯氏世家将把经营权转让出去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在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用歌声唱出了“欢欢喜喜过个年”的美好愿望。在国人并不遥远的记忆里,门神年画曾是辞旧迎新的象征。但是如今在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要想寻觅年画的踪影,却需大费一番周折。

  穿过充斥着水果摊和士多店的普君市场,再经过一个平价药店,走进一条古称“细巷”的更小的老街,仔细看,你会发现一间毫不起眼的店铺。在“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木版年画作坊”的黑色牌匾下,这个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老屋,面积有三四十平方米,墙上挂的年画全是色彩艳丽的“秦叔宝”、“尉迟恭”、“福禄寿全”、“金钱童子”。

  普君南路86号,这是佛山木版年画唯一传承人冯炳棠的家,也是佛山现存唯一的木版年画手工作坊———冯氏世家。天气炎热,戴着眼镜的72岁老人冯炳棠擦了一下汗,继续俯身作画,旁边摆满水杯,和红、黄、橙、绿、金银几个颜料碗。很多颜料从碗的外侧流下来,把木质的破旧工作台染得斑斓起来。手机响了一声,儿子冯锦强迅速抓起、应答,脸上慢慢展开笑容。“一个大订单”,他简短地向父亲报告了这个好消息,又马上打电话召集工人来帮忙。

  这样的场景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现在,由于这个片区拆迁,生意比之前少了七成。冯锦强自己开了一家进出口公司,做别的生意。“总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吧!”很快,他们将把冯氏世家木版年画的经营权转给广州的一家大学生开的公司。香港一家公司也想跟他们合作,问他们有没有兴趣到香港发展。冯锦强认为,如果能发展到境外,这种机会也不会放弃。他的QQ签名档也变成了:9月20日以后,有关木版年画业务就不要找我了!

  现在,不管佛山木版年画是遇到新的危机还是新的转机,都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

  佛山木版年画始于明代永乐年间,与天津的杨柳青、山东潍坊的杨家埠、苏州的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佛山木版年画在清末民初盛极一时,除了销往周边地区,还在东南亚、日本、欧美的华人社区落户,最高年产量达到800万套,店铺作坊多达200多家,从业者数千人,可谓“家家点染,户户丹青”。

  那时年画的兴盛,和人们对年文化的崇尚有关。这种崇尚是一种复杂的敬畏之情。所谓复杂,就是自己都解释不清楚,索性就照着做,于是这样一代代沿袭下来。在民间传说中,“年”是一种凶猛的怪兽,每隔365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鲜,人们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据说,大门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

  发展至后来,年画不再由凶神恶煞的门神独擅,花卉人物、鱼虫鸟兽尽皆入画,与其说是为了避邪,不如说是审美的需要,门楣装点一新,自然让人感到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2009年09月17日

上一条: ·寻梦彩云之南 触摸世外桃源
下一条: ·师公戏面具
   相关链接
·[徐子清]从黔东南到佛山:来粤务工侗戏艺人群体的异地传承与保护研究·[王海娜]佛山木版年画中的神衣及其民俗事象研究
·[姜清越]佛山金箔审美价值的当代重构·[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孙芳]木版年画的产业链构建·[徐晨蕾 李晓东]历史、集散与发展:东丰台木版年画艺术特征研究
·[孙芳]年画的流动: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的研究·[孙冬宁]画中有戏
·[张宗建]鲁西南地区年画画店、产地及文化区研究·[孙芳]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文化空间的建构
·[张兆林]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传承中的女性角色研究·[谢中元]非遗传承主体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
·[张兆林]艺术形式˙民俗物象˙群体生计·[李新昌]凤翔木版年画《西游记》的艺术风格探析
·[陈英丽]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现状调查与非遗保护反思·[张兆林]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性项目传承人保护策略研究
·[程宜]佛山木版年画作坊和店铺研究·陈恩维:《地方社会、城市记忆与非遗传承:佛山“行通济”民俗及其变迁》
·[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的人文价值·[肖海明 周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祖庙北帝诞的源起与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